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提起著名演员葛优,“贺岁老大”著名导演冯小刚曾说“葛优是一位很难得的好演员。”葛优与冯小刚真可谓黄金组合,当年,他俩演绎的《甲方乙方》创下千万票房记录。《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也在当时电影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创下了“轰动效应”。特别是贺岁片《大腕》上映不到一周,票房已经突破500万大关。葛优在这几部片子里都扮演一号人物,所以提起葛优几乎家喻户晓,尤其是青少年。  相似文献   

2.
大腕的手段     
冯小刚的贺岁影片《大腕》想必大家都看过,演员们用他们的出色演技表现了一出出活喜剧,把过年前的气氛搞得非常喜庆,在热闹非凡的足球圈,也经常演绎着这样的搞笑场景,如今摘出几个来,权当也来贺贺这喜庆的猴年。 在这部贺岁片中,经典对白比比皆是,其中李成儒饰精神病人的那段有关房地产的“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台词更是精彩绝伦。而葛优以他惯有的风格绘声绘色地向大家讲述的“楼长故事”也颇得一片笑声,贺岁片的含义大抵也就如此,大家都在笑声中收场。 在迎猴送羊的春节期间,大家不妨也来看看足球的贺岁版“大腕”。  相似文献   

3.
徐元金 《收藏》2008,(3):169-169
我曾经是一个走“鬼市”,串古玩店,并常收一点“自爱品”的老人。不幸在2002年身患喉癌,先后两次住院手术,声带全部被切除,不能说话。一段时间我思想上苦闷极了。好在有《收藏》相伴身边,《收藏》帮我忘掉病痛,忘掉孤寂。每次我拿起《收藏》阅读时,就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中,我好像在参观上下五千年的博物馆,又好像徜徉在艺术品超市,《收藏》丰富的知识把我带进一个多彩世界。  相似文献   

4.
猴年贺岁 片片相连 1997年底冯小刚推出了贺岁影片《甲方乙方》,从此冯小刚的贺岁片也就成了每年年末岁初的一大看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以及年前的《手机》构成了一道独特的贺岁风景线。在猴年的春节里,本刊编辑结合冯小刚的这几部贺岁片对当前足坛的一些现象和场景进行了类比,不过就像冯小刚的贺岁片一样,没有特别的意义,只是图个过年的气氛,大家高兴高兴。  相似文献   

5.
【关于贺岁】我已经忘记贺岁片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回忆里每逢过年江湖上总会推出一些贺岁影片。具体功用就是让勤劳的人民在春节期间看上一部影片来庆贺新年,感受到斯年已去,春天哼哼着撩人的唧唧婀娜而来——所以贺岁片都很喜庆,看得满堂喝彩就是大成功。说到贺岁片,最早是特点是幽默,让人忍俊不禁,仿佛新年那十二个月都能笑口常开,是个好兆头。再后来,贺岁片就追求大气,上档次,演员得是腕儿,场面得恢弘,气氛得华丽,叫人看了直叹时代在进步,我们在老去,脑中乱翻腾些金碧辉煌的词儿,从此对生活产生了更美好的向往……扯远了,其实我想说得就是一句话:今天的马脚就“很贺岁”、“很大片”,各位请好了。  相似文献   

6.
萧尼 《新体育》2005,(5):60-61
“我已经把游泳这本书读得烂熟,现在我要翻开一本新的”。3月4日,“泳坛沙皇”波波夫在莫斯科举行新闻发布会,证实关于自己退役的消息。他要翻开的新书就是以俄罗斯游泳协会第一副主席的身份把精力投入到协会的工作上来。为了方便工作,他将把由妻子和两个儿子组成的小家庭从瑞士搬到莫斯科。痛苦地做出退役的决定2004年12月底,当法国《队报》最先报出波波夫要退役的消息时,整个国际体坛为之震惊,波波夫予以否认“我还没有做出决定。”有了波波夫本人的辟谣,俄罗斯媒体于是嘲笑《队报》制造假新闻:“法国《队报》想让我们的波波夫退役。”可新年过后不久,波波夫就在暂居地瑞士说,关于他要退役的消息是确切的。他进一步解释说.退役的决定是在雅典奥运会上考虑成熟的,但想过了2005年的新年后再对外宣布。  相似文献   

