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而且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德育工作主力的班主任,该怎样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呢?  相似文献   

2.
杜盖世 《甘肃教育》2008,(13):11-11
一、着眼“荣辱观”。落实德育目标。班级是教育学生的基本单位,为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到实处,我们要把学校德育工作要求一一具体化。使大目标变为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班级日常小事,老师要大力倡导做小事、做好事。  相似文献   

3.
高旭 《辽宁教育》2007,(11):13-15
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也是教书育人培育祖国栋梁的主战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德育工作,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身先士卒,努力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排头兵。加强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义不容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引导青少年学生在知行合一过程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高度概括,是公民道德建设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的必然要求。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但首先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长期以来,在不少地区和学校德育只被看作是学校的一项专门  相似文献   

6.
文雨 《甘肃教育》2006,(4B):1-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教育战线引起很大反响,许多地方和学校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出发.把荣辱观教育纳入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范畴,并将其逐步落卖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从而对学校德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次重要指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大学生中深入宣传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应利用学校德育工作搞好养成教育,创新教育方式,从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汇》2006,(6):10-11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将成为今后学校德育的主题和灵魂。荣辱观教育只有回归学生生活,才能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学习实际,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叩开学生的心扉,将“荣辱观”的种子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里。从而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0.
闫梅 《宁夏教育》2006,(5):19-19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论述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学校德育工作,我们抓住着力点,找准突破口,扎扎实实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把德育工作和“八荣八耻”活动有机结合并切实抓好。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用以指导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充实德育工作的时代内容。为使德育活动有序开展,学校专门制订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系列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12.
应治召 《江西教育》2006,(11):11-12
作为道德规范的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是人们的一种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最基本的人生态度、最基本的社会观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的先进的价值观,又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突出了时代要求和时代精神;既明确了什么是“荣”,又指出了什么是“耻”,它对我国当前社会状况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为学校德育工作创新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以旗帜鲜明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人培养人,既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创新…  相似文献   

13.
刘猛 《中国德育》2006,1(10):49-51
自2006年第5期起,我们开设了“八荣八耻”专栏,意在将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向深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而不是流于形式地“走过场”和赶时髦。截止到本期,已经刊发了15篇文章,其中既有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哲学思辨,又有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理论分析,还有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探索等。通过这半年的讨论,我们深刻体会到“八荣八耻”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虽然从2006年第11期开始我们将不再设置这个栏目,但是我们依然为探讨“八荣八耻”提供广阔的平台,希望和所有关心青少年德育的人们一起努力,共同为改善社会风尚,促进未成年一代健康成长做出贡献,为实现我们的初衷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是成年人也是未成年人应遵守的准则,也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纲领和重要内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时刻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高度概括,是公民道德建设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与改进学校德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余力 《宁夏教育》2006,(5):F0002-F0002
4月14日,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在银川召开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广大教职员工和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养成良好品德,把“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作为教职工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纲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马文学、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刘仲出席了大会。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马文学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自治区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张义康作了动员讲话。马文学副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八荣八耻"论述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提出了学校德育工作应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观点,介绍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思想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主席在2006年3月4日提出的“八荣八耻”,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我们德育工作者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方向,为我们搭建了学校德育的新平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也对我们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如何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之与学校的德育相结合,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与教师的实际相结合?开展哪些活动才能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更好地落到实处?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全社会特别是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该从理论上明确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化,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应该从历史与现实、事实与逻辑相结合的角度深入理解“八荣八耻”,构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评价体系和规范体系;应该在工作实践中立足于“入耳、入脑、入心”,把工作重点置于建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渗透机制。  相似文献   

20.
苇启扬 《中国德育》2006,1(8):32-34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讨论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并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对于我们提高道德认识、强化知耻之心、改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知荣辱,是一个人应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没有荣誉感和羞耻感,道德就只是空悬在人之外的他律,无助于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开设“八荣八耻”专栏,意在将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考引向深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而不是流于形式地“走过场”和赶时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