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 1.着重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驱使人类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儿童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极浅,他们对外界了解极少,他们的理解能力很弱,所以,初知事理的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这是最宝贵的。有些人不懂得这一点,往往讥笑学生不谙世事,这样就严重地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所以,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我们要着重保护并努力培养的。只有对未知充满好奇,充满期盼,才会使孩子们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学习。  相似文献   

2.
李建波 《成才之路》2013,(16):51-51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质疑中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学习与进步。一、培养学生"勤思好问"的习惯学生勤思好问习惯的养成是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必然需求,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勤思好问要  相似文献   

3.
好奇、质疑是儿童的天性。孩子年龄小,知识有限,面对大千世界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常常提出"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孩子的这种质疑正是他产生创造力盼源泉。孩子的好奇、质疑是自发的,是星星之火,引导得好,就会燃烧起来,形成熊熊烈火。因此我们做家长的,要做"助燃剂",切莫当"水龙头",要把握孩子的心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问号。  相似文献   

4.
刘源 《家长》2000,(11)
好奇、质疑是儿童的天性。孩子年龄小,知识有限,面对大千世界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常常提出"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孩子的这种质疑正是他产生创造力盼源泉。孩子的好奇、质疑是自发的,是星星之火,引导得好,就会燃烧起来,形成熊熊烈火。因此我们做家长的,要做"助燃剂",切莫当"水龙头",要把握孩子的心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问号。  相似文献   

5.
善于质疑 ,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是创造性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更能提高数学教学效益。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和勇气 ,使其敢质疑。小学生好奇心强 ,好学好问是他们的天性 ,也是强烈的问题意识的突出表现。数学教学要顺应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规律 ,要创设良好的氛围 ,要尊重和爱护他们的好奇心 ,这对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  相似文献   

6.
<正>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小学语文新课改的目标就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质疑能力,让他们在质疑中寻找答案,并收获学习的快乐。在新课程标准中,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进取精神。为了  相似文献   

7.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疑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能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培养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呢? 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质疑 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种天性,  相似文献   

8.
创新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数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各种的机会,让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更好培养.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质疑精神1.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青少年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学生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让每一个学生都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好奇、质疑是儿童的天性。孩子年龄小,知识有限,面对大千世界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常常提出"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孩子的这种质疑正是他产生创造力盼源泉。孩子的好奇、质疑是自发的,是星星之火,引导得好,就会燃烧起来,形成熊熊烈火。因此我们做家长的,要做"助燃剂",切莫当"水龙头",要把握孩子的心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问号。  相似文献   

10.
王亮 《家长》2000,(11)
好奇、质疑是儿童的天性。孩子年龄小,知识有限,面对大千世界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常常提出"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孩子的这种质疑正是他产生创造力盼源泉。孩子的好奇、质疑是自发的,是星星之火,引导得好,就会燃烧起来,形成熊熊烈火。因此我们做家长的,要做"助燃剂",切莫当"水龙头",要把握孩子的心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问号。  相似文献   

11.
马红 《家长》2000,(11)
好奇、质疑是儿童的天性。孩子年龄小,知识有限,面对大千世界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常常提出"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孩子的这种质疑正是他产生创造力盼源泉。孩子的好奇、质疑是自发的,是星星之火,引导得好,就会燃烧起来,形成熊熊烈火。因此我们做家长的,要做"助燃剂",切莫当"水龙头",要把握孩子的心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问号。  相似文献   

12.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喜好探究自己周围的事物,对于看似很平常的事,都有一种追根究底的劲头。他们平时爱琢磨各种新奇的事物,好问“为什么”、“怎么样”,这是具有较强好奇心的表现,是智慧火花的闪耀。做父母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鼓励孩子善于发现。孩子善于发现新情况,很注意周围环境的新变化。比如,父母穿了新衣服,孩子能立即发现,并加以评论。有时居室内东西摆放位置发生了改变,他也能发现,并且发表意见。对于孩子的这些新发现,家长一定要及时给予赞扬和肯定,尽量让孩子发表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好奇、质疑是儿童的天性。孩子年龄小,知识有限,面对大千世界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常常提出"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孩子的这种质疑正是他产生创造力盼源泉。孩子的好奇、质疑是自发的,是星星之火,引导得好,就会燃烧起来,形成熊熊烈火。因此我们做家长的,要做"助燃剂",切莫当"水龙头",要把握孩子的心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问号。  相似文献   

14.
好奇、质疑是儿童的天性。孩子年龄小,知识有限,面对大千世界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常常提出“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孩子的这种质疑正是他产生创造力盼源泉。孩子的好奇、质疑是自发的,是星星之火,引导得好,就会燃烧起来,形成熊熊烈火。因此我们做家长的,要做“助燃剂”,切莫当“水龙头”,要把握孩子的心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问号。  相似文献   

15.
好奇是人的天性,小学生的好奇心更强,他们刚刚接受正式教育,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因为好奇,他们渴望获取知识、获得能力。如何保持他们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何正确地利用他们的好奇心,这是当代教师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利用课堂语言、课堂情境、趣味导入及课堂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了一番论述。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打知识基础阶段,培养出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小学教育中尤为重要.因此,切不可让孩子由于从小蒙受厚重的课业压力而丧失学习的激情和兴趣,相反,我们要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并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运用他们好玩好动的天性,研究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我深切地感觉到,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并让他们主动学习是一件艰难的事.即使如此,我们也要日复一日去探究、实践,运用和创新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克服对数学的茫然、恐惧,利用它们的好奇心,化"好奇为力量",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好奇是人的天性,小学生的好奇心更强,他们刚刚接受正式教育,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因为好奇,他们渴望获取知识、获得能力。如何保持他们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何正确地利用他们的好奇心,这是当代教师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利用课堂语言、课堂情境、趣味导入及课堂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了一番论述。  相似文献   

18.
尊重幼儿的好奇好问行为 孩子与家长的经历不同、思维不同,在看待问题上,孩子有他们自己的视角.有时这些视角让很多家长觉得很奇怪、不可理解。所以.当孩子提出一些问题时.很多家长经常是还没有认真听完孩子的问题,就粗暴地制止孩子。采取这种做法的父母,虽然免除了孩子带来的一时麻烦,但却严重挫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孩子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家长又怎能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呢?因此家长应呵护孩子好奇好问的良好品质,并加以鼓励和耐心引导。  相似文献   

19.
孩子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总喜欢问为什么?他们对周围充满了好奇,重来没有停止过“问”的脚步。质疑是孩子很好的一种学习方法。质疑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从song入手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英语充满了好奇,觉得英语老师真了不起,还会说好听的英语。这时,教师就要适时地抓住这一点,针对小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正确地引导他们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