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了影响PIS(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的影响因素,给出了PIS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融合专家主观和客观赋权的专家聚类综合赋权法;利用该方法借助Matlab工具对PIS能力评价的各级指标进行赋权;最后对各指标的权值进行合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模糊综合评价的科学性,针对主观或者客观及主客观结合的赋权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组合模型的赋权方法。该方法以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分别确定的主客观权重为依据,以组合权重与得到的主客观权重之间偏差最小为目标建立模型,进而确定最优组合权重。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确定城市配电网的运行状态,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的城市配电网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该评价方法对某市配电网整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组合赋权法是合理的,同时还验证了城市配电网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为配电网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种集成的科技实力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内外对有关科技实力评价多基于指标体系法的计算进行,且常用单一方法,这类方法按照权重赋值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本文从目前各种评价方法中选择和引入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中的3种适宜方法:线性加权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法和标准化法,给出了适应于每种方法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每种方法优势和不足之处。尽管每种评价方法适合于科技实力评价,仅采用一种方法进行科技实力综合评价,其结果无疑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合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优势的集成方法,从而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此方法也适合应用于各种综合评价类型中。  相似文献   

4.
客观赋权法主要有熵权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离散系数法、复相关系数法、CRITIC等,它们在科技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不同评价方法影响评价结果,因此对客观赋权法的本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不同客观赋权法的本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JCR2017经济学期刊进行了实证,并比较了不同客观赋权法的评价结果。研究表明:不同客观赋权法权重与评价结果相差很大;客观赋权评价方法的选取要慎重;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因存在信息损失要慎重选用;复相关系数、CRITIC评价结果与其他评价方法相关度较低,要慎重选取;熵权法、离散系数法可用于同类指标评价。  相似文献   

5.
陈洪海  王慧  隋新 《科研管理》2020,41(8):240-247
针对现有因子分析及相关分析两种方法在指标筛选与赋权方面有待完善之处,提出一种基于信息贡献率的评价指标筛选与赋权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因子方差贡献率和因子载荷构建评价指标的信息贡献率,以此反映该指标解释原始指标集全部信息的比例,然后在现有相关分析法中引入病态指数测度指标集的信息重叠水平,进而实现评价指标的系统筛选与赋权。本研究认为评价指标的信息贡献率越大,其解释原始指标集信息的比例越大,因此该指标越应予以保留,其权重亦应越大。此外,研究亦发现因子分析法易误删信息解释能力强的指标,相关分析法筛选指标易不充分,而本文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贵州某医院为例,建立能够体现医疗质量的13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客观赋权法的熵权法和主观赋权法对指标赋予权重,这就避免了现有研究的主观赋权法无法反映客观条件变化、或客观赋权法无法反映专家经验的双重弊端,最后利用改进TOPSIS法对该医院2009—2013年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结果发现该医院医疗质量在不断提升,并且非常明显,这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该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该研究能够为落后地区的医院乃至相关医疗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大部分多属性决策方法都涉及到属性权重的确定问题.一般可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为兼顾决策者对属性的偏好,同时又力争减小赋权的主观随意性,进而使决策结果更加客观、可靠,本文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提出一种主、客观细合赋权方法.该方法基于属性值的规范化决策矩阵和决策对方案近似估计的区间判断矩阵,提出一种模糊线性规划方法确定属性权重.  相似文献   

8.
针对只有部分权重信息且属性值为三角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最终权重的确定进行了研究,给出一种新的主客观赋权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对部分主观权重信息进行局部优化,然后利用组合赋权方法求得属性最终权重。该方法考虑到主客观属性权重的实质,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出主、客观程度,实例证明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
水质模糊评价模型中赋权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查干湖监测数据为例,对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污染超标赋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并对不同赋权方法得出的权重值与评价等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赋权法对权重值的确定能如实反映每一个评价因子在整个环境中的重要性;污染超标赋权法对污染较重的因子赋予较高的权重;层次分析赋权法受主观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首先给出精益、敏捷和精敏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为了避免主观赋权法无法反映客观条件变化,或客观赋权法无法反映专家经验的双重弊端,将精益、敏捷、精敏供应链模式选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进行分类处理:在对定量指标赋权时,采用主观赋权的三角模糊数法和客观赋权的熵权法进行组合赋权;而对定性指标赋权只采用三角模糊数法。最后,将模糊理论和VIKOR评价法结合起来,选择最佳的供应链模式,并以汽车制造业为实例,说明该模型能够为企业选择适用自身运作的供应链模式提供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