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寅 《科教文汇》2009,(17):173-173,187
“轭式搭配”在英语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使用独特的搭配来创造新奇的语言效果,是一种感染力、表现力都很强的修辞手法,在英文中屡见不鲜。本文着重分析了轭式搭配的不同类型以及语用意义和作用,旨在指导英语语言的使用和学习,并为在汉语中相似的修辞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叶枫 《内江科技》2007,28(3):72-73
本文从语音、语义、语用和字形几个方面,研究语言的词汇层面的修辞手段和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态势语是言语交际的三大表达形式之一,是非语言交际中最重要、最丰富的表达手段,其在传递信息与影响受众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充分认识并利用态势语的功效与作用对于修辞行为有着独特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分析态势语在语言中的运用,以剖析、挖掘态势语的修辞功效与价值,以及其对于修辞者和受众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朱晓伟 《科教文汇》2013,(25):113-114
语言是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态势语是言语交际的三大表达形式之一,是非语言交际中最重要、最丰富的表达手段,其在传递信息与影响受众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充分认识并利用态势语的功效与作用对于修辞行为有着独特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分析态势语在语言中的运用,以剖析、挖掘态势语的修辞功效与价值,以及其对于修辞者和受众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解长江 《今日科苑》2007,(20):194-194
本文拟对反语、移就及夸张三种修辞方法中对语用交际原则的悖反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揭示语用修辞中合作原则在适用性及在增强交流效果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朱启芸 《科教文汇》2007,(9S):194-195,206
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是十分常见的一种话语现象,是一些在互动式言语交际中有着十分丰富的语用功能的词语或结构。在话语理解中它们可以引导听话人如何去处理后续话语或前述信息。在信息处理时,在一定的语境中,话语标记语可从局部或整体上对话语理解起引导或路标的作用,以帮助听话人识别各种语用关系,从而在认知上对话语理解进行制约。本文结合话语标记语“吧”的语用功能,对翻译实例进行分析和评价,说明在翻译过程中,对话语标记语的正确分析有助于译者正确理解原文,从而有利于翻译交际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张林 《科教文汇》2009,(25):246-247
“山寨”是现代网络语言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语,以它为基础产生了大量“山寨族词汇”和表达方式。本文简略概括了网络流行词语产生的原因并从意义、词性、感情色彩和隐喻修辞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网络词语“山寨”的发展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8.
“酌雅以富言”是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篇的理论主张.诸家对“酌雅以富言”之“雅”字含义理解颇有差异.本文以为释“雅”为“《尔雅》”,难以成立;将“雅”解释为经书中的“通行语、标准语”也不够圆融;释“雅”为经书中的“语言”即可,此种解释更能充分展现“雅”字的丰富内涵.在此基础上对“酌雅以富言”的理论内涵予以阐发,认为“酌雅以富言”指的是锤炼作文语言的一种方法,具体表现为引用经书原文及谚语俗语,学习经书语言的修辞方法及其言简旨丰的语言风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轭式搭配是英语中一种独特的修辞手段,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恰当地使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具有以下几种语用功能:可以用简洁的语言创造生动的形象,以诙谐幽默的表达创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以新颖的搭配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以具体的词汇引出抽象的概念,从而集表层与深层于一身,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0.
吕怡宁 《科教文汇》2014,(26):118-120
本文以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为基础,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角度研究教科书中英语“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的句法功能、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从篇章层面研究英语该类副词的语篇衔接功能。我们发现英语“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luckily,fortunately和happily具有多种句法结构、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对学界关于英语“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并对英语学习者和教材词汇编写等方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表达”是西方传统修辞学“五艺”之一,是修辞者进行有效演说时必须重视的方面。作为言语交际者,口译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名修辞者。本文运用修辞学相关理论来分析并指导口译者的表达艺术,发现视觉表达以及声音表达对口译者的口译活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修辞”章节的内容在《现代汉语》中所处的地位出现尴尬的状况,本文主要分析这种尴尬现状并提出几条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修辞的定义与功能入手,提出修辞的逻辑论证功能,并从西方古典修辞理论和中国传统修辞理论的角度对修辞的逻辑论证功能进行考据。西方古典修辞理论的代表亚里士多德著名的《修辞学》以演讲术为研究对象,并提出了修辞式推论的证明方法;先秦各家的思想言论和政治主张中也体现出他们鲜明的修辞理论。这两方面都证明了修辞具有逻辑论证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文章对“科学语境”、“科学修辞”、“科学隐喻”相关论文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给出了中国关于这三个主题的研究概况:这三个主题研究的时间较晚,而后有了一定的发展;对于大多数单位来说,主要是个别学者从事这三个主题的研究,所发表的论文数量有限,而山西大学已经形成了团队研究的态势,是我国在这三个主题研究上的重镇,在郭贵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下,研究团队成员在上述这三个主题上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古因明论辩与古希腊的“论辩型辩论”相似,但这种相似是偶然巧合,东方论辩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征。与古希腊论辩通常采用演绎论证不同,东方学者通常采用类比方法。而这种类比与其说是西方逻辑中的类比推理,倒不如说是一种譬喻方法。就古因明而言,虽然印度思想家可能在形式化程度上不如希腊人,但在语用论辩上可能强于希腊人。东方思想家的语用论辩常常采用一种“悖论式判断”,他们往往通过让论辩对手陷入“前后不相副”的困境来反驳对方的观点。这里包含着“既是又不是”的二难。论者可以通过一个“既非是也非不是”的回答非常有效地反驳敌论者的观点。这种论辩表面上看类似于“复杂问语”的语用论辩,但实质上有其独特的东方风格。因此,因明论辩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与西方逻辑学不同。  相似文献   

16.
武重阳 《内江科技》2009,30(9):33-33,131
做为一种新兴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为人类了解自身的认知机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委婉语是一种古老的语言艺术,而目前对它的研究还基本未脱离其做为修辞手段和语用策略的层面。本文试图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委婉语的认知机制做一初步的探索,以期能够使之推广到更多的修辞手段中。  相似文献   

17.
张献军 《内江科技》2006,27(6):151-151,121
高中英语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修辞句式修辞是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亮点、教学中难点,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和写的各个环节的实践中,很少能够恰当理解或使用各种常见的修辞格式本文以新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修辞句式为例,探讨几种常见的修辞格式。  相似文献   

18.
王松槐 《科教文汇》2009,(14):167-168
英语临时语在结构和语法上十分灵活.具有独特的修辞效果.使用范围很广泛。它是一种偏离语言常规的“变异”(deviation)现象,而“变异”则往往产生“突出”(foregrounding)的修辞效果。临时语是在特定的场合为了达到某种独特的效果才使用的,因此,如何掌握,得体,巧妙地用好英语临时语是十分重要的,在此将从临时语的构成及其使用特点出发,对它作一初步探讨,旨在对英语临时语有较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是随网络时代到来而产生的特殊语言,具有自身特点。传统修辞格与网络语言互相融合和渗透,不仅使修辞格有更好的诠释,也使网语更加新鲜生动。对网语中常见的修辞现象及网络语言特点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郑伟 《科教文汇》2009,(33):268-269
幽默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而观看美剧能让我们了解美国式幽默。本文中,笔者通过列举美剧《老友记》中几种不同修辞法的实际运用,来分析修辞格的恰当使用所产生的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