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秸秆——肥料——种植"、"秸秆——饲料——种植"、"秸秆——沼气——种植"、"秸秆——食用菌——养殖"等四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在循环农业中的多重效益,提出了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构建河北省秸秆资源—经济—环境—能源系统动态最优模型,以模拟分析2017—2035年河北省秸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增长间均衡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引入先进技术的环境综合政策系统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大气污染物质在减排20%的情况下,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政策组合,2035年河北省经济总量达到8.06万亿元;大气污染物质在减排30%的情况下,2035年河北省经济总量达到6.4万亿元.(2)2017—2035年政府对秸秆处理技术共补贴454亿元,其中秸秆饲料压块技术14亿元、秸秆气化发电技术1.5亿元、秸秆食用菌基料技术320.5亿元、秸秆有机肥生产技术118亿元.  相似文献   

3.
秸秆的高值转化一直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以[Bmim]Cl(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溶解小麦秸秆,经乳化-固化-冻干过程制备再生秸秆木质纤维素多孔球。比较不同浓度秸秆溶液制备的木质纤维素球。结果如下:秸秆溶液浓度为5%时球形态和微观结构最好,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氮吸附能力;较低浓度秸秆溶液制备的球粒径分布更窄;球中纤维素结晶度与秸秆溶液浓度呈正相关。研究表明,秸秆溶液浓度是制备秸秆木质纤维素多孔球的重要影响因素。本工作对研究再生秸秆木质纤维素多孔球的理化性质和优化制球工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和1-乙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EmimOAc)两种咪唑类离子液体在不同条件下对玉米秸秆的溶解和再生情况.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手段分析溶解前后秸秆的化学结构与结晶结构.结果表明,秸秆纤维素溶解再生后结晶度变低,热稳定性也略有降低;离子液体是秸秆的直接溶剂,秸秆在其中并未发生衍生化反应.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家非常重视利用秸秆发电,但秸秆的收购和贮运成为制约秸秆发电的一个难题,因此对秸秆打包机的设计研究十分必要.文章根据厂家产品图纸对秸秆打包机箱体侧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秸秆打包机结构优化分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设计秸秆打包机压力试验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遴选出养牛、种菇和制炭三个有关联的秸秆利用方式,构成循环产业链,根据产业链中消耗的秸秆原料数量确定秸秆供应的农户区面积,使秸秆的产生和资源化利用产销平衡,构成一个"生态单元"."生态单元"由生产中心和农户区两部分组成.生产中心收购农户区的秸秆作为原料,养殖肉牛、种植蘑菇和制炭.养牛、种菇和制炭三个产业环环相扣,并与农业生产形成良性生态链:制炭余热用于菇房加温,牛粪作为种菇培养料,尿液制沼气,沼渣、沼液与蘑菇下脚料还田.按照普通标准确定种菇规模,由种菇需要的牛粪量确定肉牛养殖数量,种菇和养牛剩下的秸秆用来制炭,制炭规模由农户区产生秸秆的数量决定.  相似文献   

