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弹词小说是盛行于明清闺阁之间的长篇小说,《再生缘》是其中的佼佼者。女主角孟丽君不但有自强自立之言行,还有自信自尊之心态。女作家陈端生通过塑造一个栩栩如生、与众不同的“女状元”孟丽君表达了自己强烈的女性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2.
《再生缘》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追求个人价值的孟丽君和追求婚姻幸福的苏映雪对立统一、并协互补,都是作者陈端生的影子。自寓一己,在作品中离而为二,壮志如同孟丽君,至情当如苏映雪,体现了她对传统女性价值的叛逆与复归。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再生缘之孟丽君传》,系根据乾隆年间杭州女作家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再生缘》改编,剧中塑造出来的孟丽君是一个侠骨柔肠的痴情奇女,已不完全等同于陈端生笔下那位女扮男装后连中三元,为官作宰,并坚决拒绝复位的奇女子孟丽君。在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钳制下的封建末世,带有强烈叛逆色彩的孟丽君的出现具有振聋发聩的突破性意义。但是如此刚烈叛逆的孟丽君只是陈端生寄托理想的梦幻人物,在当时的土壤中是不太可能生存的。相对于原著中目无丈夫,目无兄长,目无父母,目无君主的形象,《再生缘之孟丽君传》中阳刚与阴柔之美兼具、一片深情的孟丽君可能更易为当今观众所接受与欣赏。  相似文献   

4.
香港TVB电视剧《新孟丽君传奇》改编自清代才女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再生缘》,剧中围绕孟丽君、皇甫少华及铁穆尔的"三角恋"展开,最后以孟丽君离开朝廷跟皇甫少华结连理为大结局。  相似文献   

5.
香港TVB电视剧《新孟丽君传奇》改编自清代才女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再生缘》,剧中围绕孟丽君、皇甫少华及铁穆尔的"三角恋"展开,最后以孟丽君离开朝廷跟皇甫少华结连理为大结局。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潮的余响给我们研究清代弹词作品提供了新思路。《再生缘》是明末清初众多女性弹词作品中最为优秀的作品,作者陈端生以自身为原型创作出一个自尊、自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孟丽君。孟丽君打破父权制下性别角色的被动安排,追求政治理想放弃契约婚姻,实现了对父权制的解构,但其身上也存在着社会性别与生物性别无法调和的矛盾,同时代三位女性作家对《再生缘》再创作的女德立场和批判态度体现出封建父权社会女性意识解放的艰难性。  相似文献   

7.
《伤逝》的百年解读认为子君的悲剧是由外在因素(社会或涓生)或者内在因素(子君自身)造成的。但在女性主义视角的观照下,这两种因素实质上又都深受父权制思想的影响。子君虽吹响了五四女性觉醒的号角,最终却无法逃脱男权意识的怪圈。从根本上讲,子君的悲剧是父权制思想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女性翻身的“狂想曲”——陈端生和她的《再生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端生的长篇弹词《再生缘》以浪漫主义的人物和情节 ,表达了女性渴望翻身的理想 ,向男权社会提出了大胆挑战。在艺术上 ,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伤逝》的百年解读认为子君的悲剧是由外在因素(社会或涓生)或者内在因素(子君自身)造成的。但在女性主义视角的观照下,这两者在无形中都为父权制思想所钳制。子君虽吹响了五四女性觉醒的号角,但仍旧无法逃脱男权意识的怪圈。从根本上讲,子君的悲剧是父权制思想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从《简·爱》看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的诞生为女性意识的觉醒带来了黎明 ,但它同时也反映了夏洛蒂·勃朗特女性观的局限。长期的男权话语的浸染 ,使女性作家不自觉地套用男权文化结构标准来要求自身 ,从而丧失了真正的自我。女性作家只有充分认识到妇女在男权社会中被隐蔽了的受压迫地位 ,才能使女性写作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女性意识作为传统的男权意识的对立物而存在,它是人类文化发展至今的一个不可忽略的话题。自古以来,中国以男权主义为中心,女性的命运只是在近一百年中才发生了重大改变。本文从女性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女性自我的认同、女性主体意识的高扬和女性意识觉醒的现代意义三方面的分析来探讨五四女性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再生缘》由古至今的传播情况作初步梳理,从中掇取弹词《孟丽君》、话剧《孟丽君》、越剧《孟丽君》、电视剧《再生缘》、网络小说《凤开新元之孟丽君传奇》五部作品,探讨原著《再生缘》中孟丽君形象的演变。孟丽君形象不断演进,其身上"女权主义"的反叛色彩,经历了"由隐到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剧作家对男性角色的描写充斥着女性化特征,彻底解构了传统社会的男性气质;同时,剧中女性人物的言行举止无不表达出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和抗争;而且,主人公妮娜对男权社会抗争的失败并不是对男权主义的屈从,而是作者对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尊敬和对其悲惨命运的同情.这一切都表明《奇异的插曲》并不是一部男权主义作品,而是一部反男权主义作品.  相似文献   

