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可综观现在的中学生作文.雷同作文却是屡见不鲜。写亲情不是妈妈给我送雨衣就是爸爸替我掖被角:写友情似乎没有一次矛盾冲突就不足以见证友情的可贵。真是“无可奈何翻过去,似曾相识又一篇”啊!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指导学生写出立异标新的作文来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下面几点...  相似文献   

2.
何魁 《中小学电教》2011,(5):112-113
当前.不少中学生的作文套作现象严重.作文时没有回到其生活的本质上来,口号式的文章或泛泛而谈的文章较多,没有生活真实的反映,按照传统“文如其人”的理解与评价.体现出当前中学生的一种虚浮心理状态,这亦是他们远离客观真实生活的体现。所以,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不少中学生作文除了老师的或从其他书籍上获得的。就是没有自己的.文章中看不到学生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3.
这是几年前的作文竞赛的话题了。几年前,上海市进行了两次有较大影响的作文大赛,一次是由《萌芽》杂志社主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另一次为市教育界举办的“上海市中学生作文比赛”,旨在检阅中学教学成绩和对作文教学作一些探讨。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也积极参与,全国众多中学名校的学生写了不少有影响的文章。在结集出版后引起强烈反响,从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韩寒,还出版了长篇小说。在这两次中学生作文比赛中,全市有几百所中学的学生参赛,评出了一批文质兼美的作品。这些作品表现出学生较高的审美意识和…  相似文献   

4.
“夫文章之道,自古称难”,中学生更是视作文为天下第一难事。作文难写原因很多,其中,偏重写的知识或技巧的传授,忽略对学生作文激趣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究竟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5.
“夫文章之道,自古称难”,中学生更是视作文为天下第一难事。作文难写原因很多,其中,偏重写的知识或技巧的传授,忽略对学生作文激趣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究竟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遗憾的是.中学生作文普遍缺乏真情实感,动不动就回到古代,把古人“请”出来,屈原、司马迁、项羽、刘邦……几个老面孔常常在作文中严重“撞车”。不少学生写作文喜欢用手电筒“照”古人,写现实的微乎其微。写自己的凤毛麟角。如要写,则天马行空。胡编乱造。如以“坚强”为题的作文,学生们有的写父母双亡,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低的,如何加强中学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学生的作文基本训练,应该按照语文教学大纲进行。要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的训练,使得学生的作文水平,逐步达到或接近于大纲的要求——初中阶段能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高中阶段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重视命题作文。正象大纲所规定的,“命题作文是作文训练的方式之一”。然而,有一种否定命题作文的说法,认为文学创作大多不是命题  相似文献   

8.
“危险”性题材作文,可简称“危险”性作文,主要是指中学生写的一些“禁区”类文章,其题材往往是与一般中学生生活隔膜的,往往被认为带有“消极”因素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允许写,考场上学生也不敢写。现在,作文要有“新概念”,要写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考、高考大多写自拟题目的作文,不少中学生写此类文章时,往往致力于为文而轻视于设题。殊不知“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郑板桥语),题目是文章的“一双慧眼”,好的标题体现文章的神韵和风采,有画龙点睛引入人“文”之妙。因此,培养学生自拟文题的能力,对提高作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夺取考场作文的胜利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仇裕蕾 《现代语文》2013,(12):151-152
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占60分,真可谓重头戏。如何写出优美的文章,从而得到阅卷老师的欣赏,一直是每一位学生和教师苦苦寻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写文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真情实感。可如今又有多少学生的作文是真情的流露呢?初一刚开学那会,笔者看不到属于他们的真实文字。当要求学生们写一篇展现亲情的文章时,有18名学生写父亲带“我”去看病,写母亲为“我”送伞。当要求他们写一篇展现平凡人不平凡的品质时,又有15名学生写环卫工人。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展开了一系列探究,现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邓宗灿  高万年 《天中学刊》1998,13(4):110-111
有人说,一个人“作文”能力的养成是小学“启蒙”,中学“关征”,大学“致用”。这话讲得非常有道理。中学作文教学,是造就高素质高水平写作人才系统工程技个健条中最为粗重结实的一环。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过好“写作关”——能写一手论切、清真、言顺、辞美、合体的擦亮文章。可是,面对现在的中学生(不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的作文,尤其是各种应考作文,教师批阅时常常感慨万千:这是合格的中学生写的文章么?立五不新、层次混乱、内容空泛、语句欠通、书写潦草……中学生作文水平不高,是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中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那天进教室,我想和学生商量一件事。“孩子们,是这样——”我环顾着他们的面庞,很认真地开了头:“这次写亲情的作文,涌现出不少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我想要你们知道,假如发表,我们有多种渠道。《作文通讯》,《中学生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13.
提起中学生作文,社会上颇多批评,普遍认为“作文水平低”、“不会写东西”。老师感到难教,教了这么多年,还解决不了“作文难”的老大难问题;学生感到难写,有许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针对上述现象,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爱上作文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要写好一篇文章,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妨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审题、立意、选材和表达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读一些同学的作文,总感觉文到意未到,朦朦胧胧,读者一片茫然。究其原因,自然有多种因素,但其中重要一点是不会点题。我们常说某篇文章写得“不到位”,这“位”,往往就是题眼所在。写作者是不能不在这方面花些功夫的。我省特级教师莫家泉深谙中学生作文之短长,而其人又具有丰富的写作经验,他的“点题技巧谈”系列文章,可为中学生指点迷津。系列文章计8篇,因受篇幅限制,略去《篇首点题,开宗明义》等三篇。  相似文献   

