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志勇 《河北教育》2014,(11):48-48
网传某学校新学期公布了学生管理"N条禁令",内容包括:严禁打架斗殴,一经发现,勒令退学;严禁偷盗,一经发现,勒令退学;严禁在校内举行生日聚会,一经发现,勒令退学;严禁谈情说爱(在校园内男女拉手),首次留校察看,回家一周反思,第二次勒令退学……在我初为人师时,看到这样的校规定然欣喜万分。当时我特别不解:为什么学生这么不好管,为什么老师说了很多遍的东西学生就是记不住。  相似文献   

2.
《教育科学论坛》2004,(6):64-65
9月1日起,浙江省将对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进行重大修改。新的《浙江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办法》取消了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并明确规定不得开除学生和勒令学生退学;新的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办法也取消了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的处分;对学生给予处分的,  相似文献   

3.
从2004年9月1日起,令中小学生心惊胆战的“开除学籍”处分在浙江省被正式取消,同时取消的还有“留校察看”和“勒令退学”,并明确“不得开除学生和勒令学生退学”。如果学生认为学校对自己实行了不合理的处分,还可以要求听证。新出台的管理办法还规定,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学校不得取消其学籍。浙江对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作出的这些重大修改,使学校教育变得更加温情和人性化,从而体现教育本质的回归。我为这样的改革举措叫好!第一,此举是教育人性化的真正体现。处以“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意味着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4.
声音     
将于今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的《浙江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办法》取消了“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这是教育职责和教育精神的回归,也是公民权利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从2004年9月1日起,新的《浙江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办法》取消了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并明确规定不得开除学生和勒令学生退学,这在全国教育界引起了轰动。笔者十分赞同这种做法,并且认为在一个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有必要以科学发展观重新认识开除制度的利与弊,认识教育是为每一个人的发展服务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李颀 《江苏高教》2007,(6):157-157
根据2005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高校纪律处分是指高等学校基于教育管理关系,对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学生给予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五种形式的带来消极法律后果的惩罚性行为.  相似文献   

7.
关于学生处分问题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对学生处分的法定方式有6种,即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学校应在法定权限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学生处分权。否则,学校的处分行为,不仅违法、无效,而且因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而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8.
从今年9月1日起,浙江各中小学将不得开除学生和勒令学生退学;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学校不得取消其学籍;处分学生要开听证会;处分撤销后,学校需及时将处分记录从学生个人档案中撤出。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王振斌说,将于今年9月1日开始试行的新管理办法,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都将取消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强制措施,义务教育阶段还将取消留校察看处分。此外,新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办法和新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办法都新增了一条规定:“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学校不得取消其学籍。被人民法院宣告免刑、缓刑、假…  相似文献   

9.
我当校长23年了,培养了不少学生,当然也处分过不少学生。在受处分的学生中有几个在我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我经常反思。一位是88年高三毕业班学生刘军,一贯生活散漫,到四月底累计旷课96节,受勒令退学处分。回家一个星期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04,(11):10-10
新学年伊始,浙江省对已实行13年之久的学籍管理办法作出重大修改。新的学籍管理办法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对每一位学生都要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处理作出了更加人性化、民主化的规定,如取消学生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的处分。这一改革,可以说是顺应了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所发生的变化。过去教育都是学校、教师说了算,现在要体现以学  相似文献   

11.
李继侠 《山东教育》2013,(Z5):26-27
"任何男女生交往务必遵循在明亮地方、5人以上同学在场。""严禁随意出入他人教室、寝室,违者一经查实,给予全校通报批评。"这是漯河市一所高中刚刚颁布的新规定。校规中更是有多条规定禁止男女生单独接触交往,而一旦违反根据规定将被开除学籍、勒令退学。近日,这所高中出台的"雷人校规"引起热议,在不少学生及众多网友质疑声中,该校被称为史上"最严校  相似文献   

12.
严闵这个夏天,我被该死的校长勒令退学。我讨厌回家,讨厌面对母亲整日忧伤的面容,这会让我想起我那该死的父亲。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普通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我国普通高校是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对学生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权。其与学生最基本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其中,在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发放,档案管理,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处分等方面是外部行政法律关系;在奖励,警告、严重警告和记过处分,校园秩序管理,与专业知识有关的管理等方面为内部行政法律关系。此外,在公产管理,学生公寓租用,饮食服务和学生校园伤害等方面与学生之间为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宋嘉 《当代教育论坛》2003,(11):128-128
我有机会接触到学校颁发的一些布告、通告、决定之类的东西。每当讨论学生处分问题时,我的心情总是沉重的,很不情愿处分,又不得不处分;而当我看到一些处分决定的文字时,就更沉重了,此时,我不情愿看到的东西就不是“不得不”去看了。 只要我看到“勒令退学”这四个字时,我就断然地把“勒令”两字划掉了。我们文字起草人员:这个“勒令退学”与那个“退学”是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5.
4次被勒令退学的主人公 一个有些瘦而苍白的16岁美国中学生霍尔顿,4次被勒令退学(这样的境遇让人大跌眼镜,好一个典型!),他并非无恶不作的暴徒,而只是一个有些愤世嫉俗、有些不知所措、有些挣扎而依然很善良的少年。他离开学校,游荡在纽约的醉生梦死中,试图逃离,却终于只是回归本分。 他说:你有没有觉得厌恶这一切?  相似文献   

16.
西南某高校大学生谈恋爱怀孕被勒令退学,进而对学校提起诉讼一事,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中和法学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引发了许多讨论。 这场争论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勒令退学是否合法?二是在承认合法的前提下,勒令退学是否适当。透过事情的本质,争论中的各种观点,可以集中归结为如何认识高校权力、学生权利的行使及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近日出台《本科考试工作条例》,规定学生如在考试时使用手机,该门课程零分:两次作弊开除学籍。 《条例》规定,请人代考者和代人考试者,双方均给予勒令退学处分;第二次作弊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又追加了一条作弊行为——考试后作弊行为,即以央求、送礼、请客、威胁等手段要求老师提分、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文汇》2007,(2):13-13
最近常有大学生退学的消息见诸媒体。前不久,某大学一位大二学生因多门功课不及格而退学。老师和同学遗憾地说。他很聪明。可是自制力太差,平时爱吃巧克力。连上课都管不住自己的嘴,经常偷着吃。他要是像爱吃巧克力那样喜欢读书。哪至于退学呢?华中科技大学有一位学生,4次考入重点大学,却3次被勒令退学,原因是沉湎于网络游戏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19.
伤不起     
[无话可说]恋爱尚无国家标准这些年奇葩校规可谓层出不穷,而其中的“恋爱禁令”又尤为引人关注。前不久,河南省偃师高中就出台了禁令——严禁学生谈恋爱,男女生拉手一次警告、留校察看,第二次开除。此校规引发热议,被称为“史上最严恋爱禁令”。“禁令”被传至网上后,即引发舆论高度关注。有学生担心此规定会影响男女同学之间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文汇》2008,(5):10-10
因为成绩未达标,某中学4名学生被劝退了。去年,该中学与700多名学生签订了协议书,对学生提出了34条规定,典型违规者将受到严重警告、留校查看、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不同处罚。其中,给予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处罚的有11项“标准”,包括一学期旷课16节,一学期未完成作业40次,以及期末考试总成绩未达到年级平均总成绩的70%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