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华裔作家汤婷婷利用"误读"的策略在她的三大代表作《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解构和建构,从而达到她成功书写美国华裔文学、努力实现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世界和平的梦想。她的作品备受关注却也引起极大的争议,从而引发了著名的"赵汤论战"。汤婷婷通过有力的反击力证"误读"是她文学书写的一种方式,中国文化是她得以仰仗的文学创作的资源。  相似文献   

2.
西方对中国的观察报道,经历过"克里姆林官学"到猎奇阶段后,以日本、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今日对中国社会的观察记录,往往在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国内同行。今天的世界对中国有多少误读,或误读有多深,也许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误读。  相似文献   

3.
张家 《大学教育科学》2008,4(4):110-112
世界各国大学的发展历史已经证实,自由与独立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我们对大学的自由却仍然有诸多误读。大学的自由与独立首先是国家的需要,这一点是否为政府所意识到,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中国高等教育整体上能否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初,泰戈尔围绕"复活东方文化"的一系列演讲引发了陈独秀的激烈批判,其原因在于陈独秀误读了泰戈尔思想的本意.陈独秀对泰戈尔的误读,可视为中国知识分子以先入之见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产物,不仅包括跨文化交流难以避免的"消极误读",而且包括掺杂许多主观因素的"积极误读".陈独秀对泰戈尔思想的批判牵扯到人格评价,已经超出学术批评的伦理底线,应引起我们注意并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5.
正刚到韩国,我就发现中国人对这个国家的误读常常发生。我们走在首尔的街头,发现这里满街都是"CCTV"。在机场如此,在首尔电视塔上如此,甚至三星电子宣传馆里面一进门的地方就设了一个标着CCTV的办事处呢。难道中央电视台在海外有如此庞大的机构?这就是误读啦。实际上不仅在韩国,在世界其他国家也经常可以看到CCTV的字样。然而,这些CCTV与中央电视台并无关系,此处的含义是"闭路监控系统"而已。忽然醒悟,假如某个中国人不经心地告诉人家自己天天看CCTV,对方恐怕也会误会,认为你如此喜欢看闭路电视,爱好太过奇特。  相似文献   

6.
雷克思罗斯的"创意英译"在美国深受赞赏,他为中国古典诗词的西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他在翻译中国诗词中女性形象时出现了一些误读。本文以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下简为《点绛唇》)为例,分析出现的误读及误读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价值重建时代的大国文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问题是新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性关注的重大课题.但是,世界上却充斥着"妖魔化中国"的各类话语,只有消除"妖魔化中国"的误读,才能达到文化反思和文化对话的新语境."妖魔化中国"折射着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在过去,中国的大国地位遭遇质疑,"去中国化"不断出现,但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重新确立,"去中国化"已经成为历史,而东方文化世界化成为新世纪重要的文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反思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化边缘化处境、进一步厘定中国价值,就成为文化输出的重要任务.中国文化世界化强调中国对维护世界精神生态和促进东西文化互动的重要意义,而确立文化立国和文化输出的大国文化战略就成为中国文化世界化的基本保证.今天的中国已经跨入新的时代.处在世界多元文化氛围中的中国文化,其发展方向在于,从新的视角探讨东方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未来走向,以崭新的文化姿态参与到世界生态文化营建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误读这一视角出发,采用文化误读的相关理论对作品中改写的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和神话传奇进行分析,通过列举和分析作品中的有关实例,试图探索汤亭亭对中国故事进行文化误读的原因,旨在论证汤亭亭对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和神话传奇的文化误读,是在继承了传统中国文学特色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全新的美国现代神话,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在当下出现了新的审美主题、审美表现形式、艺术运作方式等表征,而在欣赏者看来却出现了"好看却不耐看"的尴尬局面。究其形成语境,是由于对科学的误读和人文的缺席所造成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探寻水墨画良好发展的合理方法体系,无疑会对摆脱困境产生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之间加快了交流和合作的步伐.我们在正视文化交流带来世界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文化传通过程中的误读现象.文化误读是如何产生的,又有何具体表现呢?文章拟从哲学阐释学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阐发,旨在提醒人们正确对待文化交流过程中的误读现象,从而达到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秦思撰文《中国"龙"翻译的文化误读》指出,中国文化中的"龙"被翻译为dragon完全是误读和误译,误读会以曲解甚至流失文化信息为代价,这是翻译不忠实的表现。龙的误译是18世纪以来西方话语力量在华建构的结果。最早dragon被误译为龙要追溯到鸦片战争前后,这是中国与美英等国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2.
人类对希望的言说史是一部希望的"误读"与"遮蔽"史,为了探求希望论题的意义,我们必须回到古希腊,在希望"史"的去蔽中澄明出希望的本真含义。在神话时代,古希腊人将"希望"误读为指向命运的神秘主义"期望",以柏拉图为首的哲学家们继承了这种传统,将对本原的期望视为生活的最高目标。亚里士多德一方面承认这种对"最初的推动者"的形而上学期望,一方面提出"实践智慧"来追求伦理生活中的幸福,这种关注实践的希望观在后亚里士多德时代得到一定发扬。虽然随着希腊化罗马时代的战乱而稍纵即逝,却依然影响了后世哲学的走向和旨趣。  相似文献   

