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植角里的芹菜在孩子们的关爱下,绿意盎然。关于栽种芹菜的沙子。还有一段小插曲。一天中午,无意间发现与我们有一墙之隔的房管所门口卸下一大堆沙子。这些沙子黄黄的,可干净了。“去向人家要一些吧。”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孩子们。派谁去呢?孩子们的手都举得高高的。“王致阳你去吧。”我选中了有张可爱的娃娃脸的王致阳。这个孩子平时缺乏自信,做事胆怯,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太强,如果通过这件事能够增强他的自信,那么这是一次多么好的教育契机呀。我把他送出幼儿园门口,在拐弯处我站住了,让他提着小水桶自己去。王致阳一步一步挪过…  相似文献   

2.
历年来,我们为六一儿童节煞费苦心,搞过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如歌舞表演、运动会、游园会、看电影等等,但我认为最具特色的要数化妆游行庆“六一”活动。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六一”庆祝活动,应该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充分表现,人人都愉快地度过自己的节日;与此同时,儿童节活动应该具有提高人们保障儿童权利的认识。让全社会都尊重儿童,理解儿童,把儿童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来对待的功能。因而,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不但可以在幼儿园里搞,还可以在园外搞,使儿童的天真烂漫、儿童节的欢快气氛在更大的范围里得到展示。为此,我们构思了化妆游行这一活动,让孩子们打扮一新,走上街头,向全社会展示自己,宣传自己的节日。  相似文献   

3.
我要对你说     
《学生电脑》2007,(9):3-3
邓宇对自己的手说:不要总是把笔转到地上摔坏了吧!夏一鸣对同学陈泽宇说:你的英语好好哦!易昊对天上的云说:你为什么不下“钞票”雨,1元的都可以,但要记住一句“让钞票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曲柏旭对朋友王凯说:看!我的名字登上杂志啦!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常把儿童比作种子,但是成人未必会像精于农事的老农那样知道“种子”的需要,而是往往把自己的需要好心地当作了儿童的需要。不惜工本地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灌输给儿童,却没有关注儿童真正需要什么。英语中有一句谚语“One's meat;the other's poison”,当成人抱怨儿童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时,请想一想这句话吧!  相似文献   

5.
在布置环境时 ,我们特意留下了许多没完成的地方 ,想等开学后请孩子们参与完成 ,目的是通过让孩子自己创设、布置活动室环境 ,表现孩子们的所思所想。果然 ,在一次“你觉得班里还少点什么”的谈话活动中 ,孩子们的发言很积极 ,提出了很多想法。其中提得最多的是区角里的标志没有了。“这可怎么办 ?”我把难题留给了孩子们。“我有办法。我们可以自己做标志。”“对 ,我们自己来做。”“那你打算设计怎么样的标志呢 ?”孩子们一听可以自己设计标志 ,别提多高兴了 ,马上讨论起来。有的说 :“我要为娃娃家设计一座房子 ,里面有爸爸、妈妈、小孩…  相似文献   

6.
<正>“老师,我们家孩子怎么把衣服脱了,让他把外套穿上吧。”孩子们在笼式足球场里欢乐嬉戏,我刚把视频发到班级群里,然然爸爸如此秒回。“老师,我们家怎么坐得那么后面啊!”当我拍了一段孩子们在教室里认真晨诵的视频后,乐乐妈妈如此私信我。与同事聊起的时候,感慨如出一辙,总有家长只关注自己孩子的衣服是穿还是脱,位置在前还是在后。而老师的本意自然是想让家长们看看孩子们在校的学习生活,由此却生出了不同的关注点和视角来。  相似文献   

7.
阿鸭     
扔针吧老师说道:现在,我的孩子们,我要你们保持绝对安静,静得连一根针落到地上都听得见。过了一会儿,孩子们全静下来,一个小男孩尖声叫道:老师,扔针吧。帮忙小儿子询问母亲:“妈咪,我可以有一个弟弟吗?”母亲解释说:“现在还不行,你知道的啊,爸爸一直都很忙!”小儿子说:“难道爸爸不可以多找几个人手帮忙吗?”没来得及小明上学进教室,同学们发现他脸上肿了一大块,就问他是怎么弄的。小明说:“昨天我和爸爸去公园划船,有只蜜蜂落在我脸上了。”同学又问:“那你把它赶走不就行了。”小明说:“我还没来得及赶走它,我爸…  相似文献   

8.
郑苑飞 《教育导刊》2004,(3):119-120
似曾相识从哪来?这是一节向家长开放的英语课。家长们饶有兴致地看着孩子们拿着调查表跑上跑下,惊讶地发现孩子们一下子就学会用英语询问别人将来的计划及表达自己的计划。这时,屏幕上显示出一个问题“What will you do to be a good son/daughter?”在孩子们热火朝天地讨论时,家长们都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想怎样做一个好儿子(好女儿)。当他们听到“I′ll study harder and do more housework.”“I′ll not make my parents angry……”等回答时,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时,一个叫何保报的学生倏地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以念首诗吗?”我愣了一下,这个平常不爱发言,经常迟到,喜欢调皮捣蛋,但英语基础不错的男孩会在自己的妈妈面前念一首什么样的诗呢?难道他想给我出“洋相”?  相似文献   

