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不要过多地对老师提要求许多家长在送孩子学画的时候,喜欢对老师提一些要求,最常见、最笼统的就是:“老师您多为孩子操点心工作为教师操点心是应该的,关键是怎么操法。学美术跟学一般的技能不同,如果孩子的悟性达不到教师操心的起点,这心是没法操的。教师只是起启发点拨作用,艺术能讲出来的只是知识的一部分,好多感觉的东西是很难讲出来的,只能靠孩子自己去感悟。如果这个孩子在学画上先入为主,之前接受了简笔画的教育,习惯了老师画一笔,孩子跟着画一笔的被动教育方式,这样的孩子就更难教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化论坛》2009,(2):41-41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生存是必须的,竞争是残酷的,孩子美好的未来没有必要的、基础的知识是不行的。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担忧和焦虑,唯恐孩子学不好知识和技能,影响未来的前程。孩子除了学校的正规教育之外,还要上各种特长技能培训班。家长觉得该教的都教了,孩子该学的也学了,但是广大的家长仍然忽视了一个方面一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学校实行“减负”以后,有些家长十分担心孩子放学后不回家,在外面到处玩。为此,许多学校都各显其能,为同学们组织了各类活动。比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意为同学们创办了“课外活动俱乐部”,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学校副校长郑瑞芳老师说:“过去,学生们的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区别,仍然是老师教,学生学。比如美术小组,大多是老师讲一讲美术知识,然后学生照着老师说的去画。因此,许多学生参加几次课外活动以后,就不爱再参加了。现在呢,我们把过去的‘老师讲、学生学’变成‘学生讲、学生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4.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年轻漂亮的老师最受孩子青睐。由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的此项研究对1000多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测出孩子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在回收的问卷中,出现了近200个描述好教师的语句。年轻漂亮作为对教师外表的要求高居榜首。一名未参加调查的高一男生对“教师要年轻漂亮”一点表示认同,他说,我之所以外语学得好,是因为我的初中英语老师特别漂亮。北师大研究生俞吉力认为,以往人们注重知识传授的“满堂灌”形式,这导致对教师的要求大多侧重学识、表达,强化技能的掌握,而忽…  相似文献   

5.
要想把学生教育好,光靠学校和老师是不行的。记者在美国访问时发现,一些美国父母也认为,孩子在学校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老师。因此,碰到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没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时,“学校没管好,老师没教好”就成了许多美国家长埋怨学校和老师的理由。甚至认为,支付了比较昂贵的学费,就应该有充分理由把孩子学好学坏的一切责任归咎于学校和老师。其实,每个在校学生的好坏、优劣、不完全取决于学校的名气大小和老师的尽职与否,家校的互动与配合是能起到关键作用的。在美国芝加哥访问时,记者对面住了一位从国内去的工程师,他夫人原来在国内当…  相似文献   

6.
一个孩子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客观上要靠老师精心组织教学,认真传授知识和技能,但实际上也离不开家长的督促。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有能力具体地辅导孩子学习;而文化程度低的家长,往往认为自己没有辅导能力,常把搞好孩子学习的责任推给学校及老师。然而有相当多的成绩好的学生,其家长的文化程度并不高,这些家长却在孩子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赵彩侠 《中国教师》2014,(15):30-32
杨老师好!我了解过一些中职生,他们觉得在学校学不到太多的知识,因此学习技能的热情并不高,您所在的学校情况怎么样?  相似文献   

8.
有一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它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笨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和聪明的,只是聪明的表现不同。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长大了有出息,每一位老师也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聪明,永远有好成绩,因此,孩子的学习成了每一个家庭和学校关心的大事,而孩子智力水平的高低即聪明的程度则成了家长和老师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传统教育观念及结构下,人们往往会认为,识字多和会数数的孩子是聪明的,在学校成绩好的孩子是聪明的,能考上重点中学和大学的孩子是聪明的,能出国留学的孩子就…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讨论学生的“减负”问题。可有的人只从字面上简单地理解“减负”二字,出现了一些为“减负”而“减负”的现象。就拿家庭来说,家长的初衷总希望孩子的课程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没有从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什么样的良好品质和素质上来考虑,孩子回到家后,有可能增加新的负担。一些家长根本不理解学校“减负”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怕学生学不好知识。于是,对孩子过高要求,引导孩子走上另一个极端。既要孩子补习各门功课,又要孩子学钢琴、学绘画、学舞蹈、家武术,结果把孩子折腾得什么兴趣都没有了。当问…  相似文献   

