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西部地区群体性事件多发于土地征用、城镇改造、移民安置、劳资关系、环境污染、国企改制、资源开发等领域。贫富差距、分配不公、钱权交易、治安恶化和官员腐败则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西部地区以维权为目的的群体性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在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其合理性。但是,群体性事件表现出来的巨大规模、暴力倾向、“无直接利益冲突”苗头,以及政治诉求的强化,对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针对西部地区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情况,地方各级政府要定位准确,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善于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疏通民意表达的渠道,大力进行社会建设,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建立起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应急和善后机制:  相似文献   

2.
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和对执政党执能力的怀疑。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社会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充分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各方面原因,正确看待群体性事件,从而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维护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而稳定历来都是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社会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没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当前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社会矛盾堆积、城市发展欠缺、政府管理不到位及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等。群体性事件还引发了一些社会政治问题。要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一要畅通社会沟通渠道;二要完善法律体系,促进社会公平;三要强化政府责任;四要提高民众的利益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不断呈现,由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摩擦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化解矛盾的重要方法,理应在群体性事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文章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其在群体性事件处理中的作用作一些有益的探析。  相似文献   

5.
云南是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省份,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笔者对该地区的调研表明,利益矛盾加剧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利益表达渠道不畅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另外民族宗教问题也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进入快速的社会转型期,社会发生深刻的变革,造成了利益格局调整,不同利益群体形成不同的利益诉求、价值观念并由此发生冲突和对立。在社会交换过程中,由于所拥有的资源不均等,社会弱势群体在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机遇上处于相对剥夺状态,是社会转型中的利益受损者。维权、对社会不公的表达、泄愤情绪的展露等直接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和谐与稳定产生深刻的影响,需要社会各方面科学积极的应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群体性事件出现及发生频率的增加反映出我国已出现了多元化的利益群体.这些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出于某些原因,采取公开集体抗争的形式来维护和实现自身的利益,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各类群体性事件的现象,揭示其本质,分析其成因,尝试提出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框架下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程度的不断深入,由改革所带来的结构性断裂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新的利益格局形成过程中所呈现的显性利益与隐性利益的非均衡发展使得人们的相对剥夺感不断增强。由环境问题所引发的集体维权事件正逐渐成为我国群体性事件中的重要部分,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影响。文章以什邡事件和启东事件为例进行研究,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了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分化,利益主体多元化,不同的阶层和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利益,由利益冲突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社会转型期的群体性事件,并采取理性的方式处置社会转型期的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0.
从政治学视角看,我国发生的各种群体性事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其性质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性的。中国的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引发的利益矛盾加深,而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导致政治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社会政治生活面临一些弊端,一方面削弱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另一方面又降低了政治体系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效能。应对群体性事件,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政治体系。  相似文献   

11.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成因与治理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群体性事件日趋严重,已成为现阶段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农村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冲突的集中体现,利益博弈失衡、社会保障缺乏、诉求渠道不畅、预警机制不全等社会因素的存在是其发生的社会根源。治理农村群体性事件应该采取优化分配格局,成立农会组织,完善社会保障、加强法治建设、健全防范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洁 《培训与研究》2010,27(4):73-75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频发,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利益是人们采取行动的根本原因。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其本质是利益关系不协调的极端表现。利益分配不公、表达不畅和政府部门不作为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政府应强化为民服务意识,通过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表达机制和补偿机制来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一起单纯的民事案件最终发展演变为一起打、砸、抢、烧群体性社会骚乱事件。"6.28"社会骚乱事件的发生再次提醒和警示我们:社会骚乱事件已经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缓解和化解社会矛盾是避免引发社会骚乱事件的根本,建立和完善利益表达渠道是疏通消解社会积怨的关键,提高治理能力是应对和处置社会骚乱事件的当务之急,群体性社会骚乱事件中网络的社会影响绝对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频发,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利益是人们采取行动的根本原因。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其本质是利益关系不协调的极端表现。利益分配不公、表达不畅和政府部门不作为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政府应强化为民服务意识,通过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表达机制和补偿机制来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亦随之发生变化,各种社会矛盾也悄然渗入高校,近年来,高校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目前学界已对此给予一定的关注和研究.作为高校学生管理者,我们应当细致分析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起因,充分思考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积极预防并及时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以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和道德水平,促进高校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有效预防和治理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一系列群体性事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即社会公众面对群体性事件时表现出的“习惯性质疑”、基层政府习惯于“形式化处理”方式、行动者诉求的“利益性”、群体性事件发生空间的基层化及影响因素的综合性等五大特点。只有在准确把握这些特征的基础上,基层政府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道变革”,消除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源,促进基层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各种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现高发态势,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具有利益主导、行为过激、事态蔓延、处置复杂等特征,我们应当从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严格依法处置消解、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事件是一定利益主体以违法方式向政府部门表达利益诉求以及不满情绪,并产生严重社会影响的公共事件。我国群体性事件所以频发,其根源在于社会转型期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而相关政府部门侧身利益之中、忽视某方利益并至其严重受损是直接诱因。群体性事件虽然影响严重,构成社会安全的重大威胁,但在本质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在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统筹兼顾社会各方利益解决之。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矛盾多发时期,群体性事件频发。群体性事件具有群体性、利益性、情绪性、公开对抗性、复杂性等特点。作为维护社会正义与社会防卫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介入群体性事件尤为必要。刑法谦抑性理念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司法机关介入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把握好性质限度和职权行使限度,检察机关介入群体性事件应注意批捕、起诉、查处职务犯罪的限度,法院介入群体性事件应区分定罪、刑事责任和量刑的限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根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用“变迁-结构-话语”这一理论框架进行分析,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主要是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动员与社会颓丧、贪污腐败等变迁因素;基层民主、社会组织发展、制度化能力等结构因素;社会心理基础等话语因素这三类因素共同作用与影响的结果.妥善解决群体性事件应以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思路,以解决利益矛盾、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促进社会中层组织发展、推动群体性事件制度化进程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