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掌握要求了解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基本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对一些物质进行分离与除杂。二、分离、提纯方法与典型题例析分离是利用两种物质的性质不同,选择某方法使两种物质分离开,再恢复至原状态。提纯是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性质的差异,采用一定的方法除去杂质。从分局与提纯的原理看都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性质不同进行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见下图:(-)物理方法1·过德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开。需要的主要仪器有: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等。例如,粗盐提纯时,把祖盐溶于水,经过过滤,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除…  相似文献   

2.
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使之变成纯净物的问题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解这类题,必须熟知各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选择恰当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做到既除掉杂质又符合除杂的要求。 除杂时,要符合下列要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减少被提纯物;杂质与被提纯物容易分离;要把被提纯物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除杂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一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中有一类“除杂题”,是让学生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某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除去,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除杂题”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点:除杂的过程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选择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而不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反应的产物容易分离,操作简单易行;在除杂质过程中,被提纯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应该复原为原物质,即不增(杂)不减(主)。下面,试列举几种除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理: 1.混合物的分离:是把原混合物中各成分一一分开而得到纯净物,并且恢复原样品。2.提纯:是把某种物质里含有一种或几种杂质,除去杂质而得到纯净的某种物质,提纯不要求一一恢复到原样品,但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除杂的原则: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能增加新的杂质。(2)不变:被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3)易分: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相似文献   

5.
在某物质中含有少量其他物质,这少量其他物质叫做杂质,某物质叫做主物质。少量杂质的存在会影响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把含在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除掉的过程叫除杂,也叫做物质的提纯。除杂的目的有二:一是除掉杂质;二是保留主物质。在中考试题中往往有除杂这类题型,当碰到除来试题时,首先弄清楚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两者在性质上有何不同?然后考虑到来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杂质除掉,保留主物质,并且在生物质中不能再出现其他杂质。除杂方法很多,现就初中具有的知识举例说明。1.过鸿法分离液体和不溶性固体物质,用过滤法。如:怎样除掉混…  相似文献   

6.
一、除杂方法与典型例题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去,从而得到一种较为纯净的物质,这在化学中叫做物质的提纯或除杂。(一)物理除杂质的方法常采用的物理除杂法有:(1)溶解过滤法。常用于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固体的分离。如粗盐的提纯。(2)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常用于分离几种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和不大的固态可溶性的混合物。如分离江化钠和硝酸钾。(二)化学除杂质的方法化学除杂法在物质除杂中最常用。化学除杂通常要遵循大率原山:“不引、不变、好分。”不引——不能在分离除杂过程中引入…  相似文献   

7.
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离.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物质的提纯或除杂.分离除杂题是高考的常见题型,它灵活多变,能综合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类题常见的解法有:  相似文献   

8.
物质的提纯(也叫除杂)是指将某物质里含有的杂质除去,即利用主要成分和杂质不同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来除去其中所含的杂质,以得到较纯净的物质的过程。一般地讲,除去杂质的方式有两种:(1)将杂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以达到分离的目的;(2)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出来的物质,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得到更多的要提纯的物质。从混合物中除去杂质的方法分为两大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一、物理方法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物理方法,有讨德法、蒸发结晶法和冷却结晶法。过滤法适用于除去混合物中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9.
曹洪昌 《中学理科》2002,(10):41-42
对有机物进行分离和提纯的试题是以有机物知识为载体 ,融有机物性质、实验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于一体的考查综合能力的好题型 .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方法 ,一般可根据有机物的溶解性、酸碱性等性质的差异 ,把其中一种转变为可溶于水的物质进入水层 ,而另一种不溶于水的物质仍留在有机层 ,然后再用分液漏斗把它们分离出来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原则是 :(1 )不增———在除去杂质的同时 ,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 )不减———不能减少被提纯的物质的量 ;(3 )简便———分离操作简便易行 ;(4 )易得———除杂试剂价格便宜 ,容易得到 ;(5 )最好———所…  相似文献   

10.
分离和提纯物质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物质的分离是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组分各自分开,从而得到较纯净的物质。物质的提纯是将物质中混有的少复杂质转化成其他物质而除去。物质的分离通常采用物理方法,若采用化学方法,最后则需把分离开的物质再转化成原组分或指定物质。物质的提纯,既可采用物理方法,也可采用化学方法,无论使用哪种方法,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不增不减:即在提纯过程中,不引新的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2.试剂专一:即选用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物质反应。3.以杂转纯:在除杂过程中,尽量使…  相似文献   

11.
物质的提纯     
考测点导航物质的提纯(即物质的除杂)是把某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除去或使杂质转化为要提纯的物质的过程。本节中考的热点是:物理法除杂的一般方法;化学法除杂的一般方法;综合多种方法除杂的能力。试题多为选择题或填空题  相似文献   

12.
一、物质除杂的原则混合物中,一般把量少的物质称为杂质.混合物的提纯,就是除去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不论所选什么方法,必须满足下列条件:①除去原杂质,不得引入新杂质;②一般所选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物质反应;③与杂质反应后若生成新物质,则新物质必须易与主要物质分离.  相似文献   

13.
除去杂质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除杂”遵循的原则是在除去杂质的过程不能引入新杂质,不能改变被提纯物质的性质、质量,要求被提纯物容易与杂质分离。“除杂”有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利用这些原则和方法简析了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去,从而得到一种较为纯净的物质,这在化学中叫做物质的提纯或除杂.  相似文献   

15.
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去,从而得到一种较为纯净的物质,这在化学中叫做物质的提纯或除杂。  相似文献   

16.
把混合物中要保留的物质称为主成分,要除去的物质称为杂质。把混合物中混有的少量杂质除去,或将杂质转化为主成分的过程称为除杂。除杂的原则是:1)要保持主要成分的性质、质量不变,尽可能减少损失;2)除杂要彻底,且不能带入新杂质,过量的除杂剂便于处理;3)反应要迅速,容易分离,操作简便。初中化学中常见的除杂方法有:一、物理方法根据主成分与杂质的物理性质(如溶解度、沸点)上的差异来分离提纯物质。物理方法又有以下几种:1.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跟液体分离的方法。如除去KCl中含有的少量MnO2,可先将混合物加到水…  相似文献   

17.
一、掌握要求了解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基本方法,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二、知识要点与典型例题混合物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以得到几种纯净的物质。物质的提纯是把不纯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的物质。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都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性质进行的,因此,可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1.过滤法用于分离或提纯固体和液体或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固体的方法。如粗盐的提纯。2.结晶法用于分离或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方法。l)蒸发溶剂法用于提纯溶解度受温度影啊变化不…  相似文献   

18.
初中化学去除杂质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立红 《青海教育》2006,(12):47-47
除去杂质的题型贯穿初中化学的始终,是初中化学常见的题型。除去杂质的方法有两大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一、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利用被提纯物质和杂质之间的物理性质差异除去杂质的方法,初中化学中有过滤和结晶两种。1.过滤。这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姚磊 《初中生必读》2007,(12):31-33
在生产实际中,为了提纯产品,常常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步骤除去产品(或原料)中的杂质.为了除尽混合物中所含的杂质,一般原则是:①添加除杂试剂后,其生成物与所需提纯物易分离;②除杂后不能增加新杂质,不能使所需提纯物质减少(但可以增加).要达到上述除杂  相似文献   

20.
物质的提纯问题就是除杂问题,指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以提高纯度的实验操作过程,要与物质的分离区分开,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开来的实验操作过程.因此,可把分离看作是提纯方法的延伸.提纯和分离是根据物质之间性质的差异来处理,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纸上层析、结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