7.
贺岁电影《大腕》你看过吗?李成儒饰演的那位房地产商关于售房的那段“高论”你还记得吗?今天,有位乒乓发烧友也演了一段“大腕”  相似文献   

8.
又是新的一年,有多少时间在我们眼前匆匆溜走?有多少人在我们身边擦肩而过?又有多少唱着《共同度过》的情侣能够共同度过?不过,新年的到来毕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可是赛季已经不新了,新秀状元、榜眼、探花、甲乙丙丁等等也早就和大家伙混了个脸熟,在NBA这个大秀场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在硬撑,为什么?为了名利呗。虽说钱多了也就没什么概念了,名出大了也烦的直嚷嚷要做个普通人,哈哈,咱们可别当真,那是大腕冲着咱们撒娇呢。科比就是个现成的例子,这事在美国不算是个难事,五花大绑关进局子审审不就全清楚了吗?可男主角是万人迷的布莱恩特,大众(当然包括我)就会不由  相似文献   

9.
“夏季钓鱼防雷电”是我们每个钓鱼人所共知的安全常识,这里又提起它,好像有些老生常谈。但我认为借《中国钓鱼》的一角再提醒大家一句很有必要,因为去年的夏季我曾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相似文献   

10.
有一类人,像古井。初见时不见半点波澜,但当你有天口渴难忍,会突然发现其中满是清冽的井水。这话好像是尤今说的,一位继三毛之后很浪漫的流行女作家。看见张恩华时,没希望能找到“古井”这种感觉。因为我的第一次采访要求就被含蓄地拒绝了,“我现在要去休息,有时间我们再谈”。“黑子”微笑着点头离去。我看了看表,这实在是一个无可挑剔的理由,现在正是全队午休的时间。而我此时正站在大连万达集训中心一楼的大厅里。距离全队下午的训练还有2个小时,我想我也可以借此养精蓄锐一番,虽然大厅里待客的沙发不是那么合身,但我倚在上…  相似文献   

11.
王润来 《钓鱼》2013,(11):19-19
在一间12平方米的钓具店里,一位服务员闲时在柜台里看报纸,我无意中瞟了一眼,就叫她给我拿包太空豆,交完钱猛地想起报纸好像有”钓鱼”二字。这钓鱼人都有个通病,那就是看到“水”“鱼”总要多看两眼,更何况“钓鱼”二字,肯定跟自己有关。看完报纸,出了店门在回家的路上想,要每周去钓具店蹭《钓鱼》报看去,从此我就成了这家钓具店的常客,也就喜欢上《钓鱼周刊》。  相似文献   

12.
梦想成真     
你好,我是山东省平邑县金城中学高三·五(邮编273301))张宝,我是《足球世界》的一名忠实读者,自从我读《足球世界》以来,感到了他带给我的快乐,让我更多的了解到足球方面的内容,更多的知道球星的特点,这些都是《足球世界》给我带来的,谢谢!对了,我现在高三了,学习应该更抓肾了,但我始终关心足球。现在我班已经有了自己的球队,名叫“SUPERSTAR”,熟悉吧!我们在一起很久了,而且经历了不少比赛的磨练,所以在这里我想托贵杂志能将我们的全家福刊登在《足球世界》  相似文献   

13.
黎兵的一个外号叫“三哥”。现在又有了另一个外号是“德国外援”。“三哥”,这一昵称已经传出去很久了,队友们都这样称呼他。连现在的领队吴廉也是这样叫他。至于为什么这样称他,已经无史可考,无据可查。有时,有的媒体也叫他“山哥”,大概这是由于他来自有大山的贵州省吧。但是现在他被说成是“德国外援”是有史可查的。首先是,几个月之前他还在德国的奥芬巴赫队踢球。其次是,他现在的球风有点德国的味儿了。这么大人还去德国淘金,也真是不容易呀。好像他并不愿意谈自己在德国的事。那天在记者的逼问下,只好说在德国的日子自己过…  相似文献   

