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侯治富 《成才之路》2010,(11):13-13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基础教育”,我想是对高效课堂很精确的表述。课堂能否回归学生主体。应该成为评价教学成败的关键。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进行了大胆探索,努力打造政治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孙维刚说:“课堂是让优秀的学生变得更加优秀,让后进的学生变得优秀的场所”。优秀生变得更加优秀,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但要让后进生变得优秀却是很多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然而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都存在这种后进生。很多教师总为这些后进生感到苦恼,把后进生看成冥顽不化的顽石,甚至产生“弃”之而后快的想法。而我却把他们当做宝贝,可以点化成“金子”的宝贝。我潜心摸索,努力尝试,终于找到了“点化”他们的方法!课堂教学以后进生为出发点,“反弹”教育教学的“琵琶”,可唱出新曲!本学年我又接了八年级两个最差的班级,我坚持让“后进生”成为课堂的主宰,以此为出发点整合课堂,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道德教育,而树立道德榜样、用孩子来影响孩子是有效的方法。笔者所在学校每天夕会的10分钟交由班主任集中处理班务,为避免单纯的道德说教,我利用这10分钟开展了“班级微故事”的实践,即把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榜样行为,编成诗意的美德故事,让学生在倾听中受教育。“班级微故事”前期为“夕会故事”,类似微型小说;后期又简化浓缩为“一句话美德故事”,相当于当下流行的微博。“班级微故事”力求将视角切换到班级群体中的每个个体,努力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哪怕只是偶然,也借机放大,以固化成定势,让优秀成为习惯。  相似文献   

4.
拔苗助长     
从前在宋国有一个农夫,他在田里种了一大片秧苗,他觉得这些小苗长得太慢了。“怎么才能让它们长得快点呢?”这个人说道。他决心要帮助它们。一天夜里他突发奇想。第二天一早,他就向田里跑去。他把每棵秧苗都往上拔了一小截,这样小苗看上去就比原来高了。日落时分,农夫回家了。他非常疲惫但却自豪地对家人说:“今天我忙了一天!我帮那些小苗长高了一截。”农夫的儿子向田里跑去想看个究竟,他发现所有的秧苗都死了。现在我们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忽视事物的发展规律而追求成功的人,他们急于求成,反而坏事。InthestateofSongtherewasafarmer,he…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男教师,由于是“科班”出身和性别原因,一直为学校把守“出口关”——十余年来大多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而在上学期,因学校人事变动,我“被迫”与一群六七岁的懵懂孩童“遭遇”。没想到,对一年级教学和管理同样“懵懵懂懂”的我,带着六七十个孩子一路跌跌撞撞走来,竟让我这个中年男人已开始蒙尘的情感世界多了些许稚气,让我对教育和班级管理的真谛也多了几分认识.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有一种天性那就是爱玩好动,他们总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来进行体育活动。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因此,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互动”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胡娜娜 《小学生》2013,(9):97-97
时光荏苒,转瞬间,我已执教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作为一名小  相似文献   

8.
一前些年,我们这一带地方水杉树还比较稀少。学校附近有个水杉苗销售站。三月,销售结束,留下一些枝断干折的小苗,无人问津。我领着初一年级的一群孩子,把这些小苗捡回来,栽在教室前的一片空地上。几阵春雨过后,小苗都绽出了嫩芽。我欣喜地对孩子们说:“水杉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是春雨给了他们生命!”“你们把水杉苗栽了起来,你们更应该把自己的生命力焕发出来!有党的雨露  相似文献   

9.
学校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体,班主任工作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平台。通过以下方式,可以为班级德育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让学生喜欢自己;让学生充满自信;让班干部真正参与班级管理,使班级“分权”、“分层”合作;让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引导和鼓励学生;让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成为学生的奋斗目标;让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的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我认为,由班主任“优化组合”挑选学科老师是个伪命题。 第一,这是越俎代庖,让班主任干了不该干的事。班主任可以在协调本班科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如果让班主任“优化组合”挑选学科老师,显然是越俎代庖了,超出了他们的职责范围。自从班级制教学出现之后,课程分派一直都是由学校教导处安排的。如果让班主任来“优化组合”学科老师,实际上把学校教导处架空了。  相似文献   

11.
何萍 《班主任》2012,(4):47-47
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建立班级文化墙,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尽快融入集体中。 首先,我让黑板报会说话,在黑板报上写下“欢迎新同学”“新学校、新班级是你的家”等温馨的话语,让孩子们一进教室就感受到班级浓浓的爱。  相似文献   

12.
在班级管理中,我总在探寻新的管理方法,想真正地落实把“管好学生”引导为“发展学生”。班级管理目标不是只要求把学生“管住”,也不仅是把学生“管好”,而是要“发展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3.
马万友 《班主任》2010,(11):62-62
来世纪学校之前,我已当了12年的初三班主任,天天厮杀在忙忙碌碌的班级管理“战场”上,拼搏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紧张忙乱的生活,让我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麻木”成为我班级管理的代名词,“不出事”成为我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我身心疲惫,灵感尽失!而与《班主任》的相识,却重新激活了我班级管理的热情,它像一盏智慧的明灯,始终指引着我班级管理前进的方向,成为我班级管理的“百宝箱”。我不再麻木,灵感重新归来。  相似文献   

14.
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感到责任的重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我三令五申、不厌其烦地强调,但总有学生置若罔闻、熟视无睹或明知故犯;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我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地教育,但往往收效甚微,令人为之困惑、疲惫和劳累。我清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可就是怕他们自控能力差,会影响到班级荣誉,因此,我始终不敢放手。四年前,我有幸接触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并尝试把它移植于班级管理中,没想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负责初三一个“重点班”(成绩和纪律都让人特别头疼的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对于这个班级的学生来说,上英语课不亚于听天书,用学生自己的话说:“望着书上那些单词,它们认得我,我不认得它们。”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却道出了学生的真实感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漫画     
并非私立小学的安徽灵璧县西关小学,把班级分成“贫富班”,家长交上三千元钱,就可以直接把孩子送到小班上课,教学软硬件资源都远远优于其他班级。这让社会发出了“学校怎能学银行搞VIP”的质疑。  相似文献   

17.
“新基础教育”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8月,广州市先烈东小学非常幸运地成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理论与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的试验学校。“新基础教育”理论提出的“三观十性”,以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  相似文献   

18.
星期二早晨,仇老师一进班级就宣布了一个让我们兴奋的消息:“同学们,星期四学校要举行鸡蛋‘撞’地球比赛.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做一个鸡蛋保护器,明天带到学校.参加班级选拔赛。”中午,我一弹完钢琴就去找爸爸.想让他陪我一起做个鸡蛋保护器  相似文献   

19.
如何当好班主任,从工作实践中,我得出了如下结论,即要处理好十种关系。处理好与学校的关系班主任置于学校的领导之下,应该具有全局观念,想为学校之想,急为学校之急,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争创“文明班级”、“先进班级”、“智育班级”等。处理好与科任教师的关系班主任可定期召开科任教师会,交流学生情况,群策群力,共同拟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要经常征求科任教师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单独向科任教师了解班级学生上课、作业情况,让科任教师感到班主任对工作的热忱,激发科任教师配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科任教师形成协助治班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张宁  冯敏 《班主任》2008,(4):21-22
弹指一挥间,我从一名初登讲台的稚嫩小丫头成长为学校骨干班主任。在成长过程中,“教室吧”让我尝到了班级管理的甜头。所谓“教室吧”,包括“帖帖吧”“演演吧”和“玩玩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