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参考》2005,(12X):13-13
文化产业有望得到一系列的税收优惠。在重庆市文化工作会上公布的《关于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讨论稿)》,提出了具体的优惠方案。  相似文献   

2.
重庆历史上首部档案蓝皮书于日前发布。这部由重庆市档案局馆编制的蓝皮书名为《2011年重庆档案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全面反映了2011年重庆档案事业发展情况,内容包括重庆档案事业发展综述,各级各类档案馆工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法制、宣传、科研工作,档案人才队伍建设,重庆档案工作大事记,领导讲话和重要文件选编8个部分。蓝皮书的发布,对于全面总结分析和推动重庆档案事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抗战前期重庆文化团体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重庆因其特殊的地位。聚集了众多的化团体,为陪都化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史料系社会部致重庆市政府之《为拟订(重庆市各化团体督导国民月会暂行办法)》之附件,它反映了抗战前期重庆各化团体的概况,包括全国性化团体、重庆市化团体、报刊通讯社、书局、戏院等,对研究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化有一定参考作用,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4.
重庆直辖市建立以来,经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重庆市档案事业在服务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初步建立了基本适应重庆直辖市的档案事业体系。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人才和经济实力对档案事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今天,重庆市档案工作与全国发达地区档案工作的差距是确实存在的。全市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儿歌界。重庆与北京、上海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有“全国儿歌看重庆、重庆儿歌看巴南”之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庆市巴南区就狠抓了儿歌创作.把它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素质教育和民间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相似文献   

6.
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政府移驻重庆,使其成为战时首都,并明定为陪都,从而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出版中心。本文着重简述从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至1946年5月还都南京这一时期重庆出版业的发展变化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要为倡导全民读书作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重庆市现在的文化现状,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通过提倡、培养全民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来推动重庆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推动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孙武 《重庆档案》2005,(1):36-37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又在上海燃起了战火,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危在旦夕。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国民政府于11月20日宣布迁都重庆。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存在着区域分布失衡、文献资源分布失衡、区域发展失衡与经费支持发展失衡等问题。文章以重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个案进行研究,分析了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失衡的原因,并从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定位研究、加快法律法规建设力度、加大经费投入、大力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和服务意识等五方面提出了解决重庆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失衡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汪俊 《出版视野》2007,(2):14-18
新闻出版业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同时,新闻出版业又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重庆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兴渝的进程中,新闻出版业承载着弘扬先进文化、发展文化生产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大使命。重庆新闻出版业应该抓住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开拓开放、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加大新闻出版事业和新闻出版产业协调发展的力度,使全市新闻出版业更上台阶,为重庆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6月7日,重庆市区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研讨会在武隆县召开。重庆市档案局局长况由志作了《加强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档案文化教育功能》的重要讲话,总结了重庆直辖以来全市区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  相似文献   

12.
1937年11月,中国军队在淞沪抗战中失利,南京陷入危机,国民政府于11月20日迁往重庆。日军为了威胁中国政府早日投降,不断派遣大批飞机对重庆进行大轰炸。国民政府成立了防空司令部,任命刘峙为重庆卫戍总司令兼防空司令。国民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防空部队,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试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阐明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揭示了建设我国数字图书馆的意义及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提出了实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原则及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木子 《出版视野》2010,(4):10-10
2010年7月29日,市新闻出版局召开2010年重庆市农家书屋物资配送工作会。全市39个有农家书屋建设任务的区县(自治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分管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以及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重庆邮政公司、重庆市喜孜孜商贸有限公司、重庆渝筑物资站消防设备厂等物资配送单位参会。  相似文献   

15.
“陪都”新闻集散地化龙桥,在重庆西郊的嘉陵江畔,距上清寺约五公里,在重庆市区到沙坪坝的途中。原来,不过是处依山傍水的小村落,一条不平的土路,几间矮矮的房子。抗日战争爆发,随着蒋介石“国民政府”的节节败退,步步西迁,重庆成了国民党的“陪都”,“下江人”(当时,四川人对外省人的统称)大  相似文献   

16.
张进 《出版视野》2006,(1):10-10
文化产业有望得到一系列的税收优惠。在重庆市文化工作会上公布的《关于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讨论稿)》,提出了具体的优惠方案。  相似文献   

17.
视点     
薄熙来期待重庆档案事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本刊讯3月24日,重庆市档案馆建馆50周年。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前往祝贺,向重庆市档案工作者表示慰问,并对重庆市档案事业的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经委最近制订的<重庆市汽车摩托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草案,打造"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首次列入政府五年规划.重庆是一个老工业基地,有着多年关于汽车及其配套产业的发展根基.无可否认,在重庆的信息化建设中,汽车制造工业的示范作用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笔.  相似文献   

19.
李丽 《重庆档案》2005,(3):19-20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不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档案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技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重庆市房地产交易所提出了档案要全面进人数字化管理,做了许多有利的工作,推进了档案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报业竞争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炬 《今传媒》2005,(9):40-41
1937年10月30日,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在重庆正式办公。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发布通令,定重庆为战时“陪都”。重庆的人口在“八·一三”淞沪抗战以前有三十万多人,本地人占百分之九十五。据《重庆通史》载,成为“陪都”后,1938年重庆人口为53万,19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