14.
我叫萧秋水,那当然是笔名。如果谁有看过温瑞安的武侠小说《神州奇侠系列》,你就该明白我是想做个嫉恶如仇的大侠。可惜我的想法很多人都弄不大清,反正同事们都喜欢叫我水哥。其实这样也好,起码这里有三个意思能令我很兴奋:1.记得成奎安(就是那个大傻)和星仔在港台片里也都是被人唤做“水哥”的,一不留神,我也有些与荣焉的意思;2.别人叫我哥总是很爽的,要不这些年岂不是白活了(当然了,要是私底下有哪位小MM偷偷唤我一声“哥哥”,我会更乐意);3.我的个性中“刚”的东西好像多了一些,如果能加入一些水水的东西在里面,也许会更好,拜托,以后别说我是“真男人”了,这些奉承话我都听腻了……  相似文献   

15.
让你脱口秀     
游客: 你好!你真是个名字怪怪的家伙,在《篮球频道》驰骋了这么多年,最近该升级了吧?还是“游客”啊?要是在以前的江湖早就是“游侠”了,难怪另一个更怪的家伙会叫错你的名字。 《篮球频道》陪伴我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已经无从查证,到现在才领悟要发封Letter,真是惭愧啊! 不幸中的不幸是我现在已经“高四”了,高考落榜在我意料之中,但竟然回到枯燥的“高四”生活完全在我意料之外(我本打算读专科的),最令我悲哀的是我的Channel[B]居然被我老娘强行打入冷宫,“纵有千般苦,无处话凄凉”啊!即使在高三,我也没有放下我那笨拙的“彩虹七步”&“梦幻舞步”之摸爬滚打乱七八糟死缠烂打版,衰的是我一个多月前的一场比赛快结束时,不慎把韧带拉伤了,在家养到现在才能将就着去补习,却仍不能顺畅的跑步,更不要说打球了,没办法,只好蹲在家里研究NBA的各种问题了。  相似文献   

16.
俱乐部     
新年到,放鞭炮,我又长一岁了(liao)!大家新年快乐,但愿这个年拜得还不晚。辞旧迎新,新年新气象,万事开头难,如果在新的一年里的第一天有一个好的开始,那么接下来的日子里好运就会时时刻刻地围绕在你的身边。愿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学习进步,工作顺利!千万别忘记哦!《当代体育》陪伴着大家走过一年又一年的风风雨雨,在新的一年里。它依然是你们的老朋友,除了问候的话语,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看啊!”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从教育界“跳槽”到演艺界的英达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先是在电视剧《围城》里饰演了憨态可掬的赵辛楣,又在《爱你没商量》中当了一回被爱情“抛弃”的人物,并在电影:《霸王别姬》、《最后的贵族》中客串了两个小角色,真可谓过足了演员瘾;如今,耗费他一年半精力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也已公映,英达又把他的导演才能淋漓尽  相似文献   

18.
“叉”是中国古代作战、狩猎时使用的一种兵器,后来在杂技人于中变成了表演的道具,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现在,《飞叉》节目又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表演《飞叉》的“范儿”很多。大致有撩、打、踢、滚、扔、甩、抛、转,等等。作为一名杂技演员,我练《飞叉》节目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也有一些心得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中外人士点评中国男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篮球》2000,(20)
“梦之四队”称赞中国男篮谈起对中国队的印象,美国“梦之四队”队长佩顿开口就夸:“我觉得这是支很优秀的年轻队伍,两个中锋尤其出色。我参加过上届奥运会,王治郅当时是个新人,现在他篮下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更让我吃惊的是,我知道《时代》报道过他,但想不到他这么灵活,而且一上来就盖了我帽(大笑)。”基德说话非常谦和,他说他知道王治郅和姚明现在到NBA打球“还有问题”。“他们不是球技存在缺陷。我知道中国的母队不愿放人。他们差就差在防守,如果不到NBA,他们的防守技术很难提高。”卡特和阿伦两位年轻球员在比赛中既…  相似文献   

20.
与《集邮博览》杂志相伴20多年,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事情,其中印象较深的是我参加的“邮学团北京行”活动。这是我与《集邮博览》的一次零距离接触。2009年杂志第8期刊登了于9月举办“邮学团北京行”活动的启事,我立刻被吸引住了,并产生了马上前往参加的强烈愿望。尽管当年4月,我刚参加了我所在市的离退休老干部赴京参观考察活动,而且这次“邮学团”安排的有些活动,如参观“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我于几个月前也都已参观过,但我仍执意不肯放过这次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