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潮汕讲古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汕讲古以潮汕方言讲故事,是潮汕民间的传统艺术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娱乐的多元化,近二三十年来,潮汕讲古逐渐式微。该文通过对潮汕讲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潮汕讲古生存空间萎缩的原因,试图在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寻找出一条适合潮汕讲古这一传统文化发展的道路。让这一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明末以后,潮汕相继涌现出很多优秀画家,如王岱、黄璧、孙裴谷、王显诏等,他们的画作以及画上的题诗争奇斗艳,相得益彰,充分显示画家驾驭诗画艺术的高超才能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本文为对潮汕画家题画诗(自题诗)特色及艺术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担凳仔,听古仔”,茶楼内,凉亭外,或是街口的大榕树下,听讲古人说书,曾是广府人茶余饭后的重要娱乐活动。所谓粤语讲古,其实是一种用粤语说书的艺术形式。说书艺人被称为“讲古佬”,他们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广州话版”的再加工,在说书过程中,用到大量本地民间成语、谚语或俗语等,注重粤语的韵律性和节奏感。“讲古佬”只需手持醒木和折扇,精彩“古仔”便能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4.
潮汕传统民间艺术语言独特,艺术形式风格鲜明,其种类丰富多样且内涵深厚,是美术教育中值得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本文从潮汕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特点的阐述出发,深入研究在数字化时代潮汕传统民间艺术资源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利用背景及作者介绍开展德育教育1.以背景介绍为契机。教材中有些课文的创作背景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如讲古诗《过零  相似文献   

6.
潮州菜用料广博而以海鲜见长,口味清鲜,素菜荤做,精于制汤,巧用酱碟,此中包含的养生保健元素具有借鉴意义。从潮州菜、潮汕砂锅粥、功夫茶到潮汕小吃的烹制艺术,都反映了养生保健的理念贯穿在潮汕饮食文化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休闲、休闲体育、休闲体育文化的概念内涵进行理析,对潮汕民俗游神赛会的展演过程进行描述并探讨其现代作用,以潮汕民俗游神赛会展演过程中的舞狮和英歌舞表演为例分析其蕴涵的休闲体育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8.
潮汕的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高的文学价值.潮汕古民歌由居住在潮汕的疍、畲、獠、俚等少数民族传唱,但根据潮汕民歌文献资料记载,至迟在明代潮汕地区已经有民歌文献资料存在,而清代以后潮汕民歌呈现了辉煌状态,渐渐被地方文献和文人笔记、诗词所关注.这些民歌呈现了潮汕地区丰富的人文景观,狂欢化的精神便是这种人文景观的直接呈现.本文拟从巴赫金诗学出发,探讨潮汕民歌的狂欢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潮汕工艺向来饮誉国内外,其佳作之多,艺术之高超,实为不少群众和名家所叹服。本文着重介绍潮汕几位名家的“红楼”佳作,即张维怀和林致远的金木雕《大观园·庆元霄》、王龙才的瓷塑《五层琼囊通花瓶》和陈钟鸣的瓷塑《金陵十二钗》的创作风格和艺术造旨,藉此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利于用户(读者)快速查找和选择利用网络潮汕文献信息资源,提高潮汕文化学术研究的效率,用述评网站的办法分综合性和专题性对汕头大学图书馆潮汕特藏网等20个潮汕文化专题网站的网络潮汕文献信息资料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践演练与社团教学推广等科研方法,将潮汕南枝拳套路技术内容及其武德教育在韩山师范学院武术协会进行小范围的教学推广,探讨其做为高校武术教育课程的社会作用与现实意义.研究认为:南枝拳拳械套路短小精悍,动作简练实用,便于学习与推广,在潮汕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将其做为武术教育课程内容在地方高校进行教学推广,符合高校课程教学的大纲要求,有利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的传承与传播.  相似文献   

12.
潮州方言歌和潮语歌曲的语音与旋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州方言歌和潮语歌曲,同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潮汕(粤东)地区发展起来的地方艺术品种.由于粤东三市虽同属于闽南语系,而语言发音又不尽相同,各自创作的地方歌曲发音咬字不同,因此许多音乐爱好者对此两种地方歌曲各抒所见,争议不止.该文作者认为此两种地方歌曲各有千秋,其主要的区别是在歌曲的创作中对语音与旋律的处理,故从潮州方言歌的历史及演变、潮语歌曲的萌芽和发展、潮汕语音与旋律的协调与不协调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地处省尾国角,偏于一隅的潮汕,自有画史记载以来,从事书画之技艺者,可谓甚众。分析其地域画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方向:一为西画;二为中国画;三为版画。其中西画方向除油画外还有水彩。中国画方向又可以分为:传统文人画、世俗风情画、中西杂糅画和当代实验水墨。具体细分中国画方向发展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清初传统文人画传入开枝散叶期;新文化运动后潮汕地域性画风转变革新期;建国后传统、西方、民间诸法杂陈雾里看花—新画风渐出维谷时期;新生代新画风推陈出新时期。  相似文献   

14.
方言歌谣是一地劳动人民的生活之歌,歌谣内容与该地老百姓的生活、民俗风情息息相关。潮汕方言歌谣的十二月歌叙说了潮汕岁时节令风俗和农时习俗,物产歌反映了潮汕独特的饮食文化。潮汕方言歌谣从主题内容到语言形式都折射了潮人文化心态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5.
大中华语区闽南语节目由闽南、台湾、潮汕三个层面的文化作为支撑。闽南语节目在传播上具有两种形态:把闽南节目作为传播闽南文化的载体;只单纯地把闽南语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闽南语节目按传播对象可分为对外、对台、对本地三种。大陆和台湾的闽南语播音主持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大陆力求走艺术化的路,但在相当的时间里没有走好;香港和台湾走的是自然化的路,并形成了相应的程式。  相似文献   

16.
工夫茶是我国茶艺的古典流派。潮汕工夫茶传承古代工夫茶的固有精华,并历经千余年的不断积累、扬弃和发展。最终“定居”于潮汕地区,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潮汕工夫茶”,在中国茶艺之林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17.
粤东畲族主要生活在今潮州市潮安县凤凰山区一带,他们所说的语言我们称为潮安畲语。他们的周边住的是说粤东闽语朝汕方言的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接触中,潮汕方言对畲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畲语借用了很多的潮汕方言词。本文罗列描写了这些借词,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明本潮州戏文《金花女》是研究明代潮汕方言的重要语料,剧本中宾白比较口语化,反映了当时潮汕口语的实际状况,在方言历时材料较少的情况下,是具有很高价值的语言材料,为方言的历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线索。通过对剧本中疑问句的统计,考察当时潮汕话中疑问句系统的基本情况,再将其与现代潮汕话进行比较,可以推导出潮汕话疑问句系统的一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从已有的出土文物中显示,潮汕而有佛教信息的传人,可以追溯到南朝刘宋年间,距今1500多年;潮汕而有寺院之设不能早于南朝梁代,坊间"晋代创有寺院"之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