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第三章是《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我曾参加编写这部分教材,也有些教学体会。现简单地分析一下本章教材内容,提一点教法上的建议,供老师们教学时参考。三年级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初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接触了小括号,并懂得式题中有小括号的,小括号里面的要先算。第六册教材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对运算顺序作系统概括,把式题的步数扩展到四步,并新授带有中括号的式题计算。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运算顺序。例1中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号同时出现,学生初次接触它。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观察题中有哪些运算符号,启发学生明确运算的顺序。这里虽然不出现“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的名词,但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内容包括混合运算、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及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新教材与通用教材相比,加强了文字题的教学,突出了解题思路的分析,增加了数据整理的知识。 本单元的混合运算,是在前面已学过的三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与原来的三步式题相比,不同的是小括号里面含有两级运算;重在说明小括号里面含有两级运算,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而三步计算的文字题,着重让学生掌握列综合算式的思考方法,以便巩固运算顺序,熟悉数学语言,提高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简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在学过带有小括号的三、四步四则混合式题和用综合算式解答两、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中括号的用法,熟练地掌握带有中、小括号的五步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建议 1.关于处理教材的建议。“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单元,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个部分。其中,“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数字已到6位,并且带有中括号和小括号,教材在叙述这部分内容时,共安排有3道例题。教学时,可按教材顺序进行。“应用题”包括相向而行的问题与一般的三步计算复合应用题。教材安排了4道例题。教学时,教师可先教例4,后教例1和例2。因为例4的解题原理与例1、例2的解题原理一样,题中的“工效和”较“速度和”  相似文献   

5.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该课由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引入,要求学生利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出小括号,使学生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再通过计算练习明确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师:观察图1,你能简要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师:请大家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查看学情,指名板演。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简析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已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式题.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应用题训练,本单元安排了用综合算式解答“相遇问题”和“一般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二、教学建议1.四则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例1、例2时,先让学生说说计算步骤,提醒学生观察算式的特征,注意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如,例1计算到第三步355+780+45时,注意启发学生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相似文献   

7.
第六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在第四册《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也是在运算步数上从三步发展到五步;在括号的使用上从小括号发展到中括号。我本着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原则,把每道例题编拟成延伸题组,只作适当启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由他们自己来理解教材、把握教材。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浙教版《数学》三步式题和应用问题。【教学目标】1.掌握三步式题(第二级运算中含乘除混合及两个小括号)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能对三步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简单分析,进而解决应用题。3.培养学生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数量关系进行综合列式,解决三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过程】一、题组呈现,以旧引新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  相似文献   

9.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这一册的教学重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三步式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混合运算、应用题、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三部分。本单元共有10个例题,8个练习,需要16课时完成。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为学生进一步研究较复杂的混合式题和三步计算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混合运算(一)教材分析学生在第六册学习的混合运算是小括号中只有一步计算的题目,如:(440-280)÷(300-260),本册学习的是小括号中含有两级运算的题目,如例1:100-(32+540÷18),在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内的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然后,出现三步计算的文字题,即例2:4…  相似文献   

10.
混合运算包括含有不同级运算的两三步计算式题和带有小括号的两三步计算式题,是加、减、乘、除计算的复习、巩固和综合运用,又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熟练地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做混合运算式是的正确率并不高,出现运算顺序的错位。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学生解题时随意性较强,没有认真审题。我开始教学计算这类题目时,强调必须先用横线划出先算的部分,再计算。如:  相似文献   

11.
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来说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带小括号算式的解法。其中例2很有代表性,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出示例题后,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结构,将算式转述成语言,在语式互译中,了解小括号的"优先"地位和作用,进而理解"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内容包括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部分。本单元的混合运算,是在第五册学过的三步式题的基础上教学的,与已学过的三步式题相比,着重说明乘除法连在一起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并从带一个小括号发展到带两个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的重点仍是混合运算的顺序。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是第一次出现,重在结构特征的认识和解题思路的训练,而正确使用括号应是教学的难点。 本单元的应用题在编排上仍同前几册一样,把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近的应用题编在一起成组出现:例1、例2是第一组,是乘除法应用题常见的  相似文献   

13.
【导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91~92页“三步计算式题”包括三步计算式题和两步计算文字题等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过的三步式题基础上学习的 ,是进一步学习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通过本课学习拟达到以下目标 :1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提高计算中的判断能力 ;2 能正确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及可以同时进行计算的简便运算式题 ,提高计算技能技巧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品质 ;3 培养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提高数学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7页~38页。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数学第九册二单元包括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小节。其中,混合运算包括无括号、只有小括号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三种式题;应用题包括三、四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和归一应用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三:1.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二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中的小括号部分例2,例3。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小括号的作用,知道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 (一) 认识与记忆 1.记住在一个算式里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认识有小括号的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认识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的运算顺序。 4.认识“几倍求和、差”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5.根据应用题数量关系.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理解 1.懂得小括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说教材1 教材分析《混合运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章第91页例1、例2。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乘加乘、乘减乘、除加除、除减除的三步式题以及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基础上教学的。例1 ,着重说明乘、除法连在一起时要先算 ,这与已学过的乘、除两步混合式题一样 ,仍然是从左到右进行。例2则是带有两个小括号的题目 ,着重说明脱括号要同时进行。这部分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教学例1、例2 ,做练习二十的第1至第5题。2 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地位 ,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51页例2、例3。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数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要求说出计算过程)2 4 7 3 5 6 11-8-115-6-2 14-6 5 6 7-4提问:上面各题,你们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2.看图填空:(1)  相似文献   

20.
王静 《山东教育》2012,(Z1):71-72
建模点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模型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例1—例5简要分析:四则运算是指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而在一道试题中含有两种或是两种以上运算的称作四则混合运算。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严格地讲本单元课题应为四则混合运算。对于混合运算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