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妍 《考试周刊》2014,(34):196-196
<正>儿童的智能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许多科学家都证实,手和脑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小肌肉动作是极其重要的。小肌肉动作也叫精细动作,是由小肌肉群组成的随意动作,主要的小肌肉动作就是手的活动,它包括手眼协调、指尖动作、手指屈伸等局部运动,而这些活动正是发展幼儿精细动作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了解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充分地把握幼儿生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小肌肉动作是极其重要的.艺术拼贴是其中之一,可以激发幼儿的美感,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进行多种材料的艺术拼贴,还能促进手指的运动机能.  相似文献   

3.
林延芬 《福建教育》2014,(10):41-42
精细动作,这里指手指的随意动作,它主要包括手眼协调、手指屈伸和指尖动作等局部活动。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动作的灵活协调能力与大脑发育有关,尤其是手指上的精细动作,它是大脑活动反应敏捷程度的标志。反过来,培养或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实质上就是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揭示了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意义。有关资料说明:婴幼儿期正是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佳阶段,而手腕和手指等小肌肉群的运动能直接刺激大脑皮层,促进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完善,大脑的完善发展又促进手的运动更加灵活,并为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打下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手工区域的作用区角活动是幼儿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手工区是区角活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有:1.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幼儿经常动手参与活动,可有效促进手部精细动作的熟练度,并对手部协调能力有很大帮助。如常见的动手游戏《穿孔》,幼儿用线从纸板上的孔洞穿过去,可以穿出自己喜爱的图案。这个游戏锻炼了幼儿手部精细动作  相似文献   

6.
邓湘宇 《考试周刊》2011,(18):237-237
精细动作即小肌肉动作,是指幼儿手的活动,主要包括眼手协调、手指屈伸和指尖动作等局部活动,精细动作对幼儿的发展意义重大。视力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发展有其相同的规律,[1]视力残疾幼儿"以手代目"认识外界事物,因此精细动作对他们生活、学习的影响更为巨大。  相似文献   

7.
小肌肉动作 ,也称精细动作 ,一系列小肌肉动作就构成了协调的小肌肉运动技能。幼儿的动作发展经历了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的发展过程。经过小班的系统培养 ,到了中班 ,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处在发展的重要时期 ,而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游戏都有赖于小肌肉动作 ,以其作为基础和外在表现形式。因此 ,应加强中班幼儿小肌肉动作的训练。对幼儿来说 ,他们的小肌肉动作就是手的活动 ,包括手眼协调、指尖动作和手指伸展等局部运动。因此 ,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 ,实际上就是发展他们手的动作 ,使手的动作的力度、速度、精度、灵活…  相似文献   

8.
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存在着相互调节的关系。手的活动可以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手指活动越多、越精细,就越能刺激大脑皮层上相应运动区的生理活动,从而使思维活跃,智能发展。而大脑在不断接受新的刺激后又促使手的动作更加协调和灵巧。在幼儿期,为了让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应当注重培养幼儿手的操作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提出过要“解放儿童的双手”。为了更好地发展幼儿手的精细动作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9.
宋丽芳 《成才之路》2014,(28):93-93
手指游戏是一种边唱儿歌,双手边协调变化的游戏,许多人在童年时代都玩过手指游戏。动手动脑是幼儿成长的基础,手指游戏可以让幼儿会动手、爱动手、勤动手。手指游戏也是家庭亲子交流最好的游戏之一。手指游戏之所以如此广泛地在幼儿中流传不衰,其中作用与魅力不可小觑。幼儿玩手指游戏时,口唱儿歌、手做动作、眼睛看着,全身协调贯注一件事,注意力、记忆力、感觉统合能力、节奏感和韵律感全方位得到训练。  相似文献   

