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台戏,一拉开帷幕就扣人心弦,观众爱看;一节课,一开头就“一鸣惊人”,引人入胜,学生就被你“征服”了,为你上好这堂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好的开场白能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  相似文献   

2.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老师觉得难教,学生普遍觉得难学;不少学生感叹自己的物理学习情况是"一听就懂、一点就通、一教就会、一做就错"。虽然有些问题老师已作反复讲解,但学生还是考不好。尽管考题难度不大,且有些考题平时都讲过,但是就以为每次都完成任务了。其实不然,教师讲清了,并不等于学生就听懂了;学生自以为听懂了,其实未必真懂,即使听懂  相似文献   

3.
善待学生     
我们当老师的,面对的就是学生,一天、一周、一月、一年,一届又一届,周而复始。对商人而言,顾客就是上帝,对教师而言,学生就是工作对象。有了学生,教师就有了工作;没了学生,教师就失去了工作。尽管学生使教师辛苦、操心、受累,同时,学生也使教师愉快、幸福、成功。  相似文献   

4.
张艳 《陕西教育》2010,(6):24-24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场戏有了一个引入入胜的开场白就赢得观众:一篇文章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就能吸引读者。同样,一堂课若有一个良好的导入就能吸引住学生。这样不仅可以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相似文献   

5.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变得好斗,动不动就打架。去年上学期,笔者所在学校就发生了一起恶性打架事件:一名初三学生因不小心和一名初二学生相撞而发生口角,初二学生便纠集了一群人殴打这个初三  相似文献   

6.
学习离不开兴趣,如果教师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快就会获得知识或技能。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有了兴趣,就会从中体验到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并为之奋斗。作为教师,应力求让你的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中的美,一想到语文课就会产生愉悦感,愿意与教师合作交流等。如果学生一上语文课就如同受煎熬与折磨,见到语文老师就害怕,见到语文书就恨之入骨甚至想着这门课就极度害怕,那还不如不上。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相似文献   

7.
从初一开始,英语成为了必修课,随之而来的便是繁多的考试,为了让学生保持高昂的学爿热情,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的体验;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有求知的欲望,学习效率自然就就高了。怎样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爿兴趣呢?笔者从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2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教学现象:教师讲解一道题,在读题之后就开始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提问学生,很快就问出了教师想要的结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还没等学生反应过来,就一遍一遍提醒、提示;学生刚刚开始思考,很快就知道了答案;学生在做练习,正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教师就开始一遍遍强调应该运用哪些知识点、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诸如此类,学生的思考尚在初始阶段,有时从一开始就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有时又因为教师的提示而很快中止。这种步步紧逼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9.
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是进行教育的前提。当代教育家郑杰说过:“你了解了学生,就会体谅学生的苦衷;你更善良了,就会被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你就握着一把钥匙,一把让学生学业成功,也让你自己事业成功的钥匙。”但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缺乏对学生这种内生性、生成性、鲜活性的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尊重,造成学生这一重要资源的缺失,导...  相似文献   

10.
孙伟 《现代语文》2013,(8):146-147
"一班作文一座山,压得师生气难喘。何年何月有尽头,不知上帝在哪边。"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痛,老师一改作文就头晕。试问学生一篇一篇作文的写,老师一篇一篇作文的改,学生的写作水平到底提高了多少?学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学生就像是机器,老师让写什么就写什么,根本不考虑一篇习作能给学生带来多大效果。有些老师也不曾想过这个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怎样提高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中有一句话":大人懒了,小孩子就勤快了。"这话不无道理。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有时候也可以"傻"一点,不必太聪明。如果学生一遇到困难,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帮学生"铺路搭桥",一显教师"知之者"的魅力,学生就会懒得动脑筋,久而久之就会造成  相似文献   

12.
新生一入学,教师就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观察的指导。练习的形式多样化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了,写的也就多了。  相似文献   

13.
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道难关,有的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头疼,有时候,一节课也写不出两句话来,怎样突破这道难关,让学生不再惧怕写作文,甚至喜欢上写作文,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几点尝试,收效甚好. 一、培养写作兴趣,训练学生把说变成写 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有些学生讲起话来头头是道,可是,一让写作文思维就像被卡住了,总觉得写文章是很神圣的一件事,针对这种情况,我打破常规,作文课不是开始就让学生写,而是让学生先讲.当我给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发言时,同学们总是争先恐后地发言,等他们说完了,让他们马上把说过的话写下来,一篇篇作文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有一次,我让每个同学都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是怎样一个人,说完了,我就鼓励学生把讲过的话写下来,怎么讲的就怎么写,这次有几个同学写得特别生动,这时我就告诉学生写作文其实很简单,作文就是把说变成写.通过几次训练以后,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再也不怕写作文了,甚至爱上了写作文,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张伟 《考试周刊》2010,(50):165-165
一案例一: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课《正确对待金钱》的教学中,许多老师为了贪图省事,学生还没有探究,就把所谓的标准答案讲给了学生,这样就削弱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此以往,新课改就会变味,就会出现"新瓶装旧酒"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一次,有位教授想考考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在黑板上画了2个点,让学生将这两点用一条直线连起来。一位学生走上来,很快就把这两点连了起来。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进入课堂,提升了学生信息素养,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一学就会,一用就废”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因为是日常教学以老师讲和学生模仿为主,忽略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仅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操作,学生就会失去探究的积极性,只能停留于浅表层面而缺乏创新能力,阻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笔者以苏教版六年级《初识人工智能》的磨课过程,谈谈如何设计开放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统观中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喜欢学而且又容易学好的科目,要数数学了。这是因为数学一堂课一例子,认真听课的学生每一堂课都有一个收获,感觉到有一个进步,如果再做两道同类型的题目,知识就得到了巩固,就拥有了一点能力。这样日有所进,学生自然就喜欢数学了。———数学是以...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要想生动、有趣、灵动、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就必须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思维的溪流在45分钟里汩汩流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呢?一、激活学生思维,就要变"讲析式"为"学生活动式"讲析,往往是学生被动地听,而设计问题让学生动,就变成积极地想了。如学习一首古诗,在学生读了之后,教师若只是一句句地讲析,学生就只能一字字被动地听  相似文献   

19.
一、案例背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时,我就编制了一个我获奖了的专栏,全班开展纪律、学习、劳动三方面竞争。谁表现好,就奖励小红旗;谁红旗多,期末就评其为优秀学生。但是有的学生为了得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就好比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数学知识宝库的钥匙,学生掌握了这把钥匙就能更好地提高解决各类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一些作法。激发兴趣引起思维兴趣,往往是推动学生思维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要靠教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