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电,是在云与地面之间、云层之间或云的不同部分之间产生的强烈的火花放电现象。 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等受到大气电场的影响,在重力作用和上升气流的猛烈冲击下,发生互相碰撞、摩擦、破碎等过程中会带上电,因而在云中聚集着大量的电荷,当这些云接近地面时,地面会感应出大量的异种电荷。因此,云与地面之间以及带相反电荷的云与云之  相似文献   

2.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大规模的火花放电现象。天空中高速运动的气流带动水汽翻腾、摩擦,使水汽带上电荷,带电的水汽聚集在一起就形成带电云。当两块带有异种电荷的带电云互相靠近,或带电云与地面接近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放电现象。放电中发出的强光就是闪电。放电中产生大量热量。使附近空气、水汽急剧膨胀。产生爆炸效应。发出巨响就是雷声。  相似文献   

3.
1 "积雨云"和"对流雨" 雷电实际上就是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发生的放电现象.一般出现在积雨云里.积雨云是由于上下层空气发生强烈的对流运动而产生的.夏天,地面附近的空气被太阳烤的很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受浮力作用上升,或者高空的空气遇冷急剧降温,都能导致空气发生强烈对流.夏天地面附近的高温,使江河海洋以及泥土中的水分大量蒸发,空气中往往含有大量水蒸气,高空气温又非常低,上升的空气遇冷,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凝华形成积雨云,积雨云内冰晶和水滴共存,云的垂直厚度和水汽含量特别大,气流升降十分强烈,速度可达30m/s.积雨云常发展成强对流天气,大气对流运动引起降水现象,习惯上称为对流雨,对流雨来临之前常有大风,并伴有闪电和雷声.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降雨时间一般在午后.早晨天空晴朗,太阳升起后,天气闷热难熬,到了午后积雨云汹涌澎湃,一阵狂风,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下,黄昏时停止.  相似文献   

4.
1“积雨云”和“对流雨” 雷电实际上就是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发生的放电现象。一般出现在积雨云里。积雨云是由于上下层空气发生强烈的对流运动而产生的。夏天,地面附近的空气被太阳烤的很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受浮力作用上升,或者高空的空气遇冷急剧降温,都能导致空气发生强烈对流。夏天地面附近的高温,使江河海洋以及泥土中的水分大量蒸发,空气中往往含有大量水蒸气,高空气温又非常低,上升的空气遇冷,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凝华形成积雨云,  相似文献   

5.
雷声是由闪电所引起的。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同性电荷的汇集形成了一些带电中心,当异性带电中心之间的空气被强大的电场击穿时,就形成“云间放电”,出现闪电。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地面的突出物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所以,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面之间流动的电子流。电子流周围的空气非常热,高达27 760℃,使热空气围绕闪电路径形成一个真空的共振管。其附近的空…  相似文献   

6.
飞机颠簸是怎么形成的呢?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经常受到时大时小的水平气流(水平阵风)和升降气流(垂直阵风)的冲击,致使作用在飞机上的力和力矩发生不规则的变化,因而产生上下颠簸、俯仰摆动、摇晃摆头等现象,这就是所谓飞机颠簸。哪些时候飞机容易产生颠簸呢?一是云中。云中有强烈的冲击升降气流,尤其是夏季雷雨飞时,会有强烈的颠簸。二是冷风面过境时。冷风面过境一般都伴随大风,风通过地面障碍物时。就会不规则运动,形成乱流而产生颠簸。三是地面效应。白天与夜间温差比较大时,水气上升,形成冲击波,飞机接近地面时就会产生…  相似文献   

7.
一、雷电的产生 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放电现象。关于雷电的产生有多种解释理论,通常我们认为由于大气中热空气上升,与高空冷空气产生摩擦,从而形成了带有正负电荷的小水滴。当正负电荷累积达到一定的电荷值时,会在带有不同极性的云团之间以及云团对地之间形成强大的电场,从而产生云团对云团和云团对地的放电过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闪电和响雷。具体来说,冰晶的摩擦、雨滴的破碎、水滴的冻结、云体的碰撞等均可使云粒子起电。  相似文献   

8.
雷暴的危害     
在地球大气层中,每一瞬息都有轰隆作响的雷鸣闪电,气象学家把这种带有雷鸣闪电的对流性天气系统称作雷暴.雷暴是由积雨云产生的自然现象,既可以发生在带电云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带电云和大地(包括海洋与陆地)之间.当空中积雨云所带的电荷向大地释放时就产生了落地雷击,又称作霹雳,它对大地上的人畜、植物、建筑物等造成了很大危害.据科学家统计,在全球范围差不多每秒钟就有近100次雷电,每小时约有1800场雷雨.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往往与狂风呼啸、暴雨滂沱或冰雹交相呼应,显示出  相似文献   

9.
七色镜     
《小学生导读》2009,(4):F0002-F0002
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一般产生于带电的积雨云中。高空云团交错运动、摩擦.产生大量电荷.形成电场。积云穿过空气放电并产生火花。空气的电阻不均匀.所以电前进的形状大多曲折像树枝。放电使空气振动发出声音.就是雷声。传统建筑的屋顶,龙舌连着铁丝.直通地下.当雷电击中房子.电流就从龙舌沿着铁丝传到地下;  相似文献   

