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翻开小学语文试卷,你便会轻易地找到“解释词语”这一项考题,总会发现“解释词语”这四个字前,出现“联系上下文”。这是在启发学生,要通过“联系上下文”这一方法来解释词语,给学生指出了答题方法。这本无可厚非,因为理解词语,就是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相似文献   

2.
一、对常用词,联系有关句子理解。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出现的词语,大多数属于常用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往往能够理解这些词语。例如《大海的歌》一课中「仿佛」一词,如孤立地提出来让学生解释,大部分学生只能通过查字典解决,但联系「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这个句子来理解,学生会很快意识到「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 二、对合成词,先分析词素,再结合上下文理解。汉语中的合成词较多,它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词素),每个词素都表示一定的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整体意义。例如《晨读》一课中「思索」一词,「思」是熟字,学生知道它是考虑的意思,「索」是生字,让学生查字典,联系词句会选择「寻找」这一义项,「索」与「思」合成思索,是考虑探求的意思,结合上下文「他用书托着下巴正在认真思索……」来理解,学生会用思考等近义词解释。  相似文献   

3.
语文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应该‘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我们要让学生确切地理解词语的意思,熟练地掌握词语的用法,深刻地体会词语的活力,就必须讲究词语教学的艺术性。 一、引。“引”就是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出发,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如《一个降落伞包》中有一句“飞机失  相似文献   

4.
陈涛 《吉林教育》2006,(5):37-37
一、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发现交流”的本领为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对此,我不是要求学生去背解释,而是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联系上下文,知道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即使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了词、句的本义后,我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充分挖掘文章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挖掘句与句的联系,品词悟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如《春蚕》一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加括号词的含义,然后把括号里的词语去掉,比较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这样抓住关键词语与句子的联系,引导学生由表面理解到深入理解词语与句子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悟出“词变句意变”的词句关系,可以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6.
理解句子的意思,是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打基础,不少课文后面安排了“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的练习题。如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2课《“你们想错了”》课后第二题: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带点的词语。 “‘哼!不要做出这种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方志敏淡淡地说。” 类似这样的句子,其意思本身就较明白,怎么还要求理解它的意思呢?究竟怎样理解?怎样表达? 一、让学生明确句义和含义的异同。句子的意思,就是指句子表面的意思,如同词语的本义;句子的含义,就是指蕴含在句子里面,没有说出来的思想,没有说出来的感情,如同词语的引申义或比喻义。如“方志敏淡淡地说”的表面意思是:方志敏很自然、很平淡地和敌人讲道理。  相似文献   

7.
一、对学生解题思路的指导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除了帮助学生巩固在本课或本单元中习得的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以外,还渗透了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先提出要求,启发学生进行读书、分析、体会、理解后再回答问题。又如提示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锯字、词、句等。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后练习第2题:“查字典弄清带点字的字义,再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这个题看起来比较简单,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实际上提示了学生理解词语的三种方法,也可以说是三个步骤,即:(1)通过查字典弄懂字义;(2)理解词语可以先弄懂其中关键字的意思;(3)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就可迎刃而锯了。  相似文献   

8.
在执教《黄山奇石》一课中,我从以下四方面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做了一些探索。首先是初读。要求学生标出自然段中句子的序号;同时,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其次是解词。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尤其”的意思,用造句的方式体会重点词语“好像”的意思,用图片、简笔画等直接解释“陡峭”“翻滚”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借助工具书,弄懂“仙人”等词语的意思。三是析句。分析句子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环节,也是指导学生自读会读的基础环节。教师要教给学生分析句子的方法、程序。如指导学生分析第二自然段时,要学生明确这…  相似文献   

9.
1.边读边想法。边读边想,对小学生朋友而言,可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哦!凡课文所包含的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内容,都属于阅读时应该思考的范围。不懂或值得怀疑的问题,也应该列入大家思考的范围之中。2.联系上下文法。一般来说,课文中有相当多的词语、句子,小学生朋友如果仅仅看一遍词语、句子的解释,往往难以真正理解。如果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联系上下文来思考,你们就能确切地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3.联系生活实际法。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十分丰富,许多课文所描写的事物、所运用的语言,与小学生朋友的生活距离较远,理解起来是…  相似文献   

10.
钟思琪 《广西教育》2014,(29):54-5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分别规定:"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义","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在理解词语时比较吃力。在练习和测试中,笔者提出"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教学要求,不少学生不是表述不清,就是不能切合语境中的意义,词语教学效率不高。为此,笔者尝试运用"分解——组合"的字理析词方法,引导、启发  相似文献   

1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中年级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高年级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怎样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呢?一、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理解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它具有概括性。一些词语的意义往往在课文中已表达出来了。因此,理解这些词语,可以用书中的语言文字去理解。如《说勤奋》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生物学家童第周刻苦学习的文字:“第…  相似文献   

