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丽斯.沃克的《紫色》中主人公西丽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主要包括追求独立,自我尊重和寻根的意识。作为一名妇女主义者,西丽是受压迫的黑人妇女的代表。艾丽斯.沃克认为,妇女主义者不仅要为妇女的解放而奋斗,而且要致力于整个人类的生存和统一,使黑人男性和黑人女性之间得以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黑人与白人之间能够彼此爱护。  相似文献   

2.
莫里森的作品表现了在白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里黑人的喜怒哀乐 ,展示了黑人 ,特别是黑人女性在黑人信仰与白人价值观、传统黑人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 ,寻找自我、身份和文化根源的经历 ,向美国社会传达了黑人妇女争取平等、反对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黑人英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英语变体,和标准英语之间存在着很多的不同。随着黑人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不断提高,黑人英语越来越收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讨论了黑人英语的主要特征,促进我们对黑人英语语言及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作为美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二十世纪黑人文学一直以美国梦为一个重要主题。在二十世纪早期,黑人文学充分表达了对于黑人民族的赞美和对于自由平等梦想的憧憬与努力;中期以抗议小说为代表的黑人文学则震撼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黑人贫困状况以及作家对于美国梦能否实现的焦虑与担忧;后期以沃克、莫里森为代表的黑人女性作家反思了黑人群体的狭隘排外,倡导黑人男性与女性、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博爱与融合。  相似文献   

5.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最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小说《紫色》曾获得1983年普利策和国家图书奖。拟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分析,研究在妇女追求个性解放和个性完整过程中姐妹情谊的作用。在沃克"女性主义"理论的帮助下,探究妇女主义的主题即姐妹情谊和妇女间的紧密团结,应当在黑人女性之间建立。只有这样,黑人女性才能紧密团结,争取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美国涌现了许多优秀的黑人女作家,她们为美国黑人文学的蓬勃发展和美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女作家能够从黑人女性独特的视角出发,在作品中关心黑人女性的婚姻状态和黑人女性之间的关系。她们的作品大多展示了黑人妇女追寻自我和尊严的心路历程。有的作品能够从较高的角度去揭示黑人文化和传统的继承,黑人的种族尊严和身份建立等问题。她们广泛地反映了现代美国黑人的生活,极大地丰富了美国文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黑人一家亲》是一部以美国黑人生活为题材的情景喜剧,其中黑人的文化认同是该剧着重展现的主题。剧中黑人群体的文化认同可以鲜明地分为三类,即坚守黑人文化,排斥主流文化;尊崇主流文化,被动接受黑人文化以及认同黑人文化,吸收主流文化。通过分析剧中美国黑人的文化认同我们发现黑人群体内部出现了矛盾和冲突,并且黑人与白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依然存在障碍。我们认为要想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需要美国政府、白人群体以及黑人群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宾夕法尼亚黑人奴隶生存状况是美国北方奴隶制演变的一个缩影。黑人奴隶在宾夕法尼亚经济生产中,尤其在城市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黑人奴隶始终是一种可替代的非核心劳动力。当地黑人的生活在奴役与自由之间挣扎,一方面他们不得不忍受各种剥削和压迫,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利用"残余权利",通过构建黑人的文化认同和社区纽带,抵制奴隶主的控制。美国革命期间,宾夕法尼亚黑人通过渐进废奴法案逐步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9.
张翼 《考试周刊》2014,(65):15-16
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文坛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擅长描写农村妇女,偏重于对黑人和黑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刻画,歌颂主人公与逆境搏斗的精神。在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中刻画了三个黑人女性,充分展示了黑人女性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社会中如何传承及发展自己的独特文化。沃克以被子为象征,反映了在强势文化下,黑人女性以一种隐性力量不断抗争的过程,表明了黑人文化和生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来探讨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爱》中的黑人女性对自我身份的寻求,并最终改善自我,迈向自然、健康的人格以及黑人妇女之间的姐妹情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