10.
我们时常看到,有些鸟平伸着翅膀,一动不动地在空中盘旋,悠闲自若,并且越盘旋越高,绝无空中翻落之虑。这就是鸟的滑翔飞行。鸟之所以能滑翔飞行是利用地面上升的气流作为动力。在晴朗的天气里,阳光照射在地面上将地面晒热,地面又将空气烤热。特别是没有植被的地面空气,热得很快。热空气体积膨胀,比重减少,迅速上升到高空,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上升气流作用在鸟的翅膀上,鸟不用扑翼也不会掉下来。如果上升气流强烈一些,还能将鸟往上升。凡是能滑翔飞行的鸟,一般体型较大,翅膀也宽大,可以使较多的上升气流作用在它的翅膀上。如陆地上的老鹰、雕、鹫、海洋上空的信天翁都是滑翔能手。大型鸟身体沉重,每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苏亮小朋友问:飞机上的避雷针把电导到了哪里?很多人都见过飞机尾翼上的天线,看上去很像避雷针,于是就产生了上面的问题。不过,飞机基本上是不装避雷针的,因为避雷针是将空中的电荷接引到地面,而飞机是在天上飞的。然而,飞行中的飞机,在空气的吹拂、水汽的摩擦以及带电体感应之下,很容易成为巨型储电体。所幸电荷只停留在机壳表面,因此,机内乘客与设施是安全的。不过,万一遭到雷击呢?飞机平均飞行数万小时就可能遭一次雷击,还好,这强大的电流只会平顺地流过机身或机翼表皮,留下小小的烧蚀洞或缺口,对飞机并无大碍。如果这些电荷不设法…  相似文献   

12.
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运动的电荷会形成磁场,而变化的磁场又会形成电场,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在空中传播就会形成电磁辐射。超过人体承受或仪器设备允许的电磁辐射称为电磁污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1为什么打雷多夏天气温高,空气中的水汽在上升过程中遇冷而形成云。其中有一种被称为浓积云的云,在对流旺盛时会发展成为积雨云。积雨云在猛烈的上升及对流运动中,由于剧烈的摩擦而带上大量的正、负电荷,当云中的正、负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在强大的电场力作用下,云中的空气就被电离成为导体,于是就产生放电,也就是我们平常所听见的打雷现象。  相似文献   

14.
正当人们在充分享受电磁科技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无限便利时,电磁污染这个无形杀手也不期而至,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但却不断地对人类的健康、生产和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一、电磁污染及其来源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运动的电荷会形成磁场,而变化的磁场又会形成电场,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在空中传播时就会形成电磁辐射.超过人体承受或仪器设备允许的电磁辐射称为电磁污染,又称频谱污染或电噪音污染.电磁污染就其产生根源而言,一般分为天然和人为两大类:天然的电磁污染,有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电…  相似文献   

15.
龙卷风大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不稳定气团中。那里空气剧烈地抖动,导致上下温度相差过大,冷空气急剧下降,热空气迅速上升,上下层空气快速对流,在空中形成小旋涡,近地面几十米厚的一薄层空气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云地之间形成的电容器模拟为平行板电容器的模型,推导出了大地电阻率与第一次云地闪击中雷电流幅值的定量关系及雷击的选择性,得出云南雷暴高发区的主要原因,为云南建构各类建筑物和雷电防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综合题选编     
一、材料:图1为太阳的辐射功率及太阳能传递到地球后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过程.图1太阳把地面和空气晒热,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晒热的空气上升,空气流动形成风,又转化为风能.太阳把水面和地面晒热,并使一部分水蒸发,蒸发的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云,以雨雪的形式落下来,一部分又变成  相似文献   

18.
大家都知道,带异性电的两块云接近时放出闪电,闪电中因高温使空气体积迅速膨胀、水滴汽化而发出强烈的爆炸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闪电雷鸣”。那么,闪电为什么总是弯弯曲曲的呢?原来当雷雨云移到某处时,云的中下部是强大负电荷中心,云底下相对的地面变成正电荷中心,在云底与地面间形成强大电场。  相似文献   

19.
云雾是一家     
“云是空中的雾,雾是地上的云。”这说明云与雾的性质无本质的差别。在它的成因上有所不同。云是由空中的水汽被抬升,达到饱和时,水汽就凝结成水滴,集合在一起就成了千姿百态的云。云的发展高度,当对流旺盛时,云顶高度可达1万米以上。而且云随高度与外界气温的不同形成不同性质的云,如水云、水滴与冰晶混合云,冰晶云。而雾仅是近地面附近水汽遇冷凝结而成,雾主要是水雾,个别气温在0℃以下时,雾中的过冷水滴(雾滴在0℃以下未被冻结者)遇上较冷物体时会出现冻结现象。  相似文献   

20.
张晓峰 《初中生》2009,(9):128-128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句诗形象地道出了夏季降雨的特点。由于地球地面性质差异很大,夏季受热必然不均,接近地面的空气的温度就不一样。温度高的地方,空气上升猛烈,易形成积雨云,从而有降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