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中职德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此教师必须加深对教育改革紧迫性、必要性的认识,全面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教学方法的变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一、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三方面必要性中职德育课程实施教学活动化模式符合中职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也切合中职德育课程特点。首先,从中职生认知规律来看,其思维水平不高,还不能熟练掌握逻辑思维的形式和方法。因而在中职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适应中职生活,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中职院校也在逐渐扩张其办学规模,学校的生源数量不断提升,但是其生源质量仍旧不高。新时期,中职院校在开展德育课程教学工作中,要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较高的思想认知,在中职教育中开展德育教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弘扬,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职业素养为导向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旨在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操守以及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综合性高素养的技能人才。文章主要研究了以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首先对职业素养的含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以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现状,最后具体分析了以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中职以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产生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德育目标"、"人际关系"、"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维度对西方德育实效思想进行梳理,为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提供借鉴。中职德育课不仅要帮助中职生形成适应公共生活的行为习惯,更要激发中职生道德发展的内在需求,培养中职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我负责的道德主体意识"。教师应尝试变革现有德育课程模式,为师生的平等交流创造条件;教师应接受学生的缺点,不仅要管教他们,更要信任和关心他们;对中职生的偏差行为不能放任自流,而要与班主任联合,针对该学生的特点采取德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职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影响了职校生职业的持续发展。德育课程是人文素养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之一。把握中职生人文素养的主要内涵,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选取适合中职学生认知、品味、践行的课程内容,开发中职德育校本课程,能有效提升中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走向社会的岗位适应力与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职德育课程在强化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和成效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面对现实的挑战,在德育课程"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中职德育教师充分挖掘德育课程优势,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加强中职生的价值观教育,传递正确价值取向,助力中职生人生成长。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课是中职校开展德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但在中职校课堂教学中,不少学生不喜欢思想政治课,一方面是因为多数中职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比较低.对理论课学习缺乏兴趣,更主要的是一些政治教师课堂教学照本宣科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使得有些中职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内容与现实差距太远,感到抽象、晦涩、空洞,甚至厌学反感。如何激发和引导中职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根据中职学生的教育要求和认知特点,注重课堂举例,把中职生感兴趣的实例材料有机地联系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是一个有效途径。下面以中职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谈谈课堂举例内容应把握的真实性、贴近性、典型性和教育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 一、影响中职德育课程有效教学的因素 1.教育观念滞后.中职德育的教学中,无论是"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还是"哲学与人生"等德育课程,都是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作为总体目标.教师如果无视学生的实际,不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提高教学实效将是镜中花和水中月.  相似文献   

8.
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活动教学"模式是以"活动单"为载体,以教师的指导为辅助,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师生互动,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包含三个教学环节:活动设计准备阶段、活动教学阶段、活动成果反馈阶段。作为一种新型的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更符合计算机学科"理论和操作并重"的特点,学生学习更主动和热情,实践证明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论文通过结合湛江卫生学校进行德育改革的现状问题思考,分析中职学校学生现状、德育课教学现状、德育课教学体现的效果调查,说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等对策对德育课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陈海敏 《广西教育》2014,(30):109-110
阐述中职学校中国经济地理课程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提出开展生活化教学,将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后延伸生活化,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地理知识为生活服务,从而激发中职生学习兴趣,提高中国经济地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中职德育课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更好地完成德育任务,而且在"做中学",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从而实现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中职德育课程不同于普教政治课,德育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在学校,挫折教育教学活动如果脱离了其他学科是很难进行的。中职生面临的问题不少,中考失利、社会偏见等都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的信心,迈不过坎成了他们在中专日渐消沉的重要因素。因此,将挫折教育同中职德育教育联系在一起,成了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3.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既要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又要考虑现今中职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全面开花"的教学模式,逐步以"各有所长、各尽所能"为培养原则和最终目标,建立"掌握基础,实践为主,重点突破"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目标、计划、课程、模式等诸方面实施变革。  相似文献   

14.
从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的重要性、实用性角度出发,结合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课程特点、就业前景进行分析,提出课程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对中职生的需求。1课程现状中职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贴近实际,主要包含硬件组装、设置、故障诊断处理、软件安装维护等。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较好地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5.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和职业意识等方面。正确认识中职德育课教学与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关系,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更是德育课程强化的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不能只是作为一门课程来讲,而是要通过通过课堂把德育的内容、思想和要求,真正融入学生头脑之中,并转化为现实的行为。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应当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改革传统评价方式、恪守教师职业规范等策略,促使中职生增强职业素养意识。  相似文献   

16.
德育教学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活动德育对中职德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中职德育课活动实施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并介绍活动德育实施的相关程序和在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方艳丹 《广西教育》2010,(27):22-23
本文提出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德育课程中合理设计并实施"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课外活动、课程考核等环节中应用以"学生参与活动——亲身体验——感悟内化——外化践行"为特点的体验式教学,以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行为养成相统一的德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课程的建设及实施是四川师范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上的积极探索。课程教学内容选取所遵循的原则是:以品德心理学和德育原理为基础,以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重点,以掌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为目的。在适应学情的基础上形成"讲解分析—案例展示—讨论探究—情境剧演示"的教学模式,并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育是综合培养中职生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中职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总结出了中职美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措施,希望借此能够对中职美术课程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科学化,是确保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取得实效的题中应有之义。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科学化主要包括德育课程教学目标科学化、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科学化、德育课程教学方式科学化、德育课程教学考评科学化。我们必须通过德育课程教学科学化的设计与实施,进一步增强德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