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教育部曾提出“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面对信息化的时代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课题.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作为一名小学计算机教...  相似文献   

2.
初中课堂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对我国中学生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能力打下基础,为以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一、计算机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当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学校计算机教学课程的设置安排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学生在教学课堂上没有学到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导致学生无法满足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如当今计算机技术已经发展到WNDOWS操作平台和步入pentumlV汇编语言时代,但是部分学校还滞留在DOS平台和80486阶段。此外,计算机教材没有统一标准,各地教学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42):165-166
教育信息化管理,是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教育信息化管理对于推动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教育以激发人类活动为前提,以发展人们素质为核心.以人的可持续教育作为根本原则。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从而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的发展不仅仅极大促进了整个科学社会技术的发展.而且明显加快了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因此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信息素质.为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体现在计算机技术教育,目的就是通过计算机教育的各种活动,创造一个计算机教育的环境,以促进计算机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促进计算机技术在全社会的应用。同时使他们从小建立起对科学的求知欲,对未来的创造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所必需的科学方法,培养“高捏、高素质、高品位”的人才,提高他们在激烈竞争中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广泛应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普及计算机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计算机文化实现信息化做贡献。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并让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发挥作用。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已经步人了信息时代,以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融人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作.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己经成为现代人的必备技能之一.信息技术课是学校为学生开设的必修课.为了使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合学生的需要.我们就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方而进行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学校对信息化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提高信息化教育的素质。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然后阐述了提高教师信息素质的意义,提出了提高教师信息化素质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姚澜 《天津教育》2014,(21):17-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1.
闫俊才 《学周刊C版》2014,(5):189-189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重要变革.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核心因素.现在的中小学已经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信息化人才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优化教学.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最为关注的课题.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是当今发展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信息素质,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教育信息化条件的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的实施,各个学科应用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课程正在从计算机教育发展到信息素质教育,从单一的计算机学科教育发展到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教学相结合,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育资源的载体,已融入教学活动中来,是实现学校教学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现代化,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秉承的崇高责任和光荣使命.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提高学生信息意识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兴学科,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学校机房是实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场所,因此,机房的管理与维护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王冬梅 《考试周刊》2013,(19):117-117
<正>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类在追赶着时代的潮流,进入了信息化的新时代,使用并广泛应用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学教师为推动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开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科技活动内容,进一步培养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掌握现代计算机知识,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作为今后学习、工作及生活的一种必备技能,各学校已经普遍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但如何上好这门课,怎样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很值得我们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公共课,而且是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统一考试课。作为计算机知识教育的第一门课程,对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活动,对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与实践,认为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充分提高“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传统的教育形式正在受到日益明显的冲击,催生出适应信息文明,为信息社会服务的信息化教育。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起始阶段。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它的特点是网络化、多媒体化与智能化。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日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考方式,掌握计算机技术,提高信息素养这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项重要素质。目前各校已广泛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中职学校,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大多会直接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这就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中职计算机教学有效性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有效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19.
新的世纪将人类带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网络及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更加快了信息时代的前进步伐。面对信息化的浪潮,许多学校已把学习计算机的应用提升到学习信息技术的水平上来。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一、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时代的潮流。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形势来看,世界范围的教育信息化浪潮方兴未艾。以最发达的美国为例,从1996年开始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以来,至2000年已基本完成了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有95%的中小学和72%的教室联上了互联网,平均每5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现已发展到趋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地步。2000年美国教育部提出“数字化学习”计划,让所有的孩子随时都能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提出“让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能在教室、学校、社区及家庭中使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