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葡萄沟》是一篇低年级阅读课文,也是一篇老课文。针对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词语教学这根"纬线",采用多种策略解词、习词,落实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同时,以解读中心句为"经线",培养孩子的语言理解、感悟、积累能力。一比较感情解词,初悟中心句1.(板书:葡萄)指导学生读好"葡萄"一词,强调"萄"字要念轻声。交流:你对葡萄有哪些了解?说说看。(出示生字:沟)指名认读组词,讨论记字方法。("沟",偏旁三点水,与水有关,是指水流过去的低陷的  相似文献   

2.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我们面临的新问题是: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怎样进行有效教学?本文就苏科版八上数学"5.2一次函数"中例2的教学设计谈谈感悟。  相似文献   

3.
不管在哪个年级﹑哪个课程层次﹑哪个具体教学环境中开展教学设计,都必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我们站在哪里?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怎样到达那里?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参加了无锡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学"研讨会,在会上进行了"替换的策略"教学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复杂的单图的能力,并能用一段连贯的话,有顺序地具体地讲清图意。2.渗透创文明校园、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二、教学重点学习用一段连贯的话有顺序地讲清图意。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一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雪吗?是啊,雪结大地披上了银装,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快乐,但厚厚的积雪也给人们的行动带来了许多不便,所以我们得把积雪清扫干净。会天这书课,我们就和一群小伙伴去招雪好吗?(出示挂图,板书:蕾图乌话:招雪)(二)明确要求1.出示题目,齐读。仔细冒图,曹震图上画…  相似文献   

5.
很显然,"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是学生由算术思维迈向代数思维的重要一步。但十多年数学教学的经验直觉地告诉我,这次跨越,可能远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下面呈现的是"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新授环节较为经典的教学思路。师:(课件演示后)围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如果围2个三角形呢?生:围2个三角形要用6根小棒。师:你能用一道乘法算式表示  相似文献   

6.
【校长观点】成尚荣: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各位校长们能否就自主、合作、探究谈谈自己的看法?您认为自主、合作、探究效率低吗?如果效率低,问题出在哪儿?国赫孚:我觉得效率低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出了问题。我举个历史学科的例子。教材上这样说:日军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史称"八一三"事变。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将"八一三"抹去,  相似文献   

7.
刘开秀 《考试周刊》2012,(42):39-39
教学重点:1.把握人物形象尤其是杜十娘的形象。2.从人物、情节、环境多角度理解杜十娘悲剧的社会必然性。教学难点:体会小说深刻的主题,理解杜十娘的悲剧实质。教学过程:1.导入:面对感情,白居易写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秦观感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元好问更是发出千古一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相似文献   

8.
吴新华  张金生 《学子》2013,(9):73-73
一、在观察体验中"看"到数,建立数感学会观察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过程,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比如,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在认识"1"时,先请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学生列举出:1本书、1只小鸟、1棵树、1根小棒、1个国家、1颗葡萄、1捆小棒……随后引导学生数出几颗葡萄是一串?几根小棒是一捆?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如,1根小棒),也可以表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九册《鸟的天堂》 师:作者看到一只画眉鸟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你知道“兴奋地叫”就是……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研究课上,一位老师在二年级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有如下片段: 师:(出示一个三角板)这个三角板上有角吗? 生1:有。  相似文献   

11.
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教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低年级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正确率不是很高。部分老师和家长以及学生自己都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粗心"。探根求源我们不禁要问:"‘粗心’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试将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林华 《甘肃教育》2010,(12):45-45
文言文不仅仅是"语言材料",它更是一篇充满鲜活生命力的"作品"。教师首先要把文言文当作"作品"去对待,而不仅仅是当作语言材料去处理。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以实现新课改提出的目标呢?近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尝试,获得了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师出示主题图,图略)师: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生:男孩有34枚邮票,女孩有16枚邮票。师: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生: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师:怎么列式?生:34+16。师:很好。34+16等于多少呢?请大家独立思考,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还可以列竖式计算。(生独立思考后,师指名汇报)(1)摆小棒。师:先摆多少?再摆多少?34根和16根合起来是多少?生:50根。师:最下面的这一捆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14.
1.教师"讲"与学生"学"的关系。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现象是:教师精心备课,上课精心施教,课下认真批改作业,辅导学生,问题是在整个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关心的侧重点是自己上课讲了多少?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了没有?还是能将教学的备课重点放在学生在课堂"学"了多少?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有没有真正的进步,思维能力有没有得到发展?基于这两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师的教学行为世界然不一样的,前一种教师会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我认真上课了,我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后一种教师会不停地思考:我这种教学设计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的课堂上学生是不是发自内心的会了。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提出 "我认为这节课应该这样上"、"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讲"、"我以前上这节课时就这样讲的"等等,这是物理教师在平常备课活动中经常脱口而出的用语,这些说法是基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主观经验判断而得到的.那基于经验的判断有什么不好呢?容易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学情、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等的把握被经验所蒙蔽,不能很好的定位教学,教学效果低下.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更需要的是一种基于实际的准确判断和定位,而不仅仅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我们要从"经验设计"走向"实证设计".  相似文献   

16.
姚平平 《成才之路》2010,(29):28-28
课堂高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等速度快、质量好。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准则,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那么,什么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呢?假定课堂效益公式是:1×?=效益,那么。这里"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或负的效益。因此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相似文献   

17.
天堂     
一个人十分向往天堂,于是,请教一位智者,问怎样才能活在天堂里。"你现在在哪里呢?"智者问。"当然是在天堂之外。"那人说。"一个把自己置身于天堂之外的人,永远进不了天堂。"智者说。  相似文献   

18.
孔文东 《海南教育》2014,(16):44-45
一、"和美课堂"的特质体现"和美课堂"的主旨在于塑造优美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从情感、审美教育入手,提供资助学习的空间,创设富有审美情趣的教育活动,构建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让孩子在充满安全感和愉悦感的活动中,自由快乐地成长。在"和美课堂"的建设上,要体现如下四方面的特质:1.和谐。"和美课堂"首先是和谐的课堂。所谓"和谐",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常用的有投影、录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它们的运用优化了教学设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这些现代教学媒体能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媒体呢?能不能把挂图、小黑板锁进仓库呢?有一次听科学课时,两位老师都上了《茎的共同特征》一课。一位老师用投影展示出各种各样的茎,另一位老师用挂图展示出各种各样的茎,结果用挂图比用投影的效果好。投影看一次,就要关上,因为投影长时间开着容易烧灯泡,而挂图可以长时间挂着,老师讲到哪里,学生马上就能用眼睛搜索到相应的图,从新授到最后总…  相似文献   

20.
【片段一】"数一数"教学师1:一亿有多大呢?谁来猜一猜,如果老师照1、2、3、4、5……这种速度数下去(边数边拍节奏),从1数到1亿要用多少时间?生猜测,各种答案都有。师1:一亿到底有多大呢?那我们来数一数,体会一下从1数到1亿要多少时间?下面老师来数,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帮老师计时。多媒体大屏幕显示钟面上时间的变化,老师数数时故意表现吃力,数到100停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