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小河殇     
“高枕无忧”见于《国策·魏一》(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和《国策·齐四》(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高枕无忧”四字成型最早见于《旧五代史·高季兴传》。《辞海》释义为:“垫高枕头安卧,形容无所顾虑。”然而垫高枕头真的就能安卧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名篇.作于1927年7月。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这使得当时的朱自清陷于苦闷彷徨之中.他清楚地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又觉得这两条道路自己都走不了,最终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哪里去》),他无力摆脱“中间道路”的吸引.既不满现实,  相似文献   

3.
赋,最早是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出现的。春秋时卜商的《毛诗·大序》中说:“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周礼·春宫·大师》郏玄注:“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卷一中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电影《澳大利亚》剧照最近曝光,晋升为辣妈的妮可·基德曼身穿红色旗袍,颇具东方神韵。《澳大利亚》由妮可·基德曼和“金刚狼”休·杰克曼出演,被誉为“澳洲版《乱世佳人》”。该片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夕,英国贵族小姐萨拉(妮可·基德曼饰)继承了一大片牧场。因为有权贵耍阴谋想夺取她的土地,萨拉随后不得不和粗野的农场工人(休·杰克曼饰)一起赶着上千头牛横穿澳大利亚大陆。  相似文献   

5.
王力 《语文学习》2010,(9):39-40
人教版(必修)高中语文第三册所选的《诗经·卫风·氓》中有一诗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课本注释把“抱布贸丝”解释为“拿布来换丝”.对“布”没有特别的解释.但为什么拿布能换丝,而非其他东西呢?这布和现在意义上的布的概念是否一样呢?课本上也没有说明。  相似文献   

6.
《现代语文》2007,(7):115-115
“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是在《诗经》中。如《大雅·民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之例,毕竟还算不得真正指称国家的“中国”的出现。作为指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例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楚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诗经·邶风·燕燕》之终章非错简所致,《毛诗序·燕燕》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相关内容可相互发明。《燕燕》抒情于终章得“以礼节情”、“情礼和谐”之义,胜于始初“恣情违礼”之状态,《诗论》“贤于其初”者,其此之谓也。  相似文献   

8.
一、玛丽亚·卡拉斯生平 玛丽亚·卡拉斯(Maria Callas)(1923—1977)。著名的美籍希腊女高音歌唱家,真名为茜茜莉亚·索菲亚·安娜·玛丽亚·卡罗盖洛波乌罗斯(Cecilia Sophia Ann Maria Kalogeropoulos)。生于纽约,8岁学习钢琴,10岁开始唱佧门》(《Carmen》)中的咏叹调,13岁入希腊雅典音乐学院从西班牙裔歌唱家艾维拉·德·希达歌(Elvira de Hidalgo)学习声乐,  相似文献   

9.
说明:本文以青岛·泰山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七一九)(以下简称《教材》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张丽娅 《时代教育》2007,(6Z):50-50
《诗经》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诗经·关雎》向来被列为“国风”之始,对其主题向来有不同的说法,本文主要从分析入手探讨《诗经·关雎》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杨宇  张福新 《物理教师》2007,28(8):3-44
1.本文所提到的试题来自“北京市西城区2004—2005年上学期期末抽样测试高二物理试卷(2005—1)”,此套试卷被广泛应用到北京市高三年级统考(练)当中,之后此试题又被收录至北京市西城区教育教研中心编写的《学习·探索·诊断》丛书高三物理上册当中.该试题为试卷的最后一道大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吴中四杰”之一的初唐诗人张若虚,仅存诗二首(收在《全唐诗》中),但他却因一首咏月诗《春江花月夜》而流芳千古。闻一多先生盛赞此诗“以孤篇压倒全唐”,是“诗中的诗,高峰上的高峰”。自古以来,中国诗人对“明月”之咏叹一直婉啭于神州大地,从《诗经》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  相似文献   

13.
何寅 《文教资料》2009,(30):11-13
岳飞有《池州翠微亭》等诗存留于安徽池州,但长期以来世人总认为岳飞当年是因战事之需“经过”池州,未能在池州长期“驻守”。这是由于世人不了解岳飞与池州清溪·雁汉控海水军(水军基地)的关系所致。笔者通过查阅宋史、地方志、实地考察等。对岳飞与池州清溪·雁汉控海水军的重要史实钩考稽沉。并作论述。以正岳飞仅“经过”池州之误.明岳飞长期“驻守”.多次往来池州之实,表明《池州翠微亭》创作背景。  相似文献   

14.
“人各有好尚,兰苣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曹植给杨修的信里这段话最后一句的出典是《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说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更进一步,就有人嗜食人身上的疮痂,以为味道像鳆鱼(见《宋书·刘穆之传》)。  相似文献   

15.
李忠东 《初中生》2007,(3):28-29
英国:“约翰牛” 18世纪初,一本名为《约翰·布尔的历史》(John Bull's History)的政治讽刺小说在英国引起轰动。它出自苏格兰医生兼作家约翰·阿巴思诺特的手笔,用来讽刺当时辉格党的战争政策。小说中的主人公约翰·布尔身材矮胖,举止笨拙,性情急躁,给人以滑稽之感。他是一位保守的乡村绅士,身后总有一只斗牛犬跟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班门弄斧     
【拼音】bān mén nòng fǔ,【出处】“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  相似文献   

17.
“奴”在上古社会已有了.是“丧失人身自由,为主人从事无偿劳动的人。”还有“使之为奴;奴役”的意思。汉魏六朝时,“奴”作为一种鄙称,如《后汉书·逸民传》有“狂奴”,《晋书·刘曜载记》有“胡奴”。这个“奴”不是指奴隶了,意义开始发生变化。到唐代,出现了“田舍奴”.犹言乡巴佬,含有鄙其无知之意。”唐.薛用弱《集异记·王之涣》:“田舍奴,我蛊妄哉?因大谐笑。”  相似文献   

18.
孙智正 《初中生》2009,(5):41-44
张爱玲,1921年生于上海,祖父为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为李鸿章之女。张爱玲原名张瑛,小学入学时,妈妈替她改名为“爱玲”,为英文“ailing”(烦恼)的音译。1943年,张爱玲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一举成名,同年创作《沉香屑·第二炉香》、《心经》、《金锁记》、《倾城之恋》等重要作品。1995年她在美国逝世。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选古文的人大都喜欢选《战国策·赵策四》里的“触砻说赵太后”这一章(这篇文字亦见《史记·赵世家》)。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里正好有这一章,可以用来校正《赵策》的几个错字。  相似文献   

20.
自惭形秽     
【拼音】zi can xing hui 【出处】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阶,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