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学教育需要以中华人文精神的传递为主。树立正确的文化认知观,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将传统思想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人文精神的关键。与此同时,国学教材更应注意以趣味性与实用性有效结合的方式,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初中英语课堂要成为跨文化交际的场所,学生在体验外国文化的同时,也要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介绍出去.换言之,教师在英语课堂要对学生进行一次经历教育,有关国学的经历教育.国学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学生可以不断汲取的文化源泉.教师要将国学融入课堂的具体环节,使学生能用英语表达国学,能用国学中的精神去学习英语,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国学经典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有着重要意义。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与文化底蕴。将国学经典与语文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国学经典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思想教化的载体。通过阅读和理解国学经典,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思想熏陶,培养积极向上、有道德情操的人格品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国学经典作为重要的教材内容,对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将国学经典与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不失为一种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将《少年王冕》中"孝文化"和"勤文化"渗入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王冕的精神内质,还能得到国学的熏陶。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使得人们降低了对文字的兴趣。为了传承中国文化,必须将国学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将国学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使得人们降低了对文字的兴趣.为了传承中国文化,必须将国学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将国学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现代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也做出了新的规范,要求必须将国学经典融入小学教育,让学生从小掌握国学经典的传统文化,为将来更深层次的文化教育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文化底蕴,促进全面发展。国学经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其难点对小学学生来说,显得深奥晦涩,不易让其接受。所以如何改进教学方式,将国学经典完美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国学经典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最为精华部分之一,在农村小学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十分有助于强化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便形成文化自信,并以此促进学生人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巩固。因此,语文教师要结合农村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国学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让学生认识国学、学习国学、感悟国学。本文将就农村小学国学的教育教学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希望能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中的精神支柱。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将国学教育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让学生准确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有效升华初中语文课程。当前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教育,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教育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结晶、文人墨客的思想精髓。读国学就是弘扬传统文化。在倡导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语文教师应该深刻解读语文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国学经典,教会学生诵读经典的同时启发学生领悟经典背后的思想和哲理,以传统优秀文化思想精髓来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国学教学的价值以及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国学教学。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3):28-29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将语文知识教学与传统国学文化进行有机融合,既能让学生了解、认识与感悟传统国学文化,还能够促进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文章主要从吟咏诵读、情境创设、知行合一、活动激趣等方面探究传统国学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它对传承我国民族文化、构建学生优良品格和道德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小学阶段国学教育是将诗词歌赋等知识内容作为媒介,以国学经典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这与语文教学目的具有一致性。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国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知识功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流传下的经典卷轶浩繁,对于思想观念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国学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及健康人格的发展,同时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人文精神。因此,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小学生国学经典的教育。本文通过情景化教学、趣味化教学、结合生活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将国学经典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少一些盲目性多几分理性——对国学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全华 《广东教育》2007,(10):55-57
随着《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已蔚为风气的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国学教育将更为人们所重视。但我们在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时,应少一些盲目性、多几分理性,即国学教育的目标方位应是制衡个体主体性的过度发展;在选择国学教育内容时,既要有比附以求同的文化心理(即将传统文化作现代性比附的文化心理),更要有比较以求异的文化心理(即以科学、民主、法制的时代精神观照传统文化的文化心理);在处理国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时,应对国学的伦理、道义价值作现代性诠释;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国学教育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应重在作强度继承。  相似文献   

15.
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千年沉淀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的学习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培育新一代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学校教育,将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价值进行分析,并将国学诵读与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如何结合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国学经典作为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载体,蕴藏着华夏五千年历史的智慧和精髓.然而受应试教育、网络文化和西方教学的影响,如今的中学生几乎已与国学经典相脱离,在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方面渐行渐远。在价值观多元化、价值选择多样化的今天,对中学生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将国学经典融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中,无疑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相似文献   

17.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回归课堂,对弘扬民族文化,展现精髓至关重要。以《新课标》为指导,合理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以活动为载体,创设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国学精髓,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中语文国学文化的渗透策略进行分析,从"鼓励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软件,赏析国学经典作品以及开展国学趣味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等方面加以论述,以期能够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国学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接下来就是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被割裂了,国学教育一度缺失,直到现在,国学教育终于再度复苏,本文对国学教育进行概述,研究高中的国学教育现状、高中国学教育的内容及怎样在高中评议教学中开展国学教育。  相似文献   

20.
传承与发扬国学经典,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使命。将国学经典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不仅能传承优秀文化,而且能提高学生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引入国学经典的相关内容,进行国学经典专题阅读,使学生沉入经典文化,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