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唐王朝是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极其兴盛的时代,社会长期稳定,经济繁荣,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促进了图书事业的发展,唐统治者注重图书典籍的收藏、整理和利用。利用唐、私人、寺观藏书都达到一定的规模。  相似文献   

2.
唐王朝是我国古代图书事业极其兴盛的时代,社会长期稳定,经济繁荣,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促进了图书事业的发展。唐统治者深知“以古为镜”的道理,注重图书典籍的收藏、整理和利用。唐官府、私人、寺观藏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书院藏书为唐初创,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唐王朝的藏书体系及管理模式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任长贵 《兰台世界》2012,(21):70-71
汉代私家藏书具有广泛性、致用性和传承性更强的特点,汉代政治稳定,为私家藏书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保证;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为私人藏书发展提供了条件;汉代统治者重视教育,激励了私人藏书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青玲 《兰台世界》2012,(12):79-80
宋元时期地方书院藏书类型是印刷形式和手抄形式并存,书院藏书具有专门管理部门和管理特点。地方书院藏书兴盛来源于宋元统治者重视书院藏书事业发展,宋元时代形成的良好自由的学风以及印刷术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5.
书院藏书自唐初至清末,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是我国封建社会藏书事业的一个重要类型。历代统治者在封建政权相对稳定后,为着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6.
两汉是我国古代官府藏书体系的确立时期,统治者实行宽松的文化政策,促进了图书事业的发展。两汉对图书重藏,更重整理与利用,利用官府所藏编著史书,成绩斐然。两汉私家藏书与前秦相比,成绩突出,并直接对隋唐私家藏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东汉时期是我国图书档案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阶段.东汉统治者对图档工作的重视,使收集到的书籍图志在东汉初期已有相当规模,为兰台、东观国家藏书库的繁盛提供了可能.兰台原为西汉内府机构,到东汉成为典藏秘书的中央档案库;东观自明帝始建,不仅承担着藏书、校书的职能,也是当时编目典籍、学术研讨的重要场所.二者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成为东汉皇家最主要的藏书处所.论文通过研究兰台、东观藏书库作为皇家藏书机构,在管理人员、藏书种类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其对于东汉及后世在图书管理领域及社会文化活动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丛琳  刘笑冬 《兰台世界》2014,(6):111-112
在宋代,曝书会逐渐成为具有官方性质的文化盛会,为朝廷提供近距离接触国家藏书机会,展现了宋代推行重文政策,表明了宋朝统治者对于图书发展事业的重视和国家对人才的尊重,对于我国古代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宋代,曝书会逐渐成为具有官方性质的文化盛会,为朝廷提供近距离接触国家藏书机会,展现了宋代推行重文政策,表明了宋朝统治者对于图书发展事业的重视和国家对人才的尊重,对于我国古代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藏书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藏书家和藏书楼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经济越发达,社会越稳定,藏书事业就越繁荣;反过来通过藏书与学习,社会文明得以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汉华 《图书馆论坛》2007,27(6):180-182,252
我国是世界上保存图籍最为宏富的国家之一,这与历代重视典籍分不开,自汉、魏以来就设立秘书监进行专职管理。明代对此有所因革,朝廷典藏改由翰林典籍管理。其初由于朝廷重视,典籍发挥了身处翰林的特定优势,进展良好;自明中叶后,随着政局转坏,典藏亦渐趋衰败。其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用类书的史料价值日益引起当代学者的重视,其中的资料对明代社会文化的深入探讨有辅助作用。以专门辑录历史人物故事的《日记故事》为例,从来源、版本、具体表现、继承发展以及多方促进因素等方面对明代故事汇编类日用类书的编辑艺术进行探析,尽量用掌握的资料进行阐释,详细挖掘这一类文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Collection development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 most often occurs using longstanding traditional selection methods, such as favorable book reviews or local user needs. This study uses citation analysis as a tool to select book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book collection in one academic library and compares the circulation of books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s to those books using citation analysis.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ose journals and authors cited the most in the disciplines of business, anthropology, education, political science,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If those authors published books, the books were purchased and circulation data on the books were tabulated and compared to books chosen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ooks purchased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s of selection circulated more, except when individual disciplines were measured. In the areas of business, political science, and psycholog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irculation statistics, and together both the traditional and citation analysis methods accounted for circulation of nearly 95% of the social science collection. Since it is based on scholarly activity, citation analysis is a collection development method that could be used in all academic libraries.  相似文献   

14.
浅谈明代江浙私人藏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是我国古代藏书事业的繁荣时期,其中尤以江浙藏书蔚为大观。明代江浙藏书事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江浙私人藏书对明代及其以后的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也有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安庆地域文化兴盛,私人藏书业十分发达,表现在藏书家基数大、分布广、中心区域明显。无论是藏家数量还是藏书规模,安庆藏书家都作为一个整体支撑起安庆文献之邦的美誉。安庆私家藏书特点鲜明,如藏书品味高,藏书家族多,藏书家多学问家,藏书家多善举等,为学人观察安庆乃至皖江地域文化提供了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6.
明代著名文学家李开先,同时是位著名的私人藏书家,因收藏宏富而闻名天下。他的藏书主要通过花钱购求、他人赠与、借抄他人之书、自己著述和自己刻印等五个方式获得。今天私家藏书除了不具备自己刻印的条件外,也大多通过这些方式积聚。李开先的藏书方式,不仅对今天私家藏书具有传承意义,还凸显当时的时代特色和李氏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周叔,名暹,字叔,以字行,晚号翁,署老。安徽至德县人,周学海之子。光绪十七年(1891)六月十三日生,1984年2月14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4。早年就读私塾,获候补通判衔。民国8年,随四叔学熙在青岛,任华新纱厂常务董事。后历任唐山、天津华新纱...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明代私家藏书的发展阶段、地域分布及私家藏书特点分析,指出明代私家藏书在历代典籍文献的保存与流传,利用藏书进行学术研究与编纂史料,藏书理论建设,藏书楼建筑与图书保护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吕斌 《图书馆杂志》2008,27(3):77-79
"二酉山房"是明代著名学者、藏书家胡应麟的藏书楼和读书治学之处.就其藏书数量而言,一直以来,学者们都疏于考证.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胡应麟藏书"四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卷"之说,仅反映了胡氏三十六岁之前的藏书情况,而"二酉山房六万卷"则更接近胡氏最终藏书之数.由此也暴露出学术界在文献史料使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西京杂记》《续巳编》为明代隆庆年间刊行的文言小说,题杨穆、郎瑛著。目前可知此二书最早见于《类编古今名贤汇语》丛书,后又被节录、收入《说郛续》。明后期特别是入清以来,《说郛续》本被诸家书志沿录、注引不辍,然此二书之性质实大有问题。笔者今据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今贤汇说》《类编古今名贤汇语》,考证《西京杂记》《续巳编》为伪书。希望可以订正相关著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