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师德修养主要指职业素养、道德品质、高尚情操和教学能力等四个方面,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缺失的现象仍不鲜见,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师的自身责任心、思想理念、主观情感、学校的管理制度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造成的。要培养和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师德修养,还需加强教师师德教育,积极关注教师的思想观念问题,鼓励教师注重践行慎独修身,健全教师师德修养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增强教师师德修养的活动提高其思想水平。  相似文献   

2.
校本培训是从发展方向和办学目标出发,以满足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在需要为动力,以提高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以学校为主阵地,组织教师立足岗位,与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师资培训模式。校本培训的意义在于使教师培训基层化、全程化和全员化,提高培训的实效。校本培训的特点体现在: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针对性,形式的灵活性,过程的整体性,还具有人文性、参与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师是一种必须经过严格、持续不断的专业训练而获得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崇高职业,教师在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教育改革和学校教育活动中具备的教师素质应包括师德修养、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研究等方面,但从本县对骨干教师的素质调查的  相似文献   

4.
师德养成是“外塑”和“内生”相结合的产物,师德养成既离不开教育政策规制和社会力量整体监督,还需要研究范式逻辑转向和教师群体道德自觉,如此才有利于破解现实中师德修养的复杂问题,进而更好地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大国良师。实践中,师德修养面临着主体残缺、边界泛化和价值错位的实践样态,师德修养正呈现出由“融合场域”迈向“专业场域”、由“外驱逻辑”转向“内驱逻辑”、由“传统师德”走向“现代师德”的复杂特征,经历着场域重构、动力转换和价值变迁的逻辑转向。师德修养应突破现实困境和适应逻辑转向思维,明确师德修养目标、优化师德修养场域、转换师德修养思维,重构师德修养主体、强化专业师德培育、塑造教师美好形象,对师德修养进行全新阐释和重构,完成对师德修养主体性的逻辑转换,促进新时代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相似文献   

5.
张芳 《文学教育(上)》2011,(23):122-123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建设,也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本文在从教师教育专业师德建设的个人与社会的双重意义阐述其重要性的基础上,构建教师教育专业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措施,提出以理念建设引导师德建设、以行为建设实践师德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师德建设是保障教学顺利展开的必备因素。师德建设既包括对教师业务水平提升的考量,也包括对教师德行修养的培育。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师德建设成为当前中学教育发展中的重中之重。面对当前中学美术教师师德发展的困境,我们必须从制度层面对师德进行重新审视与整合。通过全方位的师德制度体系的构造,来完善师德建设,夯实师德基础。同时,以师德建设为契机,进而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完成。  相似文献   

7.
宋晶  周同 《职教通讯》2012,(34):71-74
职教教师的德性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它既是职教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职教教师教育实践性凝聚而成的品质。相对于外在的师德规范,职教教师的德性具有内在性、实践性、超越性等基本特征。促进职教教师德性的生成,一方面,需要重视职教教师德性的认知和德性的"灌输",即加强职教教师德性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激发职教教师的主动性,引导其自觉地进行德性养成。  相似文献   

8.
<正>在教学中,教学质量的优劣关键取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及教育实践能力,它关系到教育方针的执行力度和教育的成败,因此,提升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漫长而宏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教师本人的不懈追求。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应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扎实的教学技能。接下来,笔者将从学习传统文化、加强师  相似文献   

9.
为新教师作专业指导,是一件独特而又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开展好这项工作,有利于教育的传承和年轻教师的健康快速成长。笔者从教近20个年头,经过多次的帮带实践,最终认为对新教师的指导应从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技能及教科研开展四大领域去进行。这四大领域各有特点和要求,指导时应统筹安排,区别对待。一、师德修养的指导师德是师之灵魂,决定着师者的教育教学行为。新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师德修养,但往往是不够成熟稳定,抑或片面缺失。为新教师培养、完善、提升师德修养,是指引他们步入教师生涯的首要内容,也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化,要求物理教师必须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全面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分别从教育理念、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提升教师自身修养以尽快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师德教育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德的建设是关系到培养“四有“新人的头等大事.应当认识到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师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活动,教师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其职业道德联系着人类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就决定了师德不同于普通道德,它应是崇高师魂、精湛师能和优良师风的完美结合。在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利益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尤为重要。而铸师魂、强师能、正师风是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培育教师师德魅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梅平  汪建兵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6):66-68,50
从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教育一体化,教师专业化发展,现实师德现状等五个方面分析,表明了加强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现实必要性,探讨了加强师德培养的途径及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职业活动是教育教学场景的生活,生活化是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基础和素常表现形式。生活化既是师德修养的价值与形态,也是师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师德是教师素养的核心,同时也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教师的自我统整理论能够对师德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对分析高校教师师德的养成原理及实践路径具有良好的价值潜能。基于自我统整的理论,高校教师师德的形成实际上是教师对自我层面、职业层面和环境层面的道德矛盾和分裂统整的结果。而要促进教师师德的养成,在具体的实践路径方面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强化统筹”,即“强化德性伦理和制度伦理的统筹,促进内在需求与外在要求的融合;强化教师‘重要他人’关系的统筹,以‘共同体’确保教师地位的平等性;强化理想角色与现实生活的统筹,允许教师接纳表达真实自我;强化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统筹,鼓励构建‘知行合一’的师德信念”,由此,教师才能够形成清晰稳定的道德自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历史教学来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传统和现实的课题,面对目前高校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日趋丰富和复杂,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要确有实效。为此,教师应增强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观念;教师应善于在阶段教学中认真梳理所要渗透的德育教育要点;教师应积极探索历史知识传授与德育教育密切融合的方式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提高他们的师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青年教师队伍其整体和主流是好的,但在师德建设中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师德教育,重视师德修养,加强师德培训,完善师德规范,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18.
青年教师的学术规范问题已成为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究其原因,主要起源于学术规范教育缺失导致的学术规范意识薄弱,学术评价机制不科学和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导致的功利化动机强烈以及学术越轨的风险较小、学术生态环境不理想、学术伦理衰微等导致的缺乏有效的内外监督和约束机制.治理青年教师的学术越轨行为,一方面必须改革现行学术评价和科研管理制度,完善学术监督机制,加强规范教育和伦理自律;另一方面要改善青年教师生活工作条件,优化学术生态环境,为青年教师潜心科研提供物质和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魂。良好的师德是教师职业能力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承载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基石。教师作为青年学生的引路人,在民族复兴伟业中承担使命,并非简单地传播科学知识,更要注重道德修养的提升。教师必须要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优秀思想道德品质为基础,用严谨治学的师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以德育人,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这一崇高历史使命,无愧于“为人师表”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贡献。师德培养应该在教师培训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教师具备与之相匹配的专业伦理。笔者通过对全国十多个省市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总体状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为学生服务的质量尚需提高;与同事的团结有待加强;与家长的合作欠深入、平等;不善于坚持专业判断;对社会(社区)没有尽专业之职责;对专业集体的责任履行不很充分。为此,本文建议要着力构建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注重一体化的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并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修养方法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