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校已经建成互通的纯IPv6网络中,通过运用IPv4 over IPv6隧道技术将高校中无法IPv6化的应用进行互联,为高校的IPv4业务拓展和资源共享提供了有效途径。随着国际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现存的IPv4网络的一些不足已经暴露出来:IPv4地址空间不足,骨干路由器维护的路由表项数量过大,不易进行自动配置和重新编址,不能解决日益突出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如何过渡到IPv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网络上的设备主要基于IPv4,一下子把他们替换为IPv6设备,所需要的成本巨大。另外,网络的升级换代要注意不中断现有的业务。综合以上因素,从IPv4过渡到IPv6注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如图1所示。IPv6部署策略根据网络发展的现实情况,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部署策略,在不中断现有业务基础上实现平滑过渡。IPv6的部署进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IPv6发展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IPv4网络仍占有主导地位,IPv6网络是一些孤岛。绝大部分应用仍然是基于IPv4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用隧道技术(Tunnel)互联各IPv6…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IPv4向IPv6过渡的各种策略,重点研究了隧道技术原理.利用现有网络设备,构建了IPv6实验网络,通过隧道技术实现了多平台下的IPv6网络节点跨越IPv4网络的互联互通,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和实现跨平台的IPv6网络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IPv6是一种新的IP协议,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完善了IPv4网络协议的安全性。本文通过对IPv6协议的分析研究,利用隧道技术实现了IPv4到IPv6的过渡,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对网络的改进与升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IPv6的隧道技术使得各个IPv6的信息孤岛能通过IPv4网络进行通信,解决了IPv4向IPv6的平稳过渡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IPv6的隧道技术,并介绍了如何在LINUX和Windows XP下配置IPv6的隧道。  相似文献   

6.
李玮 《太原大学学报》2013,14(2):131-134
互联网用户数量和业务类型的激增,使得基于IPv4协议的互联网IP地址资源已接近枯竭,现有IPv4网络向下一代IPv6网络的演进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IPv4网络和IPv6网络将在一定时期内共存。针对从IPv4网络向IPv6网络演进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就双协议栈、隧道和网络地址转换一协议转换三种主流过渡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给出了各阶段过渡技术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IPv6的探讨     
文章介绍了当今Iternet网络的核心协议IPv4的发展状况和IPv6的新特性.对从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双协议栈"、"隧道"的实现方法和我国IPv6的现状也作了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IPv4向IPv6过渡策略中的隧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小红 《河西学院学报》2006,22(5):91-92,98
Internet正处于由IPv4向IPv6过渡的时期.文章通过介绍IPv6诞生的背景以及IPv4向IPv6的过渡策略.重点描述了隧道技术中的6to4隧道和6over4隧道.  相似文献   

9.
由于Ipv4地址的匮乏,面临着地址瓶颈。而IPv6可有效地避免IPv4内部网地址管理不善的难题,这使得IPv6成为下一代网络业务承载网的核心技术。下一代网络(NGN)是针对当前网络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是一个建立在IP基础上的新型公共电信网络,是一个真正实现宽带窄带一体化、有源无源一体化、传输接入一体化的综合业务网络。  相似文献   

10.
在对校园网实施IPv4到IPv6的升级改造过程中,如何实现IPv4和IPv6并存,实现校园网内部IPv4与IPv6的互联互通,最后实现IPv6校园网与IPv6教育网的互联互通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讨论了实现从IPv4网到IPv6网迁移的两种关键技术,并对该技术在CNGI示范网络高校驻地网建设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在Internet上广泛使用的IPv4协议的不足之处日益明显:地址空间匮乏、路由表过于庞大、不能很好地支持实时业务等。为克服上述缺陷,Internet标准化组织IETF推出了IPv6协议。分析现行Internet协议IPv4和下一代Internet协议IPv6的联系及区别,IPv4的缺陷及IPv6的改进,提出一种IPv4向IPv6过渡的解决方案——隧道传输技术。  相似文献   

12.
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IPv4地址的不断减少给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IPv6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为例,分别从网络拓扑结构的构建及网络设备选型、网络设备互联配置、网络连通性测试等方面进行了IPv6组网探讨,通过仿真实现了IPv6校园网的组建.  相似文献   

13.
针对IPv6与IPv4协议不完全兼容,为了保证TCP包在IPv4/IPv6网络互通时的传输正确性,通过对TCP滑动窗口机制的分析,设计了一套新的会话控制列表结构来记录TCP包在进行转换时候序号发生的变化,并且在转换网关处理程序中加入对该表的控制,保证了转换中的数据包序号的正确性,同时也解决了重传包的检测和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IPv4/IPv6互通转换方面.往往忽视对一些简单有效的软件的利用。本文要向读者介绍一款在不对应用本身做改动就可以实现几乎所有IPv4/IPv6应用的快速互访的工具Netsh。Netsh是一个命令行脚本实用工具.它允许人们在本地或远程显示以及修改计算机当前正在运行的网络配置。Netsh还提供脚本功能,允许人们运行批处理模式下的针对指定计算机的一组命令。  相似文献   

15.
IPv4向IPv6过渡是个渐进过程,过渡的初级阶段是在全IPv4网络的基础上,小范围实施IPv6网络.本文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实现了南京本部IPv6校园网和苏州校区IPv6校园网这两个异地网络通过以IPv4为主干的互联网络的互联.  相似文献   

16.
随着软交换和IMS技术的发展与成熟,IPv6将成为未来网络技术的核心。在分析了IPv6的地址资源、移动IP、IP网的QoS及其安全问题,以及IPv6在全球、在中国应用及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目前IPv6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可行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二期改造工程为背景,从高职院校网络建设现状出发,分析IPv4协议在地址资源、网络安全、网络结构、管理及服务质量方面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基于IPv6的下一代校园网的主要特征、IPv6校园网建设原则。结合原有IPv4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应用,将原有校园网网络升级为IPv4/IPv6双栈网络平台,为推动高职院校建设IPv6校园网及各种新兴IPv6应用起到了积极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IPv4至IPv6     
IPv4的设计在上个世纪是非常优秀的,但随着Internet的发展,新业务的不断出现,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IPv4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取而代之将是下一代IP协议IPv6.本文讨论了现阶段IPv4存在的问题和取而代之的IPv6的优越性,及在IPv4向IPv6过渡期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软交换和IMS技术的发展与成熟,IPv6将成为未来网络技术的核心。在分析了IPv6的地址资源、移动IP、IP网的QoS及其安全问题,以及IPv6在全球、在中国应用及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目前IPv6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可行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重庆大学在IPv4网络的基础上,将小汇聚接入向大汇聚转型,核心骨干层只做交换,使IPv4/IPv6网络能同时承担IPv4和IPv6信息交换,并建立纯IPv6学科专网,使其与CNGI—CERNET2重庆核心节点通过1G光纤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