10.
目前,“择校”已越“择”越“热”,许多家长往往不惜一切手段、投入巨大资金。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入到一个优质的学校。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自己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同时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好家长的影响要胜过好学校。到底是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还是好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下文是多位人士从多个角度围绕“好家长与好学校的话题进行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谢娟 《中华家教》2012,(Z1):6-7
目前,"择校"已越"择"越"热",许多家长往往不惜一切手段、投入巨大资金,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入到一个优质的学校。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自己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同时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好家长的影响要胜过好学校。到底是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还是好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大?下文是多位人士从多个角度围绕"好家长与好学校的话题进行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它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学困儿童来说,家庭教育比其他儿童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家庭教育为学困儿童树立信心、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就目前情况而言,多数学困生的家庭教育能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同步形成合力。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困生家长或因思想认识不足,或因方法不当存在许多问题,应引起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3.
好老师的标准再也没有比遇到一位好老师,更令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所关注了。是啊,哪位家长不盼、哪个孩子不想好老师呢?但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恐怕并非人人都明白。很多家长会说,能让孩子升学、考百分的老师就好,很多学校领导也会以此为据评价老师。依我看,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14.
李芳 《教育探索》2001,(4):31-32
一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长倍加关心和爱护,这使得家庭教育在理念上有了保障,但同时也容易走进以下误区:(一)重智轻德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而忽视对其思想品德的教育。孩子的学习表现及成绩常常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家长最为敏感、最能引起情绪波动的关键所在。为了让孩子学习好,一些家长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找好学校,找好班级;有的家长自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从牙缝里也要省出些钱给孩子买钢琴或让孩子学绘画。家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  相似文献   

15.
仙人掌 《湖北教育》2007,(10):63-63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学习,学文化、学技能、学做人。所以,现在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自主学习。就像所有的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说话,学会走路,学会吃饭一样,是一项必须的技能。可以说,家长征教孩子吃饭,说话,走路时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允许孩子失败,容忍孩子慢一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反复成功的孩子越来越好,反复失败的孩子越来越差。让每个孩子都有梦想,是教育最核心的任务。最重要的成功通道在于人格教育。中国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不骄傲。教育过程第一重要的是成功大于失败。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倡导的成功教育,使一所“垃圾学校”变成了“明星学校”,创造了当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2000年7月中旬,应四川省教委的邀请,我和刘京海校长一同赴成都讲课。虽然神交已久,见面还是第一次。在我的诚恳请求下,一天晚上,刘校长谈了许多关于成功教育的最新思考。反复成功的孩子越来越好反复失败的孩子越来越差有一个姓…  相似文献   

17.
薛伟东 《甘肃教育》2014,(24):22-22
正有好多家长,谈及孩子上网就怒气冲天,怨声载道。抱怨孩子不听话、管不了、管不住,抱怨学校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其实,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第一是家庭,第二是老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一、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1.家长认识偏颇,孩子精神空虚。好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责任,至于家长,只要把孩子照顾好,身体健康就足够了。很多家长只顾工作,  相似文献   

18.
孩子有好奇好模仿但又分不清是非的特点。他们见样学样,看到英雄,就学英雄;看到坏蛋,就模仿坏蛋的丑态恶行;他们常常会把周围人们的话语和举止,默默记在心里。而老师的言语行动,孩子们尤其学得快,记得牢。我们常常听到孩子的嘴里冒出这样的话:“我们老师是这样说的么”,“我们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么”,“你不信,问我们老师去”……孩子们将老师的言语、行动当作样板,老师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都会深深地在孩子身上打下烙印。  相似文献   

19.
看到这个题目,许多老师也许很奇怪:一年级的老师还用学吗?只要上过学的人.谁教不了一年级?哪怕一个仅有小学毕业文凭的人,也教得了呀!谁说不是呀,要从知识层面说,一年级的知识我们都会,但要从教学技能上说,可就难上加难了。看着简单的知识,学生就是学不会。虽然已经参加工作好多年了,但初次任教低年级,着实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原来总以为一年级的教师很轻松,教的知识简单,作业量少,没想到一年级的教学却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20.
很多家庭都很注意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要让孩子学得好,重要的是找一个好老师,顺应这样的社会需求,许多有艺术教育经验的老师都在家里带起了学生。那么,这样的“家庭艺校”到底是怎样开展教学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了退休在家教授钢琴的裴时英老师家。 推开她家琴房的门,记者首先看到了一张排得满满的课程表。令人奇怪的是裴老师并非搞键盘乐器出身,家长们也都知道这个情况,但来她家学钢琴的孩子却有20个,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