9.
习作要求是:“啊,我发现了……”你一定有过这样兴奋的时刻吧?这次习作,就请你把自己的“发现”写出来,让大家与你共享“发现”的快乐。所写的内容不限,可以写平时观察中的发现,可以写学习中的发现,也可以写实验、制作中的发现,只要是你自己的发现就行。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了”,也可以根据你所写的具体内容自己拟定题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闪光点     
沈婕 《学前教育》2004,(12):7-7
在引导孩子活动时对孩子说“请你教教我”让我对“尊重儿童”有了新的认识。尊重的根本是平等,我们应该把幼儿和自己放在同一个位置,从同一个起点上和幼儿一起去学习和发现,不断地检讨自己,这样才能真正得到孩子的信任。孩子们和成人一样,渴望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别人的肯定,所以,我们应该时时检讨自己,是否把学习的兴趣还给了孩子,是否真正和孩子成了朋友,是否真正地尊重了孩子。  相似文献   

11.
儿童喜欢听故事。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能让孩子们一个个睁圆眼睛,竖起耳朵,听得入迷。图画,更受孩子们的欢迎。因为画面是具体的、形象的,有利于孩子理解知识,认识世界。用图学语文,简笔画,乃是最简便易行的直观手段。故事、画面形象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就能把学生引入课文描绘的语境之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小蝌蚪找妈妈》,我是这样导人的:“同学们看过电视《小龙人》吧?”“看过。”回答清脆响亮。接着我又讲:“小龙人为寻找自己的妈妈,历尽千难万苦。可见大自然里的小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不妨开个“儿童书店”○李德山如今,漫步各城镇的大街小巷,人们就会发现“儿童服装店”、“儿童玩具店”、“儿童饮食店”、“儿童鞋城”、“儿童娱乐城”琳琅满目,比比皆是。商家开设的这些“店”和“城”固然与孩子们的生活和娱乐有一定的关联,但孩子们最需要的是市...  相似文献   

13.
孩子们的美术作品告诉我们许多东西,我们可以把孩子们在美术方面的发展看作是他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把握孩子思维的发展,充分认识到儿童成长的各个不同方面。每一件艺术作品,只要是孩子自己创造的东西,都是创造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是“要相信孩子”。但是,只有热爱孩子才能相信孩子,热爱孩子是相信孩子的基础,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因而,他把自己的整个心灵和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孩子们,他用爱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孩子们并非向所有的人都能敞开的心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这颗心对于什么是“爱护”,什么是“挑剔”,什么是真心实意的“帮助”,什  相似文献   

15.
“自由学习”的社会背景 儿童时代应该在田野里、在森林里自由自在地进行儿童游戏。但是现在的孩子们得不到了,孩子们在学校里表现出消费者的形式:“学校提供给我吧,作为学校给我们提供一点这些方面的东西吧”,因此,学校要教给孩子们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的学习方式,并且要走向社会,进入社会。现在德国的大多数孩子得到的都是第二手信息,缺乏对实际事物的接触和体验,学校的任务更明显表现出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上,我捧起语文书满怀信心地对孩子们说:“老师来把这篇课文读一读,大家可要听仔细了!”我有声有色地读着,时而轻,时而重,时而急促,时而缓慢……“孩子们,肯定会听得入了迷吧!”我猜测着孩子们听我朗读时的表现。然而,我却出乎意料地听到了孩子们天真的笑声,那笑可不是为我的朗读在喝彩。我顿时懵了。课后,我问孩子们:“为什么听老师的朗读要笑呀?”“老师,我觉得挺好笑的。你把自己当做课文里的小朋友了!”“老师,  相似文献   

17.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思维活跃,极富灵感,“玩”可以让儿童更健康、更聪明。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必须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笔者发现,当英语教学迎合了儿童好玩的心理特征时,即使是比较困难的语言,孩子们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游戏是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几种英语游戏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华卉 《山东教育》2002,(9):38-38
小班的时候,只要问问孩子们你最喜欢什么活动区,绝大多数孩子准会说娃娃家,可自上中班后,孩子们去娃娃家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而且玩的兴趣也没有以前那么高涨。是不是娃娃家里的玩具孩子们玩够了?于是,业余时间我用布缝制了一些包子、饺子、烧麦,用海棉做了一些大饼、薯条、香肠等,把它们投放到娃娃家。孩子们新鲜了几天又没了兴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还是问问孩子们吧。午睡起床后,我边给小女孩梳头边和孩子们聊天。“小朋友,你们喜欢娃娃家吗?如果不喜欢咱就把它换成别的区。”“我们喜欢。”“喜欢?”“可…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把成人的需要径直地看作是儿童的需要,把成人的方式看作是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不考虑儿童的需要,不从儿童的视野出发,传统的德育课程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独白”的课程,是成人文化。新课程所营造的是一种儿童文化,“是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由成人文化走向儿童文化,“童心”、“童趣”成为我们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底色。  相似文献   

20.
案例:在全国小学生日常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中,笔者有幸聆听了某中心小学张老师的一堂三年级的英语活动课,教学内容为“Colourful Fruits”。初听时就觉耳目一新,听后更是令人回味无穷。在这堂课上,年轻漂亮的张老师通过各种丰富的英语活动,把一群活泼机灵的孩子们带进了五彩缤纷的水果乐园,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各种感官,体验到了“玩”英语的无限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