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语言,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因此,笔者认为理解词语必须首先考虑语境,引导学生自"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开辟学生"感触"词语的通道,利用学生的身边生活,利用多媒体等,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对词语进行理解。本学期,笔者于教学中在理解词语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现将其中的点滴感触阐述一二。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强调,学习语言,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怎样摆脱机械讲解,生硬灌输,僵化记忆的误区,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灵动起来,丰富起来?笔者结合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很多成功的教学课例,作一些粗浅的探索。一、联系生活,让词语“长”起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饱经风霜”教学片断: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先指导学生理解了其他的词语,但却巧妙地埋下了伏笔: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  相似文献   

3.
一、以词明理心理学认为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和易感性。因此 ,教师要引导儿童抓住重点词语加以理解 ,能使儿童明白课文所说的道理。如教《狐假虎威》时 ,引导学生抓住“骨碌一转”、“一前一后”、“神气活现”进行理解 ,认识到狐狸是狡猾的 ;抓住“蒙住”、“半信半疑”、“受骗”进行理解 ,认识到老虎虽骄横但心眼斗不过狐狸。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狐假虎威是狐狸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这一道理。二、以词识物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对词语的理解来认识事物 ,发展思维。如教学《初冬》抓住“白茫茫”来引导学生以蒸馒头冒出的…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现在一些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却存在“就词解词”的现象,课堂上先让学生读一读、再写一写、最后说一说,这样就算完成词语教学的任务了.其实,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到的词语是枯燥的,是无味的.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运用多种方法,拓展词语教学的“三度空间”.  相似文献   

5.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语理解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呢?我认为,词语教学要走出“就词解词”的误区,而应该“还原语境,理解词语”。因为语境和理解词语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还原语境可以将词语融入到特定的语境中,使学生一接触到词语就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立体形象的画面,从而使词语教学显得更加鲜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还原语境,进行词语教学的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词语教学的目标是这样定位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这里实际上提到了两类词语的教学:一是“关键词”,是能够体现文章特点,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在教学中要体会它们表达情意的作用;一类是“生词”,是学生不认识或不熟悉又要求识记的词,在教学中要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来理解它们的意义.这两类词语在同一篇课文中有时会出现交叉,即有些词语既是生词,又是关键词;当然也有时是分开的,如学生并不陌生的词,在某课非常关键,要重点研读;或有些词并不特别重要,却是学生难写难记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这里我们着重研究如何突破关键词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翻开小学语文试卷,你便会轻易地找到“解释词语”这一项考题,总会发现“解释词语”这四个字前,出现“联系上下文”。这是在启发学生,要通过“联系上下文”这一方法来解释词语,给学生指出了答题方法。这本无可厚非,因为理解词语,就是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相似文献   

8.
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分析文本,也要让学生在学  相似文献   

9.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中年级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高年级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怎样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呢?一、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理解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它具有概括性。一些词语的意义往往在课文中已表达出来了。因此,理解这些词语,可以用书中的语言文字去理解。如《说勤奋》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生物学家童第周刻苦学习的文字:“第…  相似文献   

10.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学用结合。”因此,在教学中应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带进课堂,使学生把抽象的词语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融合在一起,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又能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使单调、枯燥的词语变成了直观形象的生活画面,营造出一种情趣盎然的识字氛围。  相似文献   

11.
作家李锐说:“作家就是在词语的池塘里游泳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在知识的梯子上攀登时,使他迈出最初的,在我看来也是最宽阔的步伐的,就是通过词来认识世界。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跃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他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啊!”从作家的创作体验和教育家对词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难看出对词的感受、理解和欣赏在培养学生语感、增强学生阅读能力上的重要作用。苏教版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有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12.
在词语教学的读写、理解和运用三个环节中,理解是关键。怎样搞好词语教学呢? 一、讲解词语要直观形象用直观方法,包括运用图片、画册、电影、戏剧、生活场面和恰当的动作以及学生熟悉的各种自然现象解释词语,比较形象,学生易于理解。对课文中出现的古今中外的人物、历史、地理名词,可以用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例如李时珍、爱迪生、泸定桥、西沙群岛等。这种方法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对理解课文很有帮助。对某些词的理  相似文献   

13.
许叶 《考试周刊》2011,(23):57-58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重视词汇教学。”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因此教师只有进行有效的词语教学,才能提高学生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能力。要提高词语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按照《新大纲》的精神,采取多种方法灵活进行词语教学,尤其对低年级小学生,要抓住每个契机,“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这将为未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架起一座坚固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词语教学是1~6年级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联系上下文 ,借助生活积累 ,在语言环境中“了解”、“理解”、“推想”、“体味和推敲”词句的意思和作用。这是因为 :一方面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词语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 ,词语的运用最重要的特征是依赖语境 ;另一方面 ,一个词用得对不对 ,好不好 ,都要凭借整体语境来判别 ,离开了语境 ,便很难鉴赏词语运用的审美价值。[课例1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再见了 ,亲人》中的“雪中送炭”一词时 ,和学生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对话 :师 :谁能说说“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生 :雪中送…  相似文献   

15.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它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应该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学生脑海中的词语应该是形象的、鲜活的、有生命力的。那么,如何让词语教学精彩起来,让词语扎根在学生的心灵中,使理解词语的过程,成为学生开启心智,拓展想象、进行创造的过程呢?一、眼前有景道不得——巧用图片,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16.
以前,我们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时普遍采用的是反复抄写、背诵解释等机械的方法。采用这些方法无法实现词语和学生精神的同构共生,积累的词语是呆滞性的,不可能真正嵌入学生的思想和语言系统。当下,我们既要舍弃原先机械的边缘学法,舍弃教师直接抛出词义的被动学法,又要真正理解词语的含义,这的确对我们的词语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新挑战,我所采用的方法是领着学生走进生活,勤查“无字词典”,或称“走词语”。我以为,只要是和当下生活和虚拟生活可直接链接的,均可以在词与境的相似匹配、对应回流中,真正地理解、感悟它的丰富蕴意。查…  相似文献   

17.
词 语一般有两重意义。一是字面意义 ,即字(词)典字上所作的解释 ;一是情境意义 ,即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隐含的意思。对学生来说 ,后者不易理解。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现列举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几例 ,谈如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一、从词语所在的句子中找解释有的词语 ,在本句中便可找到解释。如“那时候 ,秦国理屈 ,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中的“理屈”就是后面“没有理由”的意思。(《将相和》)有的句子 ,前半句把词语的意思表述了 ,后半句才出现这个词语。如 :“这就是人们…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最初是通过词来认识世界.词是儿童进一步获得知识的重要的因素."因此,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但是,词语教学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教学来说往往会显得枯燥无味,容易被忽视.如何让词语教学精彩起来,让学生更愿意学呢?词语教学离不开"趣味",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词语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着就词解词、孤立学词、重复抄词等现象,不利于学生对词语的真正理解与把握。要想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要从回归语境方面展开教学,可依托文本语境、生活语境、现场语境来指导学生学习词语。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重要内容之一,但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解释词语一定要精确简明,通俗易懂。我认为词语解释有三忌。一、忌以词解词。用同义词解词,这是常见病。例如把“沉思”解释为“深思”,这是用同义词解词,词义解释得不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