14.
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觉醒》描绘了女主人公埃德娜想挣脱家庭的牢笼和社会强加给女性的重重枷锁而逐渐觉醒和反抗的过程。埃德娜的觉醒是全面彻底的。通过分析埃德娜三个层次的觉醒,即精神觉醒、女性角色和女性自我冲突的觉醒、性意识的觉醒,揭示男权社会下女性的困苦和挣扎,从而探讨女性追寻自我之路。  相似文献   

15.
杨波 《考试周刊》2014,(52):20-20
《觉醒》主人公艾德娜生活在美国十九世纪维多利亚男权社会,为了确保霸权地位,统治集团通过以宗教、婚姻等为载体的思想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向女性渗透,宣教"男尊女卑"和"贤妻良母"等标准,询唤女性自觉遵守其规定的"女性身份"。"大岛"之旅唤醒了生活安逸但时常感到孤独,压抑的中产阶级女性艾德娜的女性意识,使她踏上了反抗男权思想统治的道路。本文分析了艾德娜在觉醒过程中尝试的三种女性身份,揭示了她挑战男权统治必将付出生命代价。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玫瑰门》的解析,可以透视中国女性的生存境遇。文本描写了一群迥异于传统文化氛围中的女性,但在她们身上依然存在受男权文化影响留下的精神痼疾。面对男权秩序她们进行了消极或积极的反抗,表明了女性主体意识正在觉醒。  相似文献   

17.
谭恩美借其独特的美国华裔女性身份,通过《喜福会》展现了第一代华裔女性在中国封建男权制下所遭受的残酷压迫,从而对男权制进行了颠覆;又通过对第二代华裔女性形象塑造,以揭示她们在异国所遭受的种族、性别双重压迫。通过女性主义视角,文章分析了两代美国华裔女性从沉默走向觉醒,在不断抗争中探寻自我的艰辛历程;在男权和种族的樊篱下,美国华裔女性展现了坚强、独立、智慧的优秀现代女性品质。  相似文献   

18.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中的地位都是卑下的。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喜福会》与《灶神之妻》中母亲形象进行解读,说明男权社会是造成女性次等地位的原因,揭露中国传统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的觉醒与反抗,说明女性只有谋求自身的解放,才能达到男女之平等。  相似文献   

19.
《伤逝》中子君的悲剧有过多种解析和论述,社会学的观点居多。子君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好作为女性自我的丧失与整个男权社会的围困。子君对独立人格的放弃和对男权话语的接受与顺从使好自身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悲剧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20.
凯特·肖邦在《觉醒》中塑造了三类女性人物形象:拉夫人——传统型女性;莱兹小姐——独立型女性;埃德娜——反叛型女性。她们各有特点但都拘囿于男权社会的束缚。小说通过这三类女性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作者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批判了男权主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对女性主体性的遏制,展现了肖邦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