12.
句子是由一个个词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它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是构段成篇的基础。理解句子的意思是理解课文的基础,是阅读能力的一项基本功。如读一篇文章,只有一句句读懂,才能弄清全段、全篇的意思。因此,句子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低年级儿童年幼识浅、理解力有限,对句子的意思多存在一知半解的现象。特别对一些含义较深、结构较复杂的难句、长句,或运用了修辞方法的新句型,理解上更感困难。其毛病多出在对句子的“主干”与“枝叶”分辨不清;对句中的关键词语理解不透;对比喻句“用什么比什么”领会不深等。例如1990年南昌市东湖区二年级语文试题中,要求读一段话,分别把几个句子的主要意思填写在括号里。结果,不少学生对句子的中心抓不住,缺乏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的能力。为此,下面介绍几种适应低年级学生采用的简而易行的方法,以帮助学生运用一定的学习规律去复习句子,理解句意,  相似文献   

13.
“义随境迁”,一个字、一个词只要进入文句,就会与文句中的词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发生联系并受其制约。因此,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有不同的含义,即语境义。理解字词的语境义,有助于理解句义,进而理解段篇内容,所以,解释词语语境义是中考阅读测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考查点。具体的语言环境,决定了词语的含义,这个含义有时是字词的基本义,有时是引申义,有时是比喻义,有时可能是“临时义”。这种“临时义”的语言形式,有时是隐含意义,有时是感情意义,有时是修辞意义。因此,要准确确定某个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必须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根据上下文去推断词语含义。尤其是遇到生字词时,由于不让翻查字典,更须结合语境条件去解释,一味停留在这个词语上硬抠,是抠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谈谈「句」的训练到位昆明市工人新村小学吴红一、结合语言环境“解句”句离不开词语,要使学生懂得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就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的实际理解句子。如在教学《李时珍》一课中“他想……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这个重点句时,我...  相似文献   

15.
绘形。有些词语所表现的景物,生活中不常见,教师可通过简笔画,勾勒物体形状,让学生来理解这个词语。如教“帐篷”时,我画了一幅示形图,然后指名来解释词语,学生解释得很好。   绘色。用彩色粉笔简单描绘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景物,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如教“苍”字,我用彩色粉笔画了一棵青松,然后问苍松的“苍”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出“青色”的意思。   绘景。联系上下文意思设计简笔画,可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和作用,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的理解。如教《咏柳》一诗,我设计了一幅简笔画…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句子的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其基本途径是教给学生理解句子的方法。一、从词语入手理解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要懂得句子的意思,必须先弄明白句中词语的意思。有些句子的词语比较难懂,如果把这些...  相似文献   

17.
贵刊95年第10期载《浅谈词句的意思与含义的区别及其教学》一文认为:“理解词句的意思”中的“意思”是指对词的一般意义的理解,或基本意义的理解,字面上的理解。又说对词句“意思”的理解,往往是就词解词,就句说句,是词典式的解释。笔者认为,这些说法值得推敲。六年制第十二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七篇课文后出现了说说句子意思的练习,而没有一题说说句子含义的题目。能说这些句子都没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吗?能说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只需停留在就句说句的  相似文献   

18.
一、分析综合法分析综合法就是先分析词中每个词素的意思,然后再把每个词素的意思联起来理解,最后达到理解词语的目的。如教学第五册《翠鸟》中的“鲜艳”一词,先引导学生分别理解“鲜”和“艳”的意思,鲜———鲜明,艳———美丽;然后引导学生把“鲜”和“艳”的意思联系起来理解,即“鲜艳”的意思:(颜色)鲜明美丽。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词语,不仅有效地减缓了理解词语的坡度,而且大大提高了理解词语的准确度。再如《会摇尾巴的狼》中的“凶相”,《海上日出》中的“奇观”,《赤壁之战》中的“调兵遣将”,《记金华的双龙洞…  相似文献   

19.
梁莉 《辽宁教育》2002,(10):45-46
学法指导就是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年级以句、段训练为重点,此阶段的学法指导应以培养学生读懂句子、写好句子、修改病句的能力为着眼点,其中,重点应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一、精心点拨,注意渗透,培养学生理解句子、分析句子的能力1.抓住关键词语读懂句子。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包括生词、难词、能突出说明句子意思的词、含义深刻的词、关联词语等。如第六册《荷花》中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理解这句话,应抓住句中“大圆盘”、…  相似文献   

20.
广义的字理教学不仅指依据字理进行识字,同时还指依据字理对词语进行析解,简言之字理析词.我们日常所进行的词语解释,一般为查字典找义项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而字理析词就是从本源上了解该词的本义,而后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选择适当义项理解其文中义,这样的析解方法能抓住根本,诠释到位,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文中义,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据此,可以说字理析词应该是词语教学最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