13.
马丁.埃斯林在《荒诞派之荒诞性》一文中对荒诞派做了精辟的解读。他认为"荒诞派"其实并不荒诞,而是从一种特殊的角度对这个世界和整个人生的一个严肃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以往,我们总是把荒诞派戏剧带给人们的这些观念当成西方社会罪恶的根据,这实在是一种误读。"荒诞派"是以超越我们日常认识轨道,超脱于现实社会纷扰之后,对现实世界的理性抽象。因此,我们应给荒诞派更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误读     
我认为我们可能误读了我们的思想文化传统。很久以前就误读了,现在还在误读。  相似文献   

15.
夏唯畏  王勇 《考试周刊》2013,(66):170-171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群体中最需要被关怀和爱护的人群,却很少被我们"真诚地"关注过,因为这是一个总被人们误读的群体。在对高校贫困生群体施行救助的过程中,缺失现象凸显出来,出现了重经济层面的入学资助、却忽视对贫困生就业资助的倾向。本文在分析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缺失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高校贫困生群体进行就业资助。  相似文献   

16.
我国语文课程的总取向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却对什么是"语文应用能力"不甚了了,于是就产生了误读和曲解.  相似文献   

17.
正如蜘蛛侠和钢铁侠等人物形象在欧美家喻户晓一样,大侠郭靖、胡斐等在中国也是脍炙人口;又如魔法师、吸血鬼等有着悠长历史的文化产物风行于西方的通俗文化一样,少林、武当以及武林各派各色人物也一再进入当今中国通俗小说和热映影视作品中。不同的是,国人如今越来越熟悉各种拯救世界的洋帅哥了,而西方大众对于中国武侠的了解却相当有限,即便是广受推崇的《功夫熊猫》也带着过于明显的美国味。另一方面,在西方骑士精神和古典文化渐渐为国人所熟知的同时,中国的武侠艺术和精神内涵却鲜为西方世界领会而被简单定义为"功夫"。究其原因,中国武侠小说英译过程中遭遇了重重障碍,影响到中国侠义精神的传播和弘扬,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空缺的存在。本文以莫锦屏女士英译本《雪山飞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为例,从部分空缺、全部空缺以及文化空缺造成的文化误读等几个方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武侠小说英译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8.
<正>在今天的中国学术界,经济学的学者大概是受到批评最多的一个群体。今天的中国,明明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经济活动实践,我们的经济学家们却只能从国外贩进经济学理论,而且至今无法对中国的发展做出有力的经济学解释,更遑论经济学预测。中国的职教研究者当然无法企及经济学家们的社会地位,但境遇却大致相同。中国正在举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三十年来的职教发展完全可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但我们的职教研究者们却只能一遍遍地翻译国外学者的资料,一遍遍劝告中国的  相似文献   

19.
对语文教学目标“过程”维度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新课标提出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然而这却引起了种种误读尤其是对"过程"维度的误读,导致教学目标表述出现混乱,教学实践也出现偏差."过程"是目标的一个雏度,是学生语文素养的自我建构过程,以"知识与能力"维度为落脚点,蕴涵情感,通过语文活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误读和曲读是客观存在的,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曲读出于读者的故意,而误读是由于读者所依据的社会文化阐释体系与作者创作时所处的阐释体系不同而发生的。误读既有积极性又有消极性,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误读观,对文本进行多重理解,促进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