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手法。齐白石老人就曾是运用"空白"的高手,你看他的虾图,画面上只有几只虾,其余什么也没有,可是我们却在这什么也没有的地方看到了游鱼碎石,清水绿草。艺术创作中这种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读者或观众或听众去思考、去想象、去补充、去发挥的艺术,就是我们所说的"空白"艺术。绘画、文学创作中可以通过留出部分空间收到以无驭有、以少胜多的效果,英语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着特定时空限制的活动,能否也通过留出部分时间收到好的效果呢?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手法。齐白石老人就曾是运用“空白”的高手,你看他的虾图,画面上只有一只虾,其余什么也没有,可是我们却在这什么也没有的地方看到了游鱼碎石,清水绿草。这种手法后来在文学创作中也得到广泛运用,以虚写实、虚实相生即是具体体现。艺术创作中这种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读者或观众或听众去思考、去想象、去补充、去发挥的艺术,就是我们所说的“空白”艺术。绘画、文学创作中可以通过留出部分空间收到以无驭有、以少胜多的效果,英语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着特定时空限制的活动,能否也通过留出部分…  相似文献   

3.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手法.齐白石老人就曾是运用"空白"的高手,你看他的虾图,画面上只有一只虾,其余什么也没有,可是我们却在这什么也没有的地方看到了游鱼碎石,清水绿草.这种手法后来在文学创作中也得到广泛运用,以虚写实、虚实相生即是具体体现.艺术创作中这种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读者或观众或听众去思考、去想象、去补充、去发挥的艺术,就是我们所说的"空白"艺术.  相似文献   

4.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实、有疏有密、跌宕多姿、妙趣横生,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美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这种空白艺术呢?  相似文献   

5.
“空白”也叫“留白”,本是一种艺术表现的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故意留出一部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发挥,使语文教学有虚有实、有疏有密、跌宕多姿、妙趣横生,语文教学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美感。“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留白”一词源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即画家在绘画时,不会将画幅填满,而是留出大量的空白,让别人去想象。  相似文献   

7.
空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白艺术,是所有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在书法、绘画、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中,历来都讲究空白艺术,尤其是书画作品,空白是其“半壁江山”,就像我们离不开空气一样离不开空白。艺术作品中的“空白”,追求的是一种“空灵”的“空间感觉”,从而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对于传情达意有说不尽的妙处。它容纳了无限的外延,使其向纵深延伸,可以用无穷无尽的想象和联想去填补、去演化,因而也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8.
布白艺术和言语艺术、非言语艺术、板书艺术、提问艺术一样 ,是教学艺术中的一种形式。教师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 ,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 ,会造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氛围。所谓生物学教学布白艺术 ,是指教师将布白手法运用于生物学教学中 ,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联想和想象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启迪学生的思维 ,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的教学实践活动。1 生物学教学布白艺术的含义1 1 布白 ,是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法之一 它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 ,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这里的“空白”并非没有东西 ,而是虚中求实…  相似文献   

9.
朱祥 《物理教师》2006,27(3):24-26
1在物理科学探究教学中“留白”的意义众所周知,在绘画、音乐、书法、建筑、文学等艺术形式中,都讲究“留白”.“留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空白”并非没有东西,而在于求其空灵,是虚中求实.从而达到类似于  相似文献   

10.
布白,是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的留出“空白”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在绘画、雕塑、文学等艺术门类中被普遍采用,如绘画中讲究“空白是画”,雕塑讲究残缺美,而文学创作中,往往留有适当的空白,让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对文学形象和意境进行再创造。那么,教学艺术中是否也需要布白呢?  相似文献   

11.
空白是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使创作的艺术品形神兼备、虚实相映,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我们中学语教材的课大部分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内容精彩丰富,语言含蓄凝练,而且作独具匠心地为读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成为本中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亮点”。在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本中的艺术空白,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化虚为实,去探索求知。  相似文献   

12.
一、班级管理留白艺术的内涵 留白是一种运用广泛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是创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这种“空白”并非空而无物,而是相对于物象的实所呈现出的艺术的虚,它是一种空灵,一种虚中求实,一种虚与实的和谐统一。如在绘画中,画家常用虚实相间的笔法营造“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的画境,大文学创作中,  相似文献   

13.
空白艺术,是所有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在书法、绘画、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艺术形式中,历来都讲究空白艺术,尤其是书画作品,空白是其“半壁江山”,就像我们离不开空气一样离不开空白。艺术作品中的“空白”,追求的是一种“空灵”的“空间感觉”,从而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对于传情达意有说不尽的妙处。它容纳了无限的外延,使其向纵深延伸,可以用无穷无尽的想象和联想去填补、去演化,因而也更具魅力。一、空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提出所谓空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故意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并以…  相似文献   

14.
“空白”是艺术作品的一种创作手法,指作品留给读者想象和再创作的空间,读者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化素养,从中获得对作品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体育课堂教学也如此,教师利用这一“空白”艺术,课堂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周锡亚 《考试周刊》2010,(20):58-58
据说古时候进行过一次绘画比赛,以花为主题,结果有一幅题名为《踏花归来马蹄香》的画获得了第一名。一匹马悠闲自在地迈步在草地上,马蹄周围蜂飞蝶舞,整幅画无一朵花,却让人满眼花团锦簇。因为这留白,方寸之间,天高地阔,百花争艳,芳香四溢都跃然纸上,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远的意境,画家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理解观众,更相信观众,所以特意设下空白,让观众去思考,去补充发挥,让观众和自己共同完成作品美学价值的创造。以虚写实,虚实相生,这就是中国画的“留白”艺术。语文教师也可以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蜻蜓点水”,留出大片“空白”,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补充这些“空白”,更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留白”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手法,是指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留出空白。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把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留给阅读者去思考和想象,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空白”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概念,指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作品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给读者留下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作文的“空白”是指在写作中未明确或说明的部分和暗示的内容。作文教学的空白艺术是指教师将“空白”手法运用于科学教学中,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发散学生的想象,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亦应讲究空白艺术。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看到那些着墨很多、画面拥挤的作品时往往并没有太多的美感.而是一种压抑和累赘:相反那些留有适当空白的作品,反而给人“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艺术效果。这就是绘画艺术中的“空白”表现手法,画家称之为“留白”。“空白”作为艺术家创作时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它能使艺术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9.
“空白”是关于艺术作品审美欣赏的概念。它指的是作品留给读者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化素养,展开思维羽翼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在书法作品中,一幅画如能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艺术效果;诗歌语言的跳跃,电影艺术的空镜头,也都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感染力。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李白”效应。  相似文献   

20.
空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没有空白就没有艺术,一切艺术都体现着空白的美意,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往往通过“空白”和不“完满”的“形”给欣赏者以无限广阔的想像空间,造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也讲究留白。然而,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要么是“满堂灌”,要么是“满堂问”,学生没有体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缺乏“涵咏体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