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磊 《新疆教育》2012,(19):134-13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问卷法,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变化的问题做出研究和调查。研究发现心理因素是影响乒乓球比赛的关键因素。在乒乓球比赛中在处理关键球时,心理变化对比赛结果尤为重要。当在追平、反超、相持时表现出的失衡的心理,如畏惧、过分紧张、竞赛动机不端正、目的不明确、信心不足,甚至还有性格孤僻或情绪暴躁等都会使运动员发挥失常,从而与冠军之位失之交臂。因此,掌握乒乓球运动员比赛时的心理变化可以及时纠正其消极心理,保持最佳的状态,保证比赛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2.
在篮球竞技中,心理作用往往起着决定作用,特别是对于关键场次、关键球的处理,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状态作保证。因此,研究和掌握运动员临场比赛心理状态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教练员进行心理训练使运动员能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3.
心理状态是一段时间内人们心理活动处于相对稳定时的状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表现。因此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对运动员比赛时水平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的进行了分析,让教练员和运动员了解自己赛前的心理状态,以便及时的调整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在比赛时达到自身最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发挥出自身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4.
周鹰 《考试周刊》2008,(20):162
田径运动具有运动强度大、比赛紧张激烈、个人竞争性强等特点.在少年业余田径训练中,一些教练员往往只注重身体和技术主面的训练,并不重视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而事实上,在小学生田径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状态对成绩影响很大.比赛时,一些成绩较好的小学生运动员由于心理上处于紧张状态,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甚至失败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小学生运动员年龄较小,大多数缺乏比赛经验,对教练员的依赖性较强,比赛心理比较脆弱,加之田径比赛多数以个人为主,如果运动员比赛所需的心理品质、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不好,很容易产生过度紧张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韩迪 《现代教育》2013,(9):88-88
篮球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发挥技术过程中的胂性思维,是运动员处于战术的目的、运用技术的能力。篮球战术意识是技术动作的“调配中枢”,主要构成因素是心理和智力。具有良好战术意识的运动员能够准确理解战术活动的目的,在比赛中能正常地发挥技战术水平。因此在训练和比赛中加强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提高运动员临场判断能力,加快运动员的技术掌握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当前篮球运动在体力、技术、战术等方面的对抗越来越激烈,打法越来越凶猛,运动员参加比赛不仅消耗很大的体力,同时也消耗很大的心理能力。因此对运动员心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比赛中心理能力发挥不好,即使技术、战术很好的运动队也会在比赛中出现失败。运动员心理能力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篮球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应纳入到篮球训练之中。  相似文献   

7.
1、举重运动员竞技状态及情绪状态分析。 1.1比赛情绪饱满,精力充沛,积极性状态。 首先是要有充足的心理能量: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能量控制在高能量积极状态时,就会产生心理促进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运动员,能够产生准确的预测、果断的决定,就会动员自己的一切力量去完成动作,使运动水平发挥到最佳效果。其次是发挥自己强大的自制力。自制力强的运动员,比赛前能善于控制不合理的冲动和诱惑。比赛目的明确,  相似文献   

8.
心理技能训练可以作用于运动员的心理能量储备释放和个性特长技术,也可使它的作用发挥于竞技体育比赛之中。心理技能训练模式心理能量特征明确了专项特长技术训练比赛活动对心理技能的要求。心理技能训练丰富了训练内容,运动员在比赛中最大限度释放心理能量可以促进专项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做为出发点,结合运动训练学的训练方法,从而总结出适用于青少年运动员情绪调节、针对比赛的多种心理训练方法,有助于增强运动员的心理技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青少年运动员在比赛中保证自己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赛前心理状态与比赛表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要在比赛中表现出最佳的竞技水平,具备高超的技术是首要条件,但更重要的还是要让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运动员就会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所以说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好坏与运动表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凯 《华章》2012,(22)
比赛是运动员的节日,我们经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比赛.在比赛中起着决定性因素的是心理.在比赛过程中有两种因素:一是器材质量;二是人本身.枪弹器材是国与国之间工业水平的较量.在技术发挥的根本问题在于运动员本身技术基础是否雄厚以及承受比赛心理负荷能力的强弱.心理训练是运动员进一步发挥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够在射击比赛中更有效的控制情绪,注意集中,减少紧张,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和巩固地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才是决定比赛是否正常发挥的关键.在比赛过程中心理战术是不容忽视的.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在射击比赛中心理的重要性,以及具体运用战术来调整心理状态.以期能更好她促进技术的发挥,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足球运动员比赛情绪的稳定性对技能水平的发挥起着能动作用。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足球运动员比赛情绪稳定性的特征和形成机制。根据足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和足球比赛的竞技规律,分析了影响足球运动员比赛情绪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了训练心理调控和赛前(含中场休息)心理调控两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影响举重运动员比赛成绩发挥的原因除了技术、体力、准备活动、伤病、体重等因素之外,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不佳是直接影响试举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做好研究分析,降低举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波动,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水平得到发挥,是目前许多举重教练员最为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法、数据统计法,对举重运动员赛前训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举重运动员通过赛前科学的心理训练,能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让运动员在精神上放下负担更好的发挥最高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4.
篮球作为一项技术性、身体对抗性等要求非常高的运动项目,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比赛心理素质会影响到技战术的发挥效果.因此,加大对篮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的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此,为了更好的提升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本文结合篮球运动员的技术与心理训练实践,展开了比赛心理训练方法与提升策略的研究.以期为促进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现代排球比赛的竞争激烈程度大大增强,不仅对运动员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而且要求运动员生理上、心理上承受极大的负荷.特别是比赛关键时刻.是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考验。因此心理状态对运动训练、体育比赛的影响极大。在集体项目中.心理状态与技术水平的发挥有密切关系,具有第一流技术、战术水平和体质较强的比赛队.它们之间的比赛性负,将取于他们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随着足球比赛对抗程度的日趋激烈,心理因素对运动员临场技术发挥影响越来越大.要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水平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赛前就必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17.
周坤 《华章》2012,(14)
心理训练是现代竞技运动科学训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对提高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甚至对于比赛的胜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影响着身体、技术和战术的发挥程度.  相似文献   

18.
《西江教育论丛》2005,(3):43-44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比赛是心理的竞争。有人讲“七分心理三分技术”,这在某种意义上讲,或对某些运动员来说是毫不为过的。在比赛中确有很多平时训练水平很高的运动员由于情绪的紧张而功亏一篑。由此看来.自我控制能力的强与弱是影响技术发挥的重要心理因素。此外,在比赛过程中,心理训练作为辅助手段对取得优异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永千 《成才之路》2010,(17):82-82
柔道运动员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比赛技术的发挥。都与运动员相应的心理素质有关。运动员只有具备稳定的心理状态,把自己调整到最佳赛前竞技状态,才能够准确地、恰到好处地把技术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20.
在跳远比赛中,良好的助跑技术对跳远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稳定的心理状态也对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有着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运动员的成绩与名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