7.
秸秆焚烧对农田土壤甲螨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根据济宁农田土壤动物调查结果而完成的。秸秆焚烧使土壤甲螨的类群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对玉米样地的影响比对大豆样地更为明显;土壤甲螨的季节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与对照区相比,秸秆焚烧会使群落数量高峰期明显后延;秸秆焚烧使群落的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秸秆使用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秸秆综合利用途径的分析,探讨现阶段我国发展秸秆直燃发电的现实意义,分析了秸秆直燃电厂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力图寻找出该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欠发达的甘肃陇东南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农作物秸秆量。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加之管理不善和开发进程缓慢,许多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低下,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积极探明陇东南地区农作物秸秆储量,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效率,已成为甘肃陇东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陇东南主要农作物产量入手,按照国家通用谷草比及折标煤系数,测算了这一区域农作物秸秆储量,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了提高农作物秸秆使用效率的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能源将农业、绿色、环保观念充分融合,也因为低成本、低污染以及碳平衡等原因成为最主要的新能源之一.以新疆主要农作物秸秆为研究对象,利用草谷比法、折标煤总量法、能源潜力法分析出2014年新疆主要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资源量达3752.47万吨;15年间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呈现出增长趋势且主要分布在伊犁、喀什、阿克苏等地区,各地、州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总体呈现出"北疆丰富,向南递减"的阶段分布特征,且类型具地区集中性,这有利于重点布局产业化生物质能资源转化基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常见担子菌发酵的类型,同时对影响常见担子菌发酵的重要因素如培养基、染菌、种子质量、pH、温度、搅拌速度等分别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在中温(35±1) ℃的条件下,利用新鲜猪粪和玉米秸秆按照干物质质量比为1:1和 2:1分别进行为期50 d的厌氧发酵实验,并利用改进的BCR 3步提取和0.01 mol·L-1 CaCl2提取,分别对2组配比第1天的发酵物和最后1天沼渣进行Cu和Zn各形态的提取和测定. 结果表明,厌氧发酵过程均能减少2组配比发酵物Cu和Zn在沼渣中的可交换态含量和生物有效性百分含量(酸提取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百分比之和),同时增加Cu和Zn在沼渣中的稳定性(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百分比之和).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提法获得苗期、抽薹前及抽薹后的金乡大蒜秸秆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进行抑制效果的研究,以了解金乡大蒜秸秆浸提液的抑菌作用,为解决废弃的大蒜秸秆问题提供参考.试验采用2因素多水平3个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数据.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苗期和抽薹前及抽薹后的金乡大蒜秸秆浸提液对黄瓜灰霉病菌生长都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苗期和抽薹前秸秆浸提液质量浓度分别达到60mg/ml和140mg/ml时黄瓜灰霉病菌生长被完全抑制;抽薹后的秸秆浸提液在质量浓度为140mg/ml时没有出现黄瓜灰霉病菌生长被完全抑制的现象,在20mg/ml至140mg/ml之间对黄瓜灰霉病病菌生长的抑制效果无显著差异,但与对照比较,在浸提液质量浓度20mg/ml时黄瓜灰霉病病菌菌落直径则显著的短小.  相似文献   

14.
动物细胞原代培养中常见微生物污染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代培养过程中常见污染主要是微生物污染,针对污染的来源、检测、清除以及预防四个方面综述了常见微生物对原代培养细胞的污染及处理方法.旨在为细胞培养工作者在原代培养中能尽可能减少污染的发生、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的细胞、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为细胞系的保种传代提供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5.
甘蔗糖蜜酒精生产经历了有酸发酵和高酸发酵两个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因此,糖蜜酒精生产或将进入一个无酸发酵的新时期。在阐述有酸发酵和高酸发酵利弊的基础上,认为无酸发酵是糖蜜酒精生产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同时指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酸发酵必须要攻克的技术难关。  相似文献   

16.
16SrDNA序列分析技术在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16SrDNA序列分析技术在微生物分类鉴定及分子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6SrDNA既具有保守区域,又具有高变区域,是生物的种属鉴定和系统的重要分子基础,以16SrDNA为目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精确地揭示微生物种类和遗传的多样性,从而16SrDNA序列分析成了微生物分类鉴定主要依据。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的限制,操作方便、检测快速准确且灵敏度高,已被广泛应用到菌种鉴定、群落对比分析、群落中系统发育及种群多样性的评估等领域,是一种客观和可信度较高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低能N+离子注入技术,以D110 和D110B为出发菌进行了诱变选育高产谷氨酸菌株和发酵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已经初筛到两株高产菌株D5221 和B3263,其多批次摇瓶平均产酸分别达到 8.4%、7.5 %,比出发菌分别提高 35.48%和 25 %.其一级种子生长曲线比原出发菌有明显变化,高产菌株发酵对数期平均提前 2~ 3h.从发酵曲线显示出高产菌株的代谢活力增强,倍增时间缩短,对缩短发酵周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氨氧化古菌(AOA)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泛,是海洋水体中数量最为丰富的原核生物之一。AOA作为海洋中氨氧化作用的主导微生物,能在寡营养条件下通过化能自养的形式进行固碳,在海洋的碳、氮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OA氨氧化过程驱动的化能自养固碳是深海内部重要能量来源,为研究深海内部有机碳输入与深海微生物群的有机碳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以及深海自养生物能量来源问题提供重要导向。本文对于海洋AOA的多样性分布、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其在海洋能量循环过程中的功能进行系统的综述,以期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