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娃娃读画 曹展硕:我看是一块蓝色的布,这真的是一幅画吗? 陈艺天:画上什么都没有呀!就像天空一样蓝. 张馨文:这幅画这么简单呀,简直不像画上去的. 赵煜舒:这幅画看上去很神秘,画的可能是天空吧? 胡翰文:是不是画家不喜欢其他颜色?为什么画家只想要一种颜色呀? 赵中九:那他为什么选择蓝色呢?是不是和他的生活有关呀.  相似文献   

2.
那天的美术活动是画水粉画,张新总是把多种颜色涂在一张纸上,红里夹着黄、黄里夹着紫、紫里又夹着蓝……整个画面就是色彩的杂乱堆积、涂抹,毫无章法,他画了一张又一张。在他第五次重复类似的画时,我终于忍不住了,对他几乎嗔怪:“张新!你在画什么呢?看你总是用些颜色乱涂!你看别的小朋友画得多漂亮。你可以先用油画棒画个轮廓,再涂色,听到了吗?”他可怜巴巴地望着我,像要哭似的。我不免自责起来:因为他新来,以前从没上过幼儿园,平时画画老爱用油画棒乱涂乱画,他对色彩的敏感性确实比不上其他幼儿,画出来的画总是脏兮兮的,我想,对他而言我的…  相似文献   

3.
儿子刚到美国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家,拿出一张画给我看:“妈妈,你看,这个人像不像我?”天哪!吓我一大跳,这哪是人,分明是鬼,说得确切点,这是一堆白骨。”你为什么画这个?”“老师让画的。”我不信,孩子的坚持促使我要去学校看个明白。  相似文献   

4.
余春玲 《教书育人》2005,(1):124-124
儿子刚到美国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家,拿出一张画给我看:“妈妈,你看,这个人像不像我?”天哪!吓我一大跳,这哪是人,分明是鬼,说得确切点,这是一堆白骨。“你为什么画这个?”“老师让画的。”我不信,孩子的坚持诱发我要去学校看个明白。  相似文献   

5.
问:悦悦今年4岁,是个挺聪明的孩子,可就是特别自卑,从幼儿园回来总是说:“妈妈,我是不是很笨啊?为什么浩浩一会儿就能画出一只很漂亮的小狗,我就怎么画都画不好呢?”因为自卑,悦悦都不太爱跟班里的孩子交往。可在家里,他就表现得挺活跃、挺聪明的。请问,有什么改变孩子自卑的办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2月14日最难忘。那天早上,粗心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天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像往常一样,带着书去上课。那是一堂四年级学生的美术课,内容是画过年的场面。讲台上,我讲的津津有味,同学们也听得很入味,但我发现有一个孩子一直低着头,不知道他画些什么,还撕了好几张纸。这个孩子平时就有点爱做小动作,我决定教育教育他。“军军,你来画一下过年的焰火。”他红着脸走上讲台,费了很大的劲,生硬的画出了几条长短一致的放射线。这时,我故意大声问其他的学生“:大家说,他画得好吗?”“不好!“”没有老师一半好!“”一点都不像……”台下七嘴八舌,小脑袋摇的像拨浪鼓。军军的脸更红了,低着脑袋,像要钻到讲台底下去。“其实,他还是画得很好的,只是有些该注意的地方没有注意。”我一边说一边把他的画稍稍改动几笔“,大家再看看,像不像?”“像!”台下的同学异口同声的回答。“对,现在就像了。”我微笑着对军军说“,其实,我改动的地方都是刚才上课的时候要大家注意的地方,你的画本来画得很不错,但是要是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课,我相信你一定会画得更好的。”军军红着脸,回到座位上。给同学们布置好作业后,我巡视到军军身边,发现他在纸上画了一朵大大的红花,画得非常认真,...  相似文献   

7.
我的孩子已3岁多了,为了丰富孩子的语言,我经常与他交谈。您不妨这样试试: 一、多用比喻。一次,孩子拿着彩笔在纸上乱涂乱画,我顺手拿起一支彩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圆,问他“你看,妈妈画的是什么?”“圆形”这个圆形像什么呢?”在我的暗示和引导下,他想出了一连串的答案:像月亮、太阳、皮球、饼、苹果……与孩子交谈多用比喻,不但能增加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提高他们的联想能力。  相似文献   

