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教育》2008,(22):48-48
大学生毕业就改行在俄罗斯很常见,俄罗斯大学生大多很理性地看待毕业后改行这一现象。他们认为,大学教育除了让学生接受专业培训外,还给学生提供了培养个人能力的机会和场所。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进行相关专业的再学习和再培训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说,很多大学毕业生改行是必然的。而且俄罗斯是一个高等教育普及程度非常高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许维进 《广西教育》2009,(21):110-111,114
高职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开设的时间比较短,师资建设才刚起步。高端、紧缺型人才匮乏,引进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人才存在极大困难。针对大多数教师都不是本专业毕业的,而是半路出家改行而来的现状。本文提出探索提高高职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教师教学技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不怕艰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孙金龙是中国地质大学1986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是探矿工程。他毕业后不贪恋大城市,自愿申请到辽宁地矿局基层单位工作,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受到各方面的肯定和赞扬。有不少研究生毕业后想方设法往大城市的科研单位跑,那怕放弃专业改行也在所不惜,造成了社会人才供求的矛盾现象:一方面人才密集的单位人浮于事,但仍不断有人往里挤;另一方面基层单位,特别是面向生  相似文献   

4.
"他们想逼我自动走人" 刘伟2000年从上海一所全国知名的高校毕业,但是当时学的专业不是很好,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那个专业的学生普遍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因此也没怎么好好念书.所以同班同学除了考研的,基本都改行了.  相似文献   

5.
就业热线     
问题一:工科院校毕业欲转行向职业规划师方向发展我是2001年毕业于一所重点大学本科,学的是给水排水专业但是当初高考时这个志愿是父母给报的,本人虽然不讨厌这个专业但是也谈不上喜欢,毕业后在一家垄断性国企工作,到现在为止已经工作三年了,工作内容跟专业很对口,但是逐渐感觉到自己对工作没有了兴趣,对生活也失去了方向感。我在大学的时候就很喜欢研究别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但当时根本不知道这个兴趣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我想问问您我可不可以试着走职业规划师这条路,如果改行的话应该从何下手?我已经报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国就业培训技…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专业建设应与就业目标联系起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就业问题逐渐从本科毕业生转向毕业研究生目前,高等学校毕业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显现。经过调研,我们发现毕业研究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问题,即专业设置过细,适用面过窄,缺乏用人单位,如某些学科的学说史专业,还有一些需求定位不准以及理论过时、操作性弱的专业等。这些领域的毕业研究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为就业,许多人不得不降低要求,或改行其他工作;二是专业培养问题,能力方向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合理,实际能力训练不够,导致学生眼高手低,适应不了用人单位的需要;三是一些应用型的热门专业,政府与民…  相似文献   

7.
从大学本科毕业生改行率反思本科教育目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全国10个省市进行“大学本科毕业生改行情况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本科生在毕业的5年后已经改行,不再从事原来在大学所学专业的工作,这说明大学本科生不再围着专业就业,工作适应性强比专业性强更加重要。因此,本科教育不应该把培养目标界定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应该由研究生教育去完成。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普通脑力劳动者和为高级专门人才奠定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因此,加强通识教育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应该成为本科教育的基本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江西理工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去向、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从事社会体育相关专业岗位率低,改行易业现象普遍;社会体育专业存在办学目标不明确、学生综合能力不强等问题.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率的对策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与市场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实行开放办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9.
职高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高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分析熊中轶目前,少数职高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导致厌学、流失现象严重,甚至毕业后想改行的人数日增。这种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现象,一方面干扰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干扰了社会对各类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究其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方面,是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连年滑坡,1989年报考人数与预招人数之比已降为约2.5∶1,个别专业甚至是1∶1。而1984年是6∶1。另一方面,是研究生分配愈加困难。许多应届毕业的研究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得不暂时待业,或被迫改行。这些情况表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亟需调整。我国目前在校的本科生为180万,硕士生为12万,博士生近万人。虽然这与我国有11亿人口相比不算多,但我们应注意到,教育结构中各层次应有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核心是毕业后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以初中毕业为起点的高职医学生一般年龄较小、文化基础起点和综合素质较低,因此,对五年制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临床课程设置原则应把握方向,保证重点,体现特色。  相似文献   

12.
我校从1984年开设硅酸盐专业以来,在历届招收的学生中都有一部分学生对该专业存在一些偏见,认为吉林省硅酸盐行业落后,工厂条件差,因而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近两年,由于市场疲软,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有的学生甚至在入学不久就开始托人找门路,准备毕业后改行从事其他工作。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同学们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专业。近几年,我们通过专业思想教育进行职业指导取得了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继续教育是对在职的职教教师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补缺以及师德和教育教学有关理论、法规、政策、方法等方面的教育。其宗旨应是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推动新知识、新科技、新方法的应用。作为具有工程技术人员特点的职教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是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一、职教专业教师来源职教专业教师的来源不同于文化课教师,其来源是多渠道的。其中有高等非师范类院校分配的大专毕业生;有从学校现有文化课教师中改行或选拔出来参加一定专业培训的教师;有近几年优秀职高毕业生经过对口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系统学习毕业的;有从原厂矿的技术人员改行从教的;有从社会上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影响医学影像学专业临床实习质量的相关因素,我校采取了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岗前培训、严格考勤、实行月汇报制度、量化考核、教学督查、加强同基地医院联系、对带教情况进行评议以及严格毕业考核等措施,对校影像学专业的实习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我校影像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5.
晓霞工作已经快两年了,读大学时她学的专业是经济学,毕业后到一家保险公司工作,现在在公司里做得还不错,但总希望做与文化、艺术相关的工作,后者就像她心底永远难以割舍的一份情感,但现实又让她不得不面对,继续还是果断改行,很矛盾。她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可以想像,晓霞好像走到了人生的一个岔路口,是沿着专业方向走下去,还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另一条道路呢?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常常使她和很多白领一样难以做出决策。不过幸运的是,现在已经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帮助她解决这种矛盾了。第一种方法,可以改行——你要评估业余爱好和能力之间的差…  相似文献   

16.
《成人教育》1996,(11):22-24
开展继续教育培养医学人才哈尔滨市卫生局几年来,我局着重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上下功夫。根据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层次的不同,采取了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的继续教育。下面就是我局的一些具体办法。一、开展毕业后教育,实行住院医师继续教...  相似文献   

17.
德国联邦移民局近日发布报告称,2013年,德国大学有2万名外国学生毕业,其中4542人参与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约85%的受访者已经找到了工作,其中31%的受访者毕业于工程学专业,18%毕业于计算机与自然科学专业。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我校新生入学时,在入学动机上有三多:借桥过路,毕业后想改行的多;想跳出农村,无可奈何入师范的多;有捧上“铁饭碗”好混日子想法的多。因此,抓紧专业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立志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我们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行理想和人生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革命理想和人生观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又是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基础。学生专业  相似文献   

19.
欧明俊,1962年7月生,安徽五河人。198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破格晋升教授;2003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0年被聘为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9年被聘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古典文  相似文献   

20.
<正>大学同学聚会,毕业20年,大家的变化都很大,然而,最让我们意外和吃惊的是,我们的一个同学,放弃中文,改行去研究数学了。这跨度也太大了。她现在是一家大学的数学教授。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家乡的县政府工作,两年后,考取了研究生。学的却不再是中文或相关专业,而是数学。一个读了四年中文专业的人,却去考了并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