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南海九段线法律性质的界定,对于实现中国在南海的权利主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要准确界定九段线的法律性质,不能单从法律角度就事论事,而应当综合考虑相关的法律和政治因素,即国际法因素、南海周边国家的正当利益诉求和区域外国家正当的利益诉求.基于上述考虑,九段线的法律性质应界定为:它既是一条岛屿归属线,又是一条历史性水域线.  相似文献   

2.
南海岛屿主权归属问题以及南海争议海域界线模糊问题,是中越南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最严重的阻碍。共同开发符合两国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多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北部湾的成功合作,证明了两国油气资源共同开发具有可行性。中越两国可以通过善意谈判,避开岛屿争议区,在重叠海域划定油气资源共同开发区,鼓励石油公司参与,选择适合两国具体国情的联合经营等管理模式,从而实现两国南海经济的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菲南海仲裁案中仲裁庭对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的判断存在很大争议,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解读历史性权利存在局限,应当跳出《公约》框架去理解历史性权利。中国主张的历史性权利有着充分的历史以及法理依据,其产生要早于《公约》所设定的海洋权利制度。历史性权利的范围包含了岛礁归属权与历史性捕鱼权,南海断续线可以被视为岛礁归属线。国际法院以及仲裁庭的判例表明,历史性权利所包含的海洋地物以及权利范围在划界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菲律宾的诉求实质上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提及的海洋划界或历史性所有权的争端,应当在管辖权阶段就被排除。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南海问题频发,有关南海断续线及线内水域的法律地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迄今为止,中国政府仍未对南海断续线的含义作出明确界定。该文通过从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和法理,阐述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以期进一步推动南海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赵莉丹  阮振杰 《快乐阅读》2011,(22):190-191
岛屿在国际海洋划界中是重要的划分依据之一,但国际海洋法规定的岛屿制度是含糊不清的,因此在实践中各国间产生了不少分歧。我国东海、南海海域的岛屿众多,历来和东南亚诸国纠纷不断,对海洋法岛屿制度的专研和完善于中国是大有裨益的。本文以中日冲之鸟岛事件为例,从国际海洋法角度分析该岛的法律属性,意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业内学者参与岛屿制度的研讨,使中国维护自身海域权利有不可质疑的国际法依据。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岛屿争端频发,有愈演愈烈之势.海洋岛屿主权之争关系到主权国家的经济利益、国家安全以及主权政治安全等重大问题.从岛屿主权争端的现状和产生原因出发,分析有关岛屿主权争端的重点问题,并结合相关结论分析钓鱼岛归属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南海诸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诸岛是分布于南海中的中国大小二百多个岛屿、沙洲、暗沙和礁滩的总称,按其自然群体组合和地理位置分布,分为东沙、西沙、南沙和中沙四个群岛。所谓“南海问题”是指南海周边各国在南海岛礁归属与海域划分上存在的分歧与争端。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中国人民长期在南海中的航行和生产生活的实践,才逐渐发现它们,加以命名,并不断经营、开发,随之成为它们的主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是以史实为依据、符合国际法的。首先,南海诸岛最早由中国人发现并命名。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期,中国人民就开始在南海航行,通过长期…  相似文献   

8.
南海争端究其本质是中国在南海的岛屿主权与海洋权益受到别国的侵犯。争端源起于近代,历经三个阶段,至今已两百余年。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屡次侵犯中国南海,揭开了争端的序幕。冷战期间,东南亚有关国家在南沙占领岛礁、分割海域、掠夺资源,导致了争端的激化。冷战结束后,美日印饿等域外大国积极介入,加剧了争端的升温。面对错综复杂的南海局势,中国需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有效措施以坚决维护南海的岛屿主权与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海域开发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扩展,海域使用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对海域使用的管理迫在眉睫.为了保障海域的可持续发展及解决海域使用中存在的矛盾,亟需进一步完善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律体系:其中包括确定海域行政区域界线的法律地位;重新梳理海域行政区域界线与渔业管理及生产作业线、所谓的"管辖海域线"、海上自然保护区线和特别保护区线等的关系,明确它们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0.
越南统一后,对我国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及相关海域提出主权要求,并不断出台法律和政策措施鼓励渔民赴南海侵渔以“宣示”其所谓的主权.越南的南海侵渔政策无疑是对我国南海权益的侵犯,增加了我国南海维权的复杂性、艰巨性.我国应采取措施针锋相对,及时揭露越南南海侵渔政策的目的、企图;加强海上渔业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发挥我国渔民在维护南海权益中的作用,切实有效维护南海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