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廉晓洁  焦阳 《出版广角》2015,(9):100-101
电影作为文化传播领域的一个特殊分支,是文化传播领域最能代表时代文明的媒介形态之一.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一部影片就是国家社会生活行为方式的展示窗,是整个国家价值观的缩影,也是对外交流和文化输出的重要方式.好莱坞电影的强势输出,对很多国家的电影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以吕克·贝松为代表的当代法国电影新模式,在世界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从法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过程入手,分析法国电影的经验与教训,以期给中国电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美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好莱坞、迪士尼等大型影业公司生产的影片大批量输出.在这种背景下,法国电影产业成功找到了发展的突破口,据了解2015年法国影院观众数量高达2.06亿,高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数.截至目前,法国仍旧是欧洲第一大电影市场,拥有2020家影院、5653块银幕,位居欧洲国家之首.面对美国电影产业的冲击,法国电影产业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不断转型,提高电影拍摄技术、理论和制作手法,并增强了法国文化内涵,成功提高了国内市场份额和国际竞争力.法国电影产业面对电影全球化发展趋势,内外兼修,成功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4):45-49
作为全球最活跃的电影市场之一,法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有其独到的模式。本文主要选取2001年以来法国电影产业相关发展数据,从电影产业各环节的运营效率、电影产业的经济贡献以及法国电影产业的公共政策来分析其竞争力优势。可以发现,法国的电影产量稳步提高且发行效率高、电影融资稳定、电影产业拥有完整且现代化的产业组织结构、无论在影院还在其他传播渠道国产电影的市场地位都得到了提高,此外政府财政支持及相关保护政策为电影产业健康运营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帝国文化”一词,是法国文化部长雅克·郎一九八二年在联合国所作题为《美国文化帝国主义》演讲中提出来的。在世界进入八十年代后,人们更多地关注“国际经济一体化”等诸多问题,而忽视了美国用多种方式向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输出电影、电视节目的现实。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电影界还远不是美国的天下,法国电影、意大利电影等都占有重要的国际市场,而到了一九八八年,法国电影市场的百分之五十,德国  相似文献   

5.
刘苇 《图书馆杂志》2011,(2):97-104
刘苇:今天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关于我个人的对法国电影的感观。说起法国电影,有一个问题,必须先加以澄清。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了很多人。什么问题呢?就是关于法国人的定位问题。我们一说起法国人,就会想到法国人是浪漫的,浪漫的法国人,几乎人人头脑里会有的想法。法国人真的浪漫吗?据我碰到的一些法国人,我和他们之间进行交  相似文献   

6.
2003年9月21日至10月2日我随中国电影资料馆代表团赴法国考察。有机会同法国电影资料馆、两个影片库及电影图书馆的同行们进行了业务交流。中国电影集团驻巴黎代表处总代表袁文强先生和法国电影资料馆制片人办公室主任戴尔-比罗先生热情接待并陪同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行。借此机会,  相似文献   

7.
—提起“大片”,人们一般很少想到法国电影。因为前者最强势的代表是好莱坞,而后者最鲜明的旗帜是“个人化”.大片和有个性的电影在文化立场上似乎是不相容的。  相似文献   

8.
“电影是为群众制作的,没有群众,它就不可能生存”——摘自法国电影大师雷纳·克莱尔《电影随想录》  相似文献   

9.
电影     
《视听界》2006,(2):106-106
国内数字电影市场蓄势待发;伦敦举办“银幕上的上海”电影展映;第3届法国电影展举办。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影《梅兰芳》和法国电影《玫瑰人生》,分别拍摄各自民族一位著名艺术家的人生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尤其在主要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更是具有不可多得的比较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纪录的奇观     
《中国新闻周刊》2006,(22):79-79
34部法国纪录片杰作的密集展映,构成了“2005法国电影回顾展”之后这个国家电影文化的又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2.
媒介批评的定位问题王志敏(北京电影学院)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了多媒体时代。多种媒介手段传递速度和规模是前所未有的。于是,媒介批评、媒介研究的问题就变得紧迫起来,而且,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媒介批评和媒介研究的定位问题。我认为,在这方面,法国电影符号学理...  相似文献   

13.
随心所欲     
千树 《档案管理》2004,(4):47-47
一个人最理想的状态大概就是随心所欲。十几年前,电影院一位守门员向朋友讲述一部法国电影《随心所欲》,讲得眉飞色舞,就是想不起片名,只好急急地说:“反正就是可自由可随便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电视艺术是以视觉形象为主的综合艺术。和电影一样,其独擅的艺术特性,是“用画面来思维”。但真正构成影视艺术的审美力量的,并不是仅具有外在的直感作用的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法国电影家阿倍尔·甘斯语)。所谓“画面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去年票房达到 4000万欧元的法国电影,已被法国政府选送参加本年度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竞争,在若干题材沉重的电影中,这部影片轻松的风格一定会引起评委的关注,入围的可能性很高,但最后能否获奖还是未知数。不管能不能在奥斯卡有所斩获,它都足以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16.
1.从《海洋》反观中国纪录片市场2011年8月12日,由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纪录片《海洋》在中国院线上映。这部历时七年,耗资5500万欧元,并在当年二月一举获得"法国电影恺撒奖最佳纪录片奖"的影片,可谓雅克·贝汉自《迁徙的鸟》之后的又一巨作。  相似文献   

17.
我喜欢看电影,也因为自己是做设计的原因,很注意电影里面的服装。十多年前,看法国电影导演吕贝松拍的《第五元素》,感觉电影里服装非常突出,既符合角色性格,又古怪趣致,是法国设计大师让·保罗·高提艾设计的。反观我们自己的古装戏服,好像几百年来都一个样子,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因此总是有一个期待,希望有设计家能够突破古装的传统,在古装基础上给予新意的创造。  相似文献   

18.
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认为,电影是一种会讲故事的机器,故事即导演与观众沟通的工具。因此,叙事是一部电影最为核心的任务。从叙事美学的视角(叙事结构、叙事风格、叙事空间)出发,对几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探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在叙事手法与技巧上与华莱坞"作者电影"一脉相承,其超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逼仄的叙事空间与反常规的叙事结构相得益彰,在工业化的电影生产模式下给观众更深层次的美学体验。  相似文献   

19.
潘昕彤 《大观周刊》2012,(30):35-35
作为“新浪潮”电影的代表导演,特吕弗的自传性电影《四百下》、《二十岁的爱情》、《床第之间》等影片有着突出的代表性。其中《四百下》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标志着"新浪潮"作品被评论家承认,成为新浪潮电影流派的开山之作,是艺术电影史上一座丰碑。本文以《四百下》作为起点,从特吕弗出发,探讨法国电影新浪潮的艺术理念与时代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电影电视     
法国电影《不可撒消》从一开始就让你不舒服:镜头总神经质地不停晃动。然而当一个人用灭火器一次次猛击躺在地上的另一个人的脸部时,镜头却安静下来,它一动不动地让你细细“观赏”一张完整的人脸怎样被砸成“破碎蛋壳”的样子。 《不可撤消》在去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公映时,这个暴力场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