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语文》2005,(7):114-114
世界上所有的艺术、技术的教育与传授,都是能者、会者教不能者、不会者,这应该是一个常识。但是,在当代作文教学中,“常识”却成了一个问题。在许许多多的学校,有许许多多的语文教师自己本来就不会写作,却一本正经地教学生写作文。教师不会写作,不知写作的门径,没有什么写作的经验,怎么去评价、指导学生的作文呢?这并非偶然现象。但是,这个责任并不该由我们的语文教师来负,而应该由我们的高等、中等师范院校的中文教育来负,应该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来负。在现有的高等、中等师范院校的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课时安排中,并没有把高中等师范院校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他们毕业以后不大会写作就是情有可原的了。这一点,已经成了严重阻碍中学、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侠客村     
你永远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这是我下山来学到的第一个道理。我是一名剑客,闭关十余年再出山,碰巧遇到一群绑孩子的山匪。他们几个彪形大汉,没劫到钱财,却打上了在外贪玩的仨孩子的主意,盘算着拿他们当人质,去村子敲诈一番。可这些莽汉不够幸运,碰上了我。剑客本是仗剑行侠,治天下不义。他们武艺不精,败下阵来,声声喊着定来报仇。我默不作声,只怒目而视。被我救了的一个大点的小子,身后还怯生生躲了一男一女俩跟班。他见那几个山匪落荒而逃,雄赳赳回应道:“大侠就在我们侠客村,你们只管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经常有家长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语文怎样学?”“作文怎样才能写好?”“我给孩子买了各种各样的作文书,可文章还是半页长,成绩仍是上不去。唉,真是愁死人!”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怎样才能诱发他们写作的欲望呢?  相似文献   

4.
冤屈的滋味     
冤屈的滋味林口县柳树乡二道小学校李莹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可是我却一直无法忘记它。那时,我在哈师大附小五年级读书,省图书馆与学校联系派三名好学生星期天去图书馆当助理服务员。学校把我这个大队干部兼三好学生派去了。在图书馆给我们布置任务的是一位40来岁...  相似文献   

5.
正从教十多年,虽谈不上有多大的成功,有多丰富的经验,但一种直觉却越发加深:学生读的书越多,他的语文水平便相对较高。这一直觉便一直在支配着我去探索如何让学生爱上读书,爱上语文。其实,语文是美,借助这,我们应该激发他们去向往读书;语文又是实用的,借助这,我们应该让学生体验到它的价值而去主动读书;最终,语文又是我们生活所必需的,我们应该让学生产生内需而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一、因美丽而激发他们去向往语文是美的,美在它的诗情画意,美在它的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6.
近日,获悉市、县教研室在视导了我县的高中教研课后,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出了诸多问题,其中最引我注意的莫过于“课堂讲述过多”的这一问题,颇多感慨和思索。笔者从事语文教学的这十余年,正是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听到语文教师的慨叹:语文教学改革,改来改去,都不知道怎样来教书了?特别部分有经验的老教师谈到:开始三年教语文,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众所周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是学生在写作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没东西可写”。也有许多家长感到困惑:孩子挺喜欢读书的,但写作文时就是不知道如何下笔。其实,无论是生活,还是阅读积累,都不会自动地“跑”到写作者的笔下,如果缺少了“触发感悟”这个催化剂,生活、阅读、写作就可能是互相割裂的。只有经过“触发感悟”这个熔炉,让语文生活化,才能真正把生活和阅读的活水引到写作中来。本节写作指导课旨在架设生活与语文的桥梁,是语文生活化在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读书消夏     
这个夏天,溽热,沉闷,把人憋得透不过气来,真想走出这团溽热的沉闷啊!躲进装有空调的小屋里闭门不出?这好像不符合咱年轻人的性格;泡在游泳池里人工降温?我还真有点担心那里的卫生;拿着扇子提着矿泉水,去逛街或乘凉,我还没这个习惯……想来想去,打发酷暑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了。  相似文献   

9.
读书消夏     
这个夏天,溽热,沉闷,把人憋得透不过气来,真想走出这团溽热的沉闷啊!躲进装有空调的小屋里闭门不出?这好像不符合咱年轻人的性格;泡在游泳池里人工降温?我还真有点担心那里的卫生;拿着扇子提着矿泉水,去逛街或乘凉,我还没这个习惯……想来想去,打发酷暑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了。  相似文献   

10.
旅游法则     
饭桌上,妈妈香喷喷地吐出一句:“8月份我们去三峡旅游。”“真的?!”我欣喜万分。“嗯,我已经向几家旅行社打听过了。”妈妈胸有成竹地回答。“什么?又是旅行社?真没劲!”我沮丧地嘟哝。“傻孩子,跟旅游团去方便,住宿、买票都不用我们费心。”方便?不费心?这或许是妈妈的旅游法则吧。我对此却不以为然。跟随旅游团出游,势必要接受他们的安排,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这种闲适的背后是心灵的牵强,与我们以旅游来放飞心灵的初衷是相悖的。我们安于他人为我们安置好的一切,实际上是陷自我于疏懒之中,无购票…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学校招生过程中,东台的中考“状元”家长找到我这里来说,一所四星级学校的校长、主任刚到过他家,希望孩子去他们学校读书.并许诺3年的学费全免,同时答应,这个学生的弟弟到他们学校去免费读初中。说到最后,这位家长问我:“王校长,这些你能做到吗?”我当即回道:“我做不到。”并告诉他三条.“第一.作为东中的校长,我不可能因为你女儿今年考了第一.我就去你们家开展招生宣传。第二.学校有奖学金.你的孩子到东中上学,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奖励。第三,她的弟弟可以来我校读初中,但我们还要考一考他能不能适应东中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毛波 《山东教育》2014,(5):33-33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余年.教孩子写作文.我也经历了很多困惑。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从许多孩子的作文中,几乎感受不到孩子应币的灵性与活力。孩子们的想象力哪儿去了?如何才能让学生的笔下生出充满灵性的花朵呢?  相似文献   

