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陈国荣 《大观周刊》2011,(26):63-63,33
人民币升值越演越烈,我首先阐述了汇率的影响因素,从而说明人民币升值的原因,进而分析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然后提出自己对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一种说法颇为流行,全球有1万亿美金在豪赌人民币升值;人民币不升值,这些钱就不撤,这些徘徊在家门口的幽灵还乔装打扮混入国内,换成人民币后坐等升值。这些美金还有一个时髦的名字——“热钱(HOT MONEY)”。这样的情形令人想到了1998年,当时,在国际对冲基金的冲击下,整个亚洲的金融体系几乎崩溃。  相似文献   

3.
认识到要求人民币升值不会有结果,加上美国国内政治力量的对冲,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美国将仅在表面上做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姿态,而不会将其转化为实际政策  相似文献   

4.
现在看来,如何给人民币减压也成为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如同人民币该不该升值一样  相似文献   

5.
杨宇轩 《大观周刊》2012,(38):109-109
全球经济在经历了金融风暴的沉重打击后开始复苏,随着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人民币汇率将呈现出更加灵活的走向。本文回答了当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和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理性经济人如何抉择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为人们的选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热钱”来袭看来只不过是一场杞忧,也就是说人民升值的即期压力并没有那么严峻。接下来的问题是,人民币到底是否应该升值呢?  相似文献   

7.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1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4月10日突破7元这一重要心理关口,为6.9920元。 人民币兑美元在今年已升值约4%,是中国政府2005年开始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最快的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8.
近期周边国家汇率的竞争性贬值,是由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出口。我国外贸出口下降是周期性表现,启动内需是当务之急,因此,当前人民币无贬值必要,并且从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将面临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9.
元芳看升值     
陶冬 《报林求索》2012,(12):62-62
<正>秋尽冬来,经济世界更显萧瑟,而人民币却散发出临寒绽放的暗香。凌厉的升值,让一个个崭新的历史记录化为昨日黄花。人民币升值,元芳怎么看?元芳坦陈:此事必有蹊跷。始自7月末的这一波升值,从一开始的羞涩缠绵,到随后的短暂狐疑,再到近来的激情演绎,不仅最终掀起了连破纪录、首触涨停的升值高潮,更彻底扭转了5-7月人民币兑美元阶段性贬值的短期态势,并让市场预期重回2005年汇改启动以来渐进升值的历史轨道。如此具有戏剧性的180度大逆转,怎能没有蹊跷?那么,蹊跷何来?元芳又曰:左右难逃干系。任何一个经济变量,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总是会受到不同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透过汇率决定理论的经济学之窗,中  相似文献   

10.
朱兰 《大观周刊》2011,(41):70-70
中国自从2001年加入WTO后,进出口贸易额和贸易顺差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给人民币带来了巨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汇率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渠道的分析,相应提出完善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学界     
摩根士丹利香港首席经济分析师谢国忠近日在《国际金融报》上撰文指出,重新估值人民币会使中国的通货紧缩状况更加严重,并削弱国内的需求。而由于中国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所以必须通过降低名义工资水平来维持中国的竞争力。人民币升值根本不能缓解东亚其他经济体的通货紧缩压力,相反,中国的货币升值和工资降低只会使东亚  相似文献   

12.
金融报道的平衡观--从人民币升值风波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是今年尤其是近两三个月全球关注的经济热点问题,更是中国和世界金融新闻的焦点话题。围绕这个问题,中国及世界各国政界、经济界人士发表了大量立场各异的言论,国内外新闻媒体也刊登了大量报道和评论。目前,这场“人民币升值风波”还没有完全过去,但已随着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结束而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的贸易数据相比,新的增值贸易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最大的挑战也许来自那些发达经济体,而非低劳动力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迫使中国让人民币升值并实施知识产权法也许会给美国制造业带来帮助,但这并非美国的深层需求  相似文献   

14.
只要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刹车”无望,人民币汇率便要随之升值。这似乎成为一种惯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升值、加息、热钱、通货膨胀、房价、出口.扩大内需都系在一条细细的绳子上,牵一发而动全身,应该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会产生直接和潜在的影响,会使投资、消费、房价等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本文通过对国际上日元、台币升值后对当地房地产产生的影响的经验借鉴,提出了发展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将给目前正在资本市场上高歌猛进的投资者带来考验1月1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日早上公布的港币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应声冲破1元关口,达到0.99945元。人民币贵过港币,这一消息让不少持有港币的投资者一时间乱了脚步。  相似文献   

18.
新书推荐     
《十问中国金融未来》作者:夏斌陈道富李南出版:东方出版社定价:25元从经济学家和媒体人的不同视角,对如巨额外汇储备、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升值、国家金融战略下的个人投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单凌 《新闻记者》2008,(1):75-78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在世界上保持着舆论垄断地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对国际事务参与程度日益加深,这种"西强我弱"的不平衡局面亟需改变.以人民币汇率这一国际金融焦点问题为例,虽然中国政府一直坚持人民币汇率必须稳定升值,但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呼声依然不绝于耳,尤其在一些西方主流媒体不断发表情绪化言论的情况下,国际舆论中形成了一个对中国不利的"舆论场".为了扭转局面,中国对外传播的媒体,尤其是英文媒体,必须在全球传媒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向世界说明中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了连续70个月盈余之后,于今年3月出现了逆差的结果。久违的逆差现象无疑招来了国际社会诧异而好奇的目光,人们在不约而同地肯定逆差在短期内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同时,更对逆差之后中国贸易的未来走向产生了更多的关注和猜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