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度重视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是学校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重要环节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 ,必须牢固树立以加强教育管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观念 ;必须把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始终把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 ;必须把严格规章制度作为加强教育管理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作为道德规范的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是人们的一种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最基本的人生态度、最基本的社会观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的先进价值观,又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突出了时代要求和时代精神;既明确了什么是“荣”,又指出了什么是“耻”,  相似文献   
3.
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两个重点","三个关键",实现"五项目标",努力推进学院事业科学发展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要用“三个代表”总揽高校全局 ,要用“三个代表”作为检验和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 ,培养一批又一批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突出时代主旋律 ,把用邓小平理论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摆到落实“三个代表”的首位 ,打牢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立足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努力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着眼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需要 ,大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努力在学生中营造浓厚的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的政治氛围 ,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浅论学会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临知识经济时代 ,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会学习 ,因为它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如何培养和提高我们的学习素质 ,这就要求我们科学确立学习目标 ,坚定学习成才的信心 ;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加强思维训练 ,提高学习能力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勇于磨砺自己 ,培养优良的学习品质 ;开拓学习视野 ,掌握多种学习手段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报告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以谋求整体发展、优化整体效益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双创"活动,以发展壮大学院实力,以发展增强学院的生机和活力,以发展开创各项学院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论荣辱观教育与高职生职业道德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治召 《职教论坛》2006,(15):52-54
从研究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关系入手,深刻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和高校德育工作现状,着力探索一条高职院校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有效途径.对推动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与高校德育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向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需要其实现创新。本文对此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定位与方法论、独特性与时代性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丰富发展了邓小平发展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要深化认识,切实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要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进一步提高驾驭发展的本领;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努力实现学院事业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10.
应治召 《职教论坛》2005,(8S):57-59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人才的要求,培养高质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关系”,构建“以培养就业能力为龙头,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德育特别是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重要环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要坚持育人为本,正确认识和处理传授知识为主与德育为先的关系;坚持课程设置整体优化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坚持以培养就业能力为龙头,正确认识和处理“专”和“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