13.
宋谦 《山东教育》2004,(7):34-35
妻子把我刚脱下来的外衣拿去洗,想不到却有新发现。“快来看,一张纸条。”话音未落,妻子接着念起来:“老师,我喜欢听您的课,多么希望您能给我们多上这样的语文课啊!”妻子的腔调里含着兴奋,她显然替我有些高兴:“真行啊,学生把纸条塞到你口袋里还不知道。”看来,这张纸条是我上语文课时不知哪个孩子塞进我口袋里的。受到孩子这样的表扬,心里一股幸福的暖流涌了上来。这张窄小却寄托孩子心声的纸条,使我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深思。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几年来,我走过了一个怎样的历程呢?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道智力测验题:现有三个馒头,要分给两个孩子,不能把馒头切开,怎么分?这是一道儿童智力测验题。面对这一问题,西方的儿童很快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可是,这个简单的问题却把中国儿童难住了。是我国儿童不聪明吗?显然不是。他们也曾出现过这样的想法:给一个孩子两个馒头,给另一个孩子一个馒头,不就可以了吗?但是,他们很快又作出了“自我否定”,感到这样做有点“不对劲”,似乎“不合理”。这种所谓的“感觉”,是没有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常常给孩子们灌输这样的观念:只有平均分配才是合理的。孩子刚上幼儿园,游戏时…  相似文献   

15.
假如我是语文老师,面对三尺讲台下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会对同学们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我愿和大家一起走这段路。”我首先要改革课堂教学,决不把学生当听书的机器,我要让每个孩子跨上理想的骏马,在知识的跑道上奔驰,要让学生带着问号去读书,去分析,去思考。写作文离不开生活,我要带孩子们到生活中去寻找写作素材。我要把他们带到广阔的天地中去。春天,我和他们一起放风筝,一起去踏青;夏天,我带他们到荷塘边观赏荷花,到河里划船、游泳;秋天,去野外采集树叶,制作标本;冬天,去欣赏果树上的“梨花”,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我还要在班里成立“…  相似文献   

16.
一次数学课中,我给二年级的孩子出了一道这样的题:光明小学二(1)班一星期收集废旧电池8个,二(2)班收集的是二(1)班的2倍,二(2)班收集废旧电池多少个?这原本是一道较简单的数学题,学生很轻松地就把它做出来了。可正当我准备接着往下讲题时,有一位孩子举手提了个“节外生枝”的问题:“老师,我们为什么要收集废旧电池呀?”我对这个孩子的勤学好问表示赞赏,但又认为这是个比较容易的常识问题,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全班孩子。可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7.
网缘     
当从那座古老的楼房里传来的钟声响到第十二下的时候,我准时打开了电脑,进入了“聊天屋”。 “孩子,”什么?孩子?我被这个称呼惊呆了,急切地看了下去,“让你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独对电脑,实在是出于无奈。然而,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开始心与心的交流。你真的那么想知道我是谁吗?” 当然想知道了!半年多来,这个叫“丽丽”的网友一直在通过电脑与我对话。我爱好写作,所以常常把自己的作文贴上网页让她看,她呢,总是及时地给我作点评。半年来,我的作文进步神速。 最近,我写了一篇《古楼钟声》的文章,在一次全国性的作…  相似文献   

18.
李再文 《云南教育》2001,(19):27-27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小学生常常为没有写作的材料而陷入写作的困境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教给学生选材的途径和方法,我国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在其《读书有感》一诗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虽然描绘的是忽然把书读懂的情景,但人们常常引用他这两句诗来阐述写作与生活源泉的关系。由此可知,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到生活的源泉中去引来写作的“活水”,即到“四大生活”中去选取写作的材料。1.指导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选取材料。小学生在每天的校园生活中他们总要接触一部分老师和学生,在脑海里留下他们的音容…  相似文献   

19.
鹿角情     
1968年,我们生产队那位大字不识的生产队长要在村里办所小学校,教师人选当然是我这个唯一在城里读过书的。队长办事爽快,就像社员每天劳动分工一样分我去教书。我喜出望外,终于实现了我儿时想当教师的夙愿。于是按着队长的指示收拾了3间旧磨房,在社员们支持下借了些备用的棺木板搭起了“课桌”,要上学的孩子送来了各式板凳。就这样,小学算是建成了。本村能读书的孩子全来了,邻村的孩子也来了,还有些在外地读书的也回来了。他们中大的十五六岁,小的五六岁。他们是为读书方便而来,也是因为对我的盲目崇拜而来,他们不知道我这个在城里读过…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对“奥特曼”这一形象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书架上、学具柜中,随处可见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奥特曼大全》《奥特曼兵团》等书。我却觉得这些形象丑陋、怪异,对他们提不起半点兴趣,更别说去研究其名称、特点了。每次有孩子来问“老师,这个奥特曼叫什么名字呀”“老师,这个奥特曼有什么本领呀”时,我总是把目光集中到字注解上,有口无心地读给他们听,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我却压根没往心里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