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工大附中陈峰作文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可以说,没有联想与想象便没有文章。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这两种能力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关于联想能力,我将它分为三类作训练。一、同向联想。同向即由这一事物到另一事物之间的想象飞跃是同一...  相似文献   

2.
一、学习目标:1、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含义及表达功能。2、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相似文献   

3.
林天宋 《现代语文》2007,(3):103-104
何为联想和想象?想象就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而联想是由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即由此及彼,并反映出了物问的内在联系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两的共同点是由一个形象到另一个形象的心理过程,不同点是:联想是从有到有,想象是从无到有;联想重在“联”,想象重在“象”,是“想”的结果。刘勰在《心雕龙·神思》中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可见联想和想象在学创作中的作用。同样,在阅读和鉴赏学作品时,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的参与。[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联想和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有着重要意义。从思维学的角度。联想可以划分为形象联想和抽象联想。形象联想主要包括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根据形象联想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词语和作文教学进行联想训练是方便有效的途径。从思维学的角度。想象也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就需要唤醒学生的再造想象。而创造想象的训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在语文新教材写作训练中也有“多联想、拓思路,丰富写作内容”的要求。这都说明了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并不深奥。  相似文献   

6.
吴松敏 《学语文》2010,(2):46-47
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有效途径,与语言形式相关;联想和想象。作为思维方式和心理过程,涉及思想内核。乍一看.它们之间似乎毫无关联,然而,“语言是思想的物质的外壳”,修辞手法与联想、想象存在某种表里关系。  相似文献   

7.
联想与想象     
教学目标:1.认识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2.掌握联想与想象的方法3.提高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联想与想象的区别与联系2.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与想象  相似文献   

8.
“画面”教学就是以语言为媒体,在了解语义的基础上,借助想象和联想,把凝固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由于想象和联想,文学作品就具有了形象性,它在读者头脑中的印象是具体的。不过,由于每个人的理解程度、阅历及想象力等不同,想象和联想也因人而异。人们常说的“一百个读者就会有一百个林妹妹”就是这个道理。基于这一特点,我们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就应该讲求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和联想再现其艺术形象,养成善于想象和联想的习惯。例如杜  相似文献   

9.
历岗 《小学语文》2007,(4):49-49
问:课文《月光曲》(义务教育六年制第10册第10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我们这里的老师对于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是想象,有的认为是联想,还有的认为是比喻。请问:联想、想象和比喻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0.
利用想象与联想进行作文教学丁世良牡丹江市向阳小学想象与联想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写作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写作过程中,从取材立意、布局谋篇,到表达方法和语言运用,各个环节往往需要想象和联想作中介。想象与联想贯穿于文章...  相似文献   

11.
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是联想电脑做的广告。这句广告词大气,充盈,震撼人心。它用粘连的修辞格。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联想,这个世界将不堪设想!这里的联想,既指联想电脑,也指联想和想象,一词双意.十分值得玩味!是啊,如果我们的生活缺少联想和想象.将会是多么乏味!同样,如果我们的作文缺少联想和想象,也必将面目可憎!因为离开了联想和想象,所有的文字也不过是一堆文字符号而已!而有了联想和想象,  相似文献   

12.
哥德说过:“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我们可以这样讲:没有想象力的写作,就像没有翅膀的飞鸟。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就必须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双翅。语文新课标在写作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要“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新课标十分重视想象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要求:“运用联想或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我选择了上这节想象作文课。这是一节关于图形想象的作文课。图形是由线条组合成的,呈现的只是物体的外表形状,和图画相比,图形显得单调、抽象,而想象的空间也就更加宽广,想象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过程一、由“”的想象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智力游戏。(展示:一条波浪线)这是什么?看到这个符号,你能想到什么?(…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蕴涵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素材,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利用。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联想侧重于信息之间的联系,是想象的初级形态。教学中,我们首先要重视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要启发学生积极地、有意识地去思索和捕捉与课文有关联的事物现象、诗词歌赋和妙言佳句,引导学生就文章的某一方面或知识点进行联想。  相似文献   

15.
王海霞 《辅导员》2014,(22):71-71
想象画教学是以培养想象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绘画教学方式。想象画教学经常采用无命题自由想象和有命题想像两种形式。无命题自南想象是指以想象训练为目的,不一定表现特定主题的想象画教学。首先,这种教学方法通常以实物启发联想。以实物启发联想要求学生观察具体实物,把产生的联想表现出来,它与记忆画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高考作文要从平淡无奇的“丑小鸭”升华为令人称羡的“金凤凰”,必须有博击风云、强健有力的两翼,那就是联想和想象。黑格尔曾说过: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联想和想象。实践证明,谁善于联想和想象,成功就属于谁。  相似文献   

17.
想象、联想都具有构形作用。在艺术语言的产生过程中,想象、联想都是对语言进行编码加工的过程,语言是以表象的形式表征的。联想的方式不同,语言的编码和加工也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在艺术语言的产生过程中,联想的作用就在于在事物(“象”)之间通过特定语境的作用,“象”的意义内涵发生了某种置换与变异,换言之,联想使艺术语言的意指系统,由于表达层面的连接,导致了内容层面的改变。想象对语言的编码过程,就是使情感符号化,主体对语词的提取加工,是把概念还原为语象。主体通过分解、改造、重组、变形、典型提取等方式创造新语象,这个新语象的所指与旧语象的所指完全不同。艺术语言的产生,又是主体创造想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聂金莲 《成才之路》2011,(24):27-27
诗歌一般通过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这些意象的深层内涵只有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获得。在新课改的今天,初中人教版语文更重视诗歌的教学。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在这些方面进行联想想象:联想想象传神的词语;对作品语句的联想与想象,包括再现事物生动的形象、浮现事物丰富的色彩、想象声音、想象过程、想象心情、想象感受等;对作品段落的联想想象;对整篇文章的联想想象。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在“分段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反复强调,在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不拘形式地写下想象”,要“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要写“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20.
文学是语言艺术,作为对“想象的世界”的表现,文学语言和普通的实用语言的不同,在于其情感性、多义性,在于其联想的丰富和多彩。文学作品的形象是通过间接的方式,通过想象的过程呈现给读者的。文学文本中语言符号与意义的分离与偏转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和空白,为欣赏者留下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欣赏者需要依靠想象的能力对空白进行独特的、创造性的填充和确定。因此,把握文本的思想深义,感悟艺术形式的表现技巧,最重要的首先是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然后经过想象、联想的作用,唤起具体可感的个人艺术世界,即创造性的艺术形象世界。艺术形象沟通了作品的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