10.
邵晓梅 《考试周刊》2023,(30):161-16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培养动手能力的一项重要课程内容,折纸活动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该活动,幼儿的动手、几何思维以及想象力等多方面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折纸活动能提高幼儿手指活动的灵巧性和准确性,促进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细心和耐心,有利于帮助幼儿构建几何概念,发展空间想象力。文章旨在探讨幼儿园折纸活动的指导策略,以促进幼儿园折纸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指个体主要凭借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多方面心胖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颖秋 《考试周刊》2014,(29):192-192
幼儿期对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小肌肉动作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幼儿只有手部肌肉活动越多、越丰富、越精细,才越能开发大脑潜能,促进智力发展。因此,可以在区域游戏中利用充满趣味的游戏内容、恰当的游戏指导策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3.
幼儿喜爱游戏,不仅是幼儿身心特点的反映,更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需要是一种动力,它能促进其日趋成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对游戏的需要,如同人类生存对劳动的需要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游戏能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生命在于运动,幼儿的生命活力在于生长,而运动能力将保证幼儿在生长中对运动量的需求。幼儿的运动能力表现为对肌肉的控制力、身体的平衡力、动作的协调性等,这种能力的发展正是在游戏活动中得以实现的。游戏能满足幼儿生长时对运动的需要,并促进其运动能力的发展。如攀登、追逐、跳绳、滑滑梯、走平衡木等促进了幼儿大肌肉群的发育,使动作趋于协调;而折纸、捏泥、插塑、穿珠等则能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协调能力,使动作趋于精细。其它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只有让孩子在活动中动手、动脑,才能使孩子的智慧与能力得到发展。剪纸活动是典型的手脑并用、手眼协调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之一。3岁幼儿身体和手的动作发展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手指的灵活性,双手的配合能力也不断提高。幼儿已经能手握剪刀剪些简单线条。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与肌肉的成熟发展,幼儿已能手眼协调地进行创造性的剪纸活动。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开展剪纸活动?我的体会是:1.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为了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15.
文雪萍 《学周刊C版》2020,(14):177-178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做出过这样的论断:“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手是由小肌肉群、骨骼等组织组成,手指的动作、手眼协调等构成了小肌肉群的运动,能够促进幼儿大脑思维的发展。幼儿教师采取手指游戏的教学模式,能使幼儿在学习过程当中实现手脑并用,从而让其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均得到发展,并且可以使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得到有效地锻炼,还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薛华 《双语学习》2007,(9M):101-101
教育学家苏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培养幼儿手的精细动作能力,是加强幼儿脑功能锻炼,发展幼儿智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幼儿小肌肉动作也称为精细动作,主要指手部的活动,包括手眼协调、指尖动作,手指屈伸等局部动作。幼儿的小肌肉处在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学中应该注意内容贴近生活,激发活动兴趣;应用多种材料提高活动效果;科学安排时间,加大练习密度;遵循基本原则,保证活动质量,才能提高幼儿小肌肉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正古人创造了"心灵手巧"这个成语,就是把动手和思维联系在了一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与手指的灵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手指活动越多,动作越精细,对大脑的刺激就越丰富。而相应的大脑的兴奋程度越高,又能更有效地调节手指的活动,提高手指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因此,幼儿的手和手指的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已经成为衡量其智力水平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9.
小肌肉动作,也叫精细动作。是由小肌肉群所组成的随意动作,一系列小肌肉动作就构成协调的小肌肉运动技能。2~3岁的孩子主要的小肌肉动作就是手的活动,包括眼手协调、指尖动作、手指曲伸等局部运动,如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穿鞋、穿脱衣服、吃饭、玩插片、画画等,常常使用一些小肌肉群。  相似文献   

20.
周维婷 《家教世界》2013,(10):10-12
手是认识事物特征的重要器官,是人类进化的标志,因而手部的动作在婴儿心智教育中非常重要。手部精细动作的健全发展,可以使幼儿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及彼此间的联系,促进其知觉完整性与具体思维的发展,并且为幼儿以后吃饭、握笔写字、使用工具等行为打下基础。有研究表明,在新生儿期戴过手套的小儿其精细动作的发育落后于不戴手套的小儿,同时其发育上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脑发育迅速的幼儿期作精细动作的训练无疑是促进小儿脑发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除此之外,精细动作的训练还可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自信心和探索能力,为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托班幼儿个案追踪,我们观察了解到,2-3岁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尚处于初步意识和建立的起始阶段,因此,关注幼儿生活、积极引导生活,努力创设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生活条件,促进幼儿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是2-3岁幼儿教养的重点。我们遵循"在生活中寻找切入点""让小手为生活服务"的原则,尝试在精细动作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为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