8.
儿子刚到美国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家,拿出一张画给我看:“妈妈,你看,这个人像不像我?”天哪!吓我一大跳,这哪是人,分明是鬼,说得确切点,这是一堆白骨。“你为什么画这个?”“老师让画的。”我不信,孩子的坚持诱发我要去学校看个明白。第二天一大早,我赶到了学校,踏进儿子上课的教室,墙上挂满了白骨图,数了一下共有19幅,班上共18个学生,加上老师19人。“妈妈,你看,这张是我。”儿子指着墙角边的几乎与他个头差不多大的一张画对我说。画上还注着我儿子的英文名———Allen Xu。这19张画仔细看都不同,像是医学院教学用的尸体解剖图。为什么要孩…  相似文献   

9.
善用鼓励     
今天,我们幼儿园举办了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第二节课是黄艳老师的对称染,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不一会儿,我看见王玉泽小朋友噘着小嘴,冲着他的妈嚷起来:“我不会做,我不做了!”他妈妈也冲着他说:“你真笨,你看别人做多好。你就不能像别人一样做吗?”王玉泽几乎要哭了。这时我走过去,看了看玉泽的画,马上鼓励他说:“你真棒。你看你画的像什么?”王玉泽没有看画,仍噘着嘴。我继续说:“王玉泽,你画的多像一只小狗呀!”王玉泽的头轻轻转过一点,看着画点点头。我又继续说:“你看你的画少了什么?”王玉泽的兴趣上了,马上说:“王老师,我的小狗少了…  相似文献   

10.
答:曾有—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画什么都不像;还有一位家长对我说,她的孩子拿着她的口红在墙上画了许多看不懂的画,问我可否学画。对待提出这些问题的家长,我想用一个故事来回答:毕加索有一次在看过儿童画展后说:“我在他们这个年纪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但我用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画得像这些孩子一样。”我们并不一定要像歌唱家那样唱歌,但我们自己心里应该有歌;我们不一定要像画家那样画出传世之作,但我们心里一定有许多美好的图画。有时候我们也要对家长说:给孩子一方天,让他们去自由表现吧。  相似文献   

11.
我和桔子同居一室。不是同居,是合租了一个二室一厅,我们才认识一天。我不明白桔子不好好地在家乡当英语教师跑出来做什么?嗓子好的人像蚂蚁一样多,她还真想成歌星啊?这孩子太单纯,我都想把旧画卖了回家了,北京是异乡人的地狱,可惜她还不明白。她来了我就每天尽量要穿得整整齐齐的,而且去卫生间的时候总担心是不是时间过长耽误了人家?她不知道,我只有坐在马桶上时才文思泉涌,比凡高还闪。可惜一离了马桶我就又平庸了,总是想尽办法也画不出想要的那种效果,我的画再卖不出去,房东就要给我苦瓜脸吃,而我还要继续吃方便面。所以我特别理解一向追…  相似文献   

12.
95分+5分     
一位老师正在批改一年级学生的美术作业,作业的内容是临摹教师在黑板上的范画——刺猬。忽然老师的目光被一幅画吸引住了,那是一只画得很普通的刺猬,只是在刺猬的后面画了一串脚印,还歪歪扭扭地写了两个字——“向前”。老师握笔的手顿了一下,写下了“95分+5分”。作业发下去后,学生来问他:“老师,我得的是100分吗?”“不是。”“95分+5分不就是100吗?”“哦,那你说100分意味着什么?”“非常好,就是完美!”孩子很得意地说。“对。你的画有画得不像的地方,喏,你看——”老师用手指着说。“可是我尽力了……”“我知道。你的刺猬的确得了95分,…  相似文献   

