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主干课程,理应成为学习者提升思辨能力的主要渠道。学习者的“四层学习身份模型”较好地契合了思辨能力的层级结构特征,能有效促进学习者思辨能力的发展。运用该模型改革和设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有机调整学习者四层学习身份能力训练,突出学习者文本使用者和文本分析者身份,有意识有目的地提升学生分析、推理和评价为核心的思辨能力。这种教学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贯穿学科内容主线,促进语言技能与思辨能力共同提高;在教学中注重启发诱导,突出学习者的批判性语言能力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缺席”成为英语教学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并已取得一定成效。本文结合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缺席”的原因进行分析,从丰富知识结构、文化差异教学、探究式学习、思辨能力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措施,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英语专业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型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提出以专业核心课为基础、专业选修课为提升、专业平台课为延续、通识通修课和新生研讨课为拓展的四位一体的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型课程教学体系,并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来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构建学生的研究能力,从而真正实现英语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的问题,以文秋芳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为基础,以“英美概况”课程为改革内容,探索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手段.文章在Bloom认知目标分类理论的指导下,论证了思辨能力层级性特质,设计了思辨能力分层培养方案,付诸于教学改革实践,并运用思辨能力量具检验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情况与培养效果.实践证明,本研究提出的分层培养方案能够有效地促进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调查了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水平,研究利用加利福尼亚思辨能力量表和加利福尼亚思辨气质倾向调查问卷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水平进行了调查,同时研究深入分析了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内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弱已经成了外语教育界的不争事实。大量研究都显示相比较其他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专业学生更倾向于死记硬背,无条件接受教师讲授内容,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习法(又称小组学习法)是在自主学习理论之上构建起来的,该学习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语类学生思辨能力弱的症状。本研究旨在说明该学习理论对学生思辨能力提高的影响力。通过口语测试、非结构化访谈等实证研究,研究者证实了合作学习能够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思辨性任务序列”为基本框架,设计了基于Moodle网络平台的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训练模式并验证了其有效性。受试为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71人),实验班及2个对照组的配对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技能。网络平台在线讨论版块“交流互动”功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即时反馈”“学习路径”等管理功能有助于实现思辨训练的过程跟踪及控制。基于在线写作任务的“评价及反馈”是决定该模式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在推论技能,评估技能和分析技能三项核心思辨技能中,推论及评估技能优先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8.
CBI理念将外语语言学习和学科知识融合起来,将语言技能培养和思维发展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笔者从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现状出发,借助于CBI理念及其教学模式以及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以"英语报刊阅读"课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基于CBI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以期提高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及其外语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缺乏近年来已被讨论得很多了,事实上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暴露出来的思辨能力的缺乏也很严重。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这一问题,笔者提出运用英语议论文写作来培养思辨能力,而思辨能力的提高同时又能促进英语议论文的写作,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笔者将这一教学理念在笔者所在的班级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实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期望本文能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研究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实施基于课题研究和案例教学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并对课程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研究发现,该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思辨缺席症"是近年来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有效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已成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以内容为依托的CBI教学模式把课程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训练结合起来,实现了学生英语专业技能,知识建构和思辨能力训练的三位一体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阅读的第一、二层次通过学生课前观看微课件完成,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协作学习,对文本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训练思辨能力。研究结果证实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批判性阅读教学能促进外语专业学生写作中思辨能力的提高。因此改革教学模式,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3.
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发达国家被认为是新世纪教育和研究的重点,在我国高等教育界也成为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发现国内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与他们掌握的英语语言能力不相称,出现了英语语言能力强而思辨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成为英语专业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作为2007年获批的新兴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由于其课程设置和知识背景等多方面的特色,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上拥有优势。本文从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入手,着重分析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四大优势以及要面临的几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主干课程,理应成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主要渠道。本文依据"四层学习身份模型"理论实施课程教学,进行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实验。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思辨能力测试成绩在各阶段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实验班学生思辨能力有着比较明显的提升,而控制班的提升却不够明显。在英语专业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思辨能力亦可得到较好提升,且利用"四层学习身份模型"理论设计实施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而注重学习者文本使用者和分析者身份,重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适当拓展学习内容难度是这一优势取得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客观性量具》(文秋芳2012)作为测试工具,对本科高校英语、法学、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一年级和四年级合计195名在校生进行思辨能力测试。研究发现:(1)与其他文、理工科同年级本科生相比,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与四年级学生的思辨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与其他文、理工科本科生的思辨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2)英语专业四年级本科生的思辨能力比一年级本科生虽略有提高,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表明四年的专业学习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这可能与目前英语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目标重在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关。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比较薄弱,这已经引起了外语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在长期授课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实践,笔者发现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正确有效途径。本文旨在解释案例教学法如何与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相结合,如何设计案例以及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笔者检验时发现案例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英语听力为代表的英语专业技能类课程不再仅限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而应更加重视学生思辨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语言外专业素养的提高。通过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听力课程从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上教师精讲和师生互动,课下学生巩固提高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了全程教学、全员参与,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专业大学生缺乏思辨能力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应引起教育界足够的重视。“文学圈”教学模式能从多方面促进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思辨能力的界定和研究综述出发,以英语专业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为例,深入探讨了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界定和理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思辨能力与读写衔接问题。这不仅对于英语专业,对于其他专业学生也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美国历史文化作为一门英语专业内容依托课程,在融合"内容.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立足内容依托教学理念的特点和优势,美国历史文化课程应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评估的改革着手,构建以"开放性学习""三思型教学""互动式评价"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来加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实证研究发现,这种内容依托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其思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