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参与阅读实践,我让学生尝试“在思考中阅读”的读书方法,学生在自由阅读中思考,自由思考中探索,自由探索中交流,尽情品尝阅读的愉快。实施思考中阅读,关键在于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这样方能引导学生潜心阅读,深入思考,发表自己创新的见解,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解读】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学什么永远比教什么更重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让他们去自由地呼吸,自由地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去感悟语言的魅力,在感悟中走进文本的深处。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应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从文本的特点起步,挖掘出适宜的有...  相似文献   

3.
孟智 《中学文科》2007,(7):99-99
时下,尽管“满堂灌”的现象已被摒弃,课堂上举手发言的人数多了,但学生的回答却大多是缺少个性的人云亦云,尤其缺少融入自我理解、独具发现的思考。究其原因,是学生并没有真正进行主体性阅读,更说不上自主探索、自主感悟了。究竟是什么妨碍了学生在阅读中自由思维呢?  相似文献   

4.
“开放性问题”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把题改编为开放性题.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想象,思考,探索,使学生在探索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通过全方位思考.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灵感,培养想象力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给学生创设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由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思维“自由”“放纵”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我在课堂教学中作了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一论述.为改革小学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研究性阅读的实验创设了良好的环境:研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  相似文献   

7.
德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是为了"成人"。那么带着这个目的,德育实践过程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允许学生自由阅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探索构建。一、德育的前提:允许学生自由阅读阅读能力一直是学生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学生在阅读测试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上海5000多名中学生在2009年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的表现领先,2010年12月公布测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生本主义角度提出给学生自由阅读时间,引导学生自由对话与拓展延伸,从而利于其在主动融入语篇阅读中获得深层理解。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空,引领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和多元表达中强化识记运用,能唤醒学生的积极探知意识,切实增强其文化素养与知识视野。  相似文献   

9.
赵容艳 《考试周刊》2012,(68):39-39
阅读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和锻炼学生的对于文字的感知能力,而自由阅读理念是新课程标准推崇的教学理念。本文阐述了自由阅读的相关概念.并分析了自由阅读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探讨了其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影响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分析,利用现代阅读理论研究,探讨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旨在强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为推动阅读教学改革提供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张速 《四川教育》2004,(8):70-72
[模式意义]   探究性阅读是学生对课文的主动阅读,是学生与课文作者的倾心交谈,是学生与学生不同阅读理解的自由交流,是学生与老师、与文化的平等对话.简而言之,探究即感悟、思考、交流、求新的过程.课堂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本课题中的“探究“,是指学生对课文的主动阅读,是学生与课文作者的倾心交谈,是学生与学生的自由交流,是学生与老师、与文化的平等对话;简而言之,探究即思考、求新的过程.习惯是由长期的经验或反复训练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行为倾向,而课堂探究性阅读习惯就是学生在课堂阅读中自觉积累、自由感悟、自在审美、自主思考和自我更新的一种较稳定的行为倾向.我们之所以提出“课堂探究性阅读习惯“这一新概念,是想以此为切入点,把“探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落实到每一堂阅读教学中去.自觉积累、自由感悟、自在审美、自主思考和自我更新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2.
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过程。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教师在个性化阅读中起导向、点拨、铺垫、组织等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可以这样说,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机智的灵动闪现.是个性化体验的自由释放。  相似文献   

13.
周艳 《考试周刊》2011,(73):43-43
在自由阅读中有所思考和发现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陈涉世家》叙事性强,如果只求把握情节,阅读就会流于肤浅,古代作品的写作技法、历史人物的个性特点、史传作品的语言味道就不能得到品味。激励学生从古朴语言中去领悟一些内容.发现一些精神,就能帮助学生不知不觉跨过古今语言的障碍.并领会作品深层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张速 《四川教育》2004,(7):70-72
探究性阅读是学生对课的主动阅读,是学生与课作的倾心交谈,是学生与学生不同阅读理解的自由交流,是学生与老师、与化的平等对话。简而言之,探究即感悟、思考、交流、求新的过程。课堂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本课题中的“探究”,是指学生对课的主动阅读,是学生与课作的倾心交谈,是学生与学生的自由交流,是学生与老师、与化的平等对话;简而言之,探究即思考、求新的过程。习惯是由长期的经验或反复训练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15.
上学期,我校在高一年级开设了图书馆课外阅读课,旨在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和提高阅读及收集信息等能力。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我对如何上好课外阅读课作了深层次的思考和准备。到底如何激发阅读兴趣,把课外阅读的自由还给学生,切实提高阅读效果呢?思考之余,不禁想起了初开课外阅读课的情景: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课上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帮助他们学会自主阅读和自由阅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职责.而帮助学生养成和升华自身的阅读趣味.是语文教师所肩负的更重要的责任。因为,阅读趣味直接关乎学生的阅读素质、审美活动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新《语文课程标准》把中学生名著阅读摆到了比较明显的位置.各地的升学考试也把名著阅读纳入了比较重要考查范围之内.故正确引导学生在名著的海洋中畅游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以下是我对初中学生名著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个性化的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在阅读实践中推动学生学习体验的不断深化,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林智珊 《学周刊C版》2010,(2):120-121
本文通过对英语学习中注意词汇的内涵与外延.分析影响英语阅读效果的因素及相应对策.探讨应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词汇的内涵与外延。旨在强调学习词汇的内涵与外延重要性.为推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