13.
据心理学家统计,许多由爱讲话的父母带大的孩子,学说话要比别的孩子慢,而且慢得多。因为当牙牙学语的孩子刚把头转向玩具时,还没等他开口要,大人已经把玩具塞到他的手中,迫不及待地问:“你要这个对不对?”当孩子才看了一眼奶瓶,奶嘴已经到了他的口中“你要喝奶是不是?”说话欲望太强的爸爸妈妈随侍左右,哪里还需要孩子说话呢?他又怎么能很快学会说话呢?我觉得家长的这种“言多”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4.
茜茜是我们班里比较文静、性格比较内向的小女孩,平时不太爱和其他小朋友说话.有一天正在进行桌面活动时,小朋友郁在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茜茜一个人在画画.突然,超超指着茜茜画好的画大声说: "茜茜,你画的是什么呀?什么也不像!"我连忙走过去一看,茜茜已经画满了一张纸,乍一看确实看不出什么.  相似文献   

15.
虚实互补 融会贯通 对空白的关注,是中国美学空间意识的核心组成部分。侯宝林相声中有这样一段,有一个土画家,什么都画不像,还喜欢卖弄。一天,一个人拿着个纸扇,上等宣纸做的,是个好扇子,想请他画个画。那人说,我给你画个美人吧。好,那就画吧。他画了半天,画好了。一看,不太像。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个经典的故事:美国教师要孩子画苹果,是提着一篮苹果走进教室,一个学生发一个,孩子们可以摸、闻,甚至咬上一口,孩子们第一次画出来不像苹果,第二次也不像苹果,第三次画出来才像苹果;中国的教师是拿着一支粉笔,一边在黑板上示范一边讲解要领,学生一次就成功,个个画得像苹果。反思这两种做法:我们是去关注过程,还是去关注结果。通过画苹果孩子真正收获了什么?我们认为:美术课堂,应该给孩子一只“生活中的苹果”。  相似文献   

17.
许卓娅 《山东教育》2004,(12):24-25
问:请问是否可以教幼儿画简笔画?答:许多画家和心理学家不太赞同教儿童简笔画。问:我们不是都讲:应该满足儿童的需要吗?答:这与你刚才的问题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你举个例子说说看?问: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外出写生一个广场雕塑,孩子都抱怨画不像,并表现得很沮丧。后来我自己用简笔画的方式给他们画了一个样子,最后所有孩子都画出来了,并且都为自己能画出来而感到特别高兴。这样的结果不是说明了:他们需要这样的帮助吗?答:你的问题是个好问题!这说明你会不轻易屈从于“权威”的看法,对问题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下面我们尝试用一种更复杂的眼光来看看…  相似文献   

18.
绍兴读者小陈来电话问:我发现,儿子近来越来越讲究了,要吃好的,要穿名牌,要买手机……我觉得小孩子不应该把精力放在这上面,但又说服不了他。请问,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安心学习,不受盲目攀比之风的影响呢?主持:孩子虽然渐渐长大,但他们毕竟阅历浅,对生活的认识不深,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做事情喜欢凭感觉,以为生活就像吃穿一样简单。孩子身上存在一些问题是正常的,父母却不可以也像孩子一样地去看问题、解决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绍兴市柯桥小学的部分学生家长是怎样解决孩子攀比问题的吧。12观点一艰苦朴素教育不能丢。现在的孩子都是在…  相似文献   

19.
冯静 《学前教育》2004,(11):24-24
郁郁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孩子,非常自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常常会问:老师,是不是我最好?是不是我最棒?今天,孩子们画完自画像一起欣赏时,郁郁又大声问我:“老师,是不是我画得最好?”我听了以后心中暗想:这孩子可真不谦虚,有机会要找她谈一谈。于是,我对她说:“现在还不知道,要把大家的画都看一遍,才能知道谁画得好呀。”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相似文献   

20.
《红领巾》2005,(5)
孩子在想什么?爸爸妈妈在想什么?也许两代人都很困惑吧。希望“心灵对话”能给所有孩子和所有父母一点启发。孩子不需要父母作玩伴吗?孩子的内心独白:我最喜欢赛车,我有十几辆赛车呢。今年我过生日的时候,爸爸答应了我的要求,给我买了赛车轨道。可是,玩赛车要两个人一起玩才有趣,家里就我一个小孩,没有人陪我玩。爸爸只知道坐在沙发里看电视,我叫他陪我玩一会儿,他也心不在焉的。没劲!爸爸的内心独白:这孩子真是的,自己玩不就得了,还一会儿叫我一会儿叫我。这场球踢得多精彩,还是现场转播呢,看也看不踏实。专家点评: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