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国志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诞生的第一部伟大的长篇历史小说,无论是在主要情节的安排上,还是在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极为鲜明地表现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在古代文学研究上的“左”的思想的影响,一直有人把它不加分析而笼统地冠以“封建正统思想”而加以全盘否定。我觉得这是缺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所致。只要认真加以考察,不难看出“拥刘反曹”这种思想倾向,既非毛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中体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艺术上又有“走实三虚”的特点,两个特点又互相联系,显示了作明君贤相的政治理想的寄托和追求。  相似文献   

3.
历史通俗小说《三国演义》在吸收《三国志》史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观念,对人物进行再创造,形成“拥刘反曹”的观点倾向,体现出与史书见解迥异、人物价值评判判然有别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将蜀汉皇帝刘备,塑造为仁爱宽厚的理想明君形象,极尽褒扬;而与刘备共争天下的,则尽力贬低,如魏国皇帝曹操,被塑造成奸诈篡逆的乱世奸雄形象。之所以这样,一来由于作者受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支配,二来作者受当时民间拥刘抑曹的观念支配,三是遵照文学创作规律塑造人物而致。  相似文献   

4.
徐涛  郭俊 《文教资料》2006,(15):46-47
《三国演义》的价值取向一直以来存在很多说法。许多学者认为罗贯中创作的目的是“拥刘反曹”,是在维持一种“一姓天下”的封建政治思想。本文通过《三国演义》中对徐庶与姜维的去留情节的艺术化处理,说明《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价值取向完全是以封建伦理道德为尺度的。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一书以各种方法塑造艺术形象 ,多角度地反映作者“拥刘反曹”的政治倾向。研究者历来只注意到了不同政治集团中人物的对比 ,本文则试图通过对曹魏政权中两位核心人物曹操与司马懿“多疑”性格的分析比较 ,论证同一政权中的人物对比 ,同样可以反映出作者的这种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6.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刘备形象是"拥刘反曹"思潮与帝蜀寇魏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拥刘反曹"思潮与帝蜀寇魏观念的具体形态不同,所展现的刘备形象亦不同。民众因刘备行仁政而拥刘,以同情为感情基调,将其塑造成寄托理想的草莽英雄;官方因刘备出身正统而帝蜀,以颂扬为政治目的,将其塑造成战无不胜的抗敌英雄。  相似文献   

7.
本着重阐释《三国演义》依存的化基础,笔从“拥刘反曹”、“崇尚忠义”、“尚智抑武”三个方面论述了罗贯中以小说的形式,重树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对现实界表现出强大反判性与穿透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阐释《三国演义》依存的文化基础,笔者从“拥刘反曹”、“崇尚忠义”、“尚智抑武”三个方面论述了罗贯中以小说的形式,重树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对现实界表现出强大反叛性与穿透力。  相似文献   

9.
论电视剧《三国演义》对原著主题的理解与把握靳青万一、《三国演义》原著有无主题,其主要倾向是什么?关于小说《三国演义》的主题问题,历来有许多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的认为是“拥刘反曹的封建正统观念”,有的认为是“突出宣...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的布局艺术表现为篇章组合的严整性,也表现为素材剪裁的非对等性,这是有其根源的。“扬刘抑曹”或“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是造成其剪裁艺术非对等性的根源之一。造成全书素材剪裁非对等性的根源,也包括作家的美感取向。  相似文献   

11.
“拥刘反曹”是《三国演义》中一个老问题 ,本文从历史上该问题的多次反复的现象中探求各个朝代之所以如此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从而把该问题的研究带进又一个层次。  相似文献   

12.
毛宗岗以删除、修改、调整、增添和补写等五种方式对《三国演义》的诗词歌赋进行了全面、系统而精细的加工整理,从而强调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完善了故事情节,突出了人物性格,加快了叙事节奏,增强了诗词歌赋本身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一书深受《春秋》的影响。具有比较明显的“春秋特征”。《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观念是“春秋大义”的体现;小说中一宇而寓褒贬的“春秋笔法”,对历史材料的“笔削”以及“简而有法”的叙事方式都明显地受到《春秋》的影响。罗贯中作《三国演义》与孔子作《春秋》有着相似的创造动机;《春秋》本身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另外,我国古代文学有文史不分的传统。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三国演义》“春秋特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向来都认为是“拥刘反曹”,(如中国科学院文研所编的《中国文学史》),如细加分析全书情节,则可知道这个看法是不恰当的。甚至恰恰相反,《三国演义》是围绕曹操统一中国而表现了从东汉未年到西晋初年将近一百年间,各派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之间错  相似文献   

15.
事业的成败到底取决于儒家的伦理道德,还是取决于高明的谋略决策,这是中国历来对立争议的重大课题。从《演义》中荆州之失看蜀汉悲剧的内在原因,便体现了作者对儒家传统文化的景仰,又反映了他对儒家文化僵化机制所作的批判。因之,《演义》的主题呈二律背反势,而绝非传统观点“拥刘反曹”“帝蜀寇魏”。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中如何认识“尊刘贬曹”思想的影响赵常丽由于小说《三国演义》和有关三国的传说,戏曲、曲艺及影视作品的广泛流传,“尊刘贬曹”思想的影响极为深远,许多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时已经有了先入之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一问题,自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同时还能...  相似文献   

17.
从《说文解字》可知,东汉时期“瞒”字只有“眼睑低”的意思,因此,从曹操“阿瞒”之小字推想,曹操的外貌有眼睑长得较低的特点。《三国志通俗演义》描绘曹操的外貌为“细眼长髯”、戏曲表演中曹操脸谱的勾画突出其“疑目”的特点皆由此而来。在唐代之前,“阿瞒”之称只有在与语境不谐时才包含贬义。“瞒”字在宋以后发展出“欺骗、隐瞒”的新含义,此后其本义几乎不为人们所用。而对曹操的“阿瞒”、“曹瞒”之称却变得非常常见,人们以“瞒”字的新含义与曹操个性中狡诈的特点相联系,以此理解“曹瞒”之名。这正与宋以后拥刘反曹的倾向相合,人们用“曹瞒”、“阿瞒”之名痛快淋漓地指骂曹操的害祢衡、杀孔融、忌杨修、败赤壁以及铜雀伎等事迹。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谶谣文化玄妙莫测而又至关重要。它在文中起了反映政治变故、预示未来、揭示人物命运以及反映作者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作用。而谶纬学的盛行、童谣本身的特点、童谣的政治价值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则是谶谣出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的卢马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但却承载了比较特殊的叙事功能,作者利用这个故事巧妙地设置了一些关键性的情节,借此生发并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作者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了“马跃檀溪”这一事件背后的意义,渲染了刘备“真天子”的神奇,凸显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作者还充分利用了的卢“妨主”的故事,借此对刘备、刘表、徐庶等形象进行了刻画,突出了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20.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内容倾向上,历来被人说成是“拥刘反曹”的,作者罗贯中把刘备塑造成了道德信义的化身。理所当然的,刘备也就成了理想明君的典范,既仁厚爱民,礼贤下士;又诚实忠义,贵义尚情。果真如此吗?笔者不敢苟同,其形象塑造实在是有违作者的创作意图,给人以“画虎不成反类犬”之感。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这样评论《三国志演义》的人物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