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科研人员科研道德状况的调查萧成勇(合肥工业大学)为了对目前高等院校科研人员的科研道德状况有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最近我们在兄弟院校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大力协助下,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调查。调查目的:(1)加强高校科研道德规范化建设,提高科技工作者的...  相似文献   

2.
大学科研道德问题突出,尤以教师为重。文章剖析了产生大学教师科研道德生态危机的主客观因素,阐述了大学教师科研道德生态危机对教师科研积极性、大学生思想道德、科研纯洁性、社会风气等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净化和挽救科研道德生态要从教育规范、科研实践、法律惩戒、评价体系、学术刊物等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教育科研道德是道德的一个层面,并有其特点。是师范教育的重点问题。教育科研道德直接关系着师范生的从教品质,缺乏教育科研道德就不是真正的师范生。师范生教育科研道德的培养应与公德、职业道德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育科研属于一种应用性研究,应该摒弃那种以功利为目的的虚假的、急功近利的“教育科研”。消除教育科研中存在的弊端,应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机构,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科研道德素养,培养各校的科研骨干力量,进而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达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思政学科师范生科研道德概念界定思政学科师范生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未来思政教师的素质,思政学科师范生(以下简称"师范生")的科研道德素养直接决定着未来思政教师的科研道德素养。教育科研能力是新时期师范生的必备素质,是促进师范生专业成长的关键。学术有道,遵规而行。师范生的教育科研工作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和道德。思政学科师范生科研道德是思政学科师范生在进行科研活动时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主要表  相似文献   

6.
科研不端行为违反科研道德标准,毁坏科研风气,影响科研事业的发展,己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科研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探讨科研不端行为的成因,从加强科研道德建设、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几方面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科研诚信治理的主阵地和科研创新的重要支撑,高校科研工作者是高校学术活动的主力军。文章阐述了高校科研诚信的现状,发现高校科研诚信治理建设存在学术道德仍未坚守、制度建设还不健全、监督体系尚待完善等情况,构建“道德—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高校科研诚信的实现机制,提出以自律的伦理教育推进科研诚信的道德建设、以他律的政策约束推进科研诚信的制度建设、以问责的内外审查推进科研诚信的监督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括了科研道德的概念及其养成对新教师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收集了我国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和国外集中撤稿事件,并分析了其成因;还立足国际视野,复习了科研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诚信、客观、负责和守法;最后提出新教师科研道德养成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科研道德与诚信状况的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首都高校研究生科研道德与诚信状况总体令人满意,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一稿多投等科研失范行为。其原因错综复杂,主要表现在社会因素、体制因素、个人自身因素等层面。建议尽快建立诚信档案、制定科研道德的相关法规、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加强科研道德教育等举措。  相似文献   

10.
建立较为合理而完善的科研诚信体系,制度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落实,为科研诚信的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等提供了顶层设计,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明确的诚信制度指南。科研诚信问题的突出,制度不完善固然是重要原因,但制度的改进并不能代替科研工作者群体和个体的自我反思,自我反省。再好的制度都会有漏洞,离不开道德的支撑和科研工作者的道德自觉。道德自觉不是要求做圣人,而是坚守基本职业伦理。科研工作是求真的工作,高度依赖个体的能动性,外界不容易监督,传统文化中的"君子慎独",为科研工作者达成道德自觉提供了具体的科研诚信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