15.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初中学生作文水平到底处于一个什么现状呢 ?笔者就这一问题,在本县城乡学校近三千名初中学生中作了抽样问卷调查。本文拟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对当前初中学生作文的现状及其对策作一探讨。   一、当前初中学生作文的现状   1.能坚持写日记,但缺乏具体指导。能坚持写日记并写好日记是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被调查的 9所学校中,“每天都能坚持写日记”的学生占了全部被调查学生的 52. 5%,“老师要求就写”占了 23. 5%,“有时写有时不写”的学生占了 19. 5%…  相似文献   

16.
家庭生活是中学生作文的重要题材,其中,以“亲情”为主题的作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何写好这类文章呢?首先,要清楚“亲情”题材的作文中存在哪些问题,对症下药,方能加以解决。同学们写“亲情”主题的作文时,无论是写母爱的细腻,还是写父爱的厚重,多数文章都显得比较平淡,细腻不足,不够厚重。不少作文里只写了共性,缺少对“个性”的爱的刻画。  相似文献   

17.
一篇佳作不仅是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更主要的是字里行间还应跳动着作者的真情。目前中学生作文大多内容贫乏,语言枯燥,其中有章法技巧方面的原因,但关键还是缺少感情投入,所写往往是老师强行规定或自己硬凑虚构,因而呆板乏味。古人云:“情者文之经”,“为情而造文”。那么,如何引发和培养中学生作文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作文达到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效果呢?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一些肤浅的探讨。一、关注生活,缘事生情说简单点,学生作文就是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心声。因此教师要善于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指导学生投身于生活,不仅要观察生…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师大多从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简评学生的作文。而学生大多不喜欢这种“格式化”的简评,他们更关注作文的分数或等级。笔者在批改中巧妙地引用耳熟能详、言简意赅的诗句简评学生作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请以“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有位学生以《刘备出书》为题写作。他没有谈读书的  相似文献   

19.
没有话说是中学生写作文普遍碰到的困难 ,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一问题。造成无话说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懂得写作就是表达“自己的意思” ,而误以为是“写生活———特别是写自己所没有的不平凡的生活。解决的办法是引导他们写自己成长中的感受 ;这不仅有说不完的话 ,也是他们很愿意表达的意思 ,这样写还能收到弘扬作文教学的人文精神 ,促进学生人格成长 ,尽快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咱的地盘咱做主!”欢迎大家来到互动隧道领地——“作文QQ站”!今天,咱这儿来了位老朋友——《中学生》特约记者白俊毅同学,欢迎他的到来!这次,我们邀他一同讨论同学们在作文中的“模仿”问题。说实话,不少同学吃了模仿的亏,作文没得写,咱就模仿大手笔的文章吧,谁知被老师看出,认定是抄袭,一顿批不说,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