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语文课的导语都是教师在备课中设计好的,形式比较单一。在课堂上,学生的任务主要是听教师导入,没有参与的权利,更没有选择的余地,成了课堂教学的旁观者。显然,这样的导语是满足不了学生强烈的个性需求的,也与新课改精神相悖。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语文教学应重视过程与体验,强调教学随机性和教学设计的动态性,即语文课的导语要产生于教学过程之中,而不是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语文课的导语必须要有情趣,使学生觉得“有意思”或“有意义”,这样他们才能积极进行认知活动。在教学《梵高传》这篇人物传记时,我预先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梵…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语文教材具有民族文化的凝聚特点,同时也始终保持着民族素质的思想道德的丰富内涵。从而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充分把握共同分析研究教材所蕴涵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人们往往把好的文章结构归结为“凤头”、“猪肚”、”豹尾”。其实,一堂好的语文课也一样应有其科学的规范和灵活的格局。设计好的导语、插语、结语,是语文教学整体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 一、“先声夺人”的导语 如果教师一上课就对学生说:“打开××页,现在来讲××课。”这样的导语虽无可厚  相似文献   

4.
“文章不是无情物”。中学语文教材中编选的文章,无论是议论、叙事还是抒情,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如果教师能在语文教学中沟通作者与学者的情感,使彼此灵犀互通,感情共鸣,必能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 语文教材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决定了中学语文教材必须蕴含着多方面的情感因素。这些情感因素是激起学生对“善良事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作为高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启发式教学、导语和悬念的设计,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培养成语文学习的“乐之者”。那么,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呢?  相似文献   

6.
也谈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中●沂水三中刘春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自治教育;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7.
文道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指导方针。《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大纲》强调了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作用。然而,近些年来,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和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影响,语文教学曾一度偏离了这一方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在论述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和要求时进一步指出:“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大纲中注明“语文教学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不往复,逐步加深”。简而言之,大纲中提到的“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该怎样注重情感教育呢?一、上课前利用“导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精心设计恰当的导语可帮助学生较快地融进课文的学习中。如教学《这不是一颗流星》,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都知道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同学都…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按《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除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读、听、说、写基本训练外,还必须十分注意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的放矢地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训练学生思维,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做好学生与课本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一、设计导语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语文教师努力实践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的要求,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把德育与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但是,爱国主义、集体荣誉感、是非善恶的分辨等单纯的理念,如果不能转化为大量的生动感人的形象,那么既定的教学任务还是要落空。根据“大纲”指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可见,语文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进行审美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原理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阐发和化解,对教程的推进和转换,对要处的点拨和升华,都必须用设计精当的导语来起承转合。这里所谓的导语,应是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语言,而并非仅指教学起始阶段的开讲。导语的关键是“导”。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国家教委即将颁布的新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对美育目的也作了规定: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就是说,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不研究“导”的艺术。首先必须巧妙导入,能否顺利导入的关键是导语的设计。何为导语?即导入新课的语言,也就是教师在讲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的方法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17.
周静 《考试周刊》2013,(47):52-53
导语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导语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迅速地投入教学情境中。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应该结合课文内容,突出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8.
邵国春 《成才之路》2013,(32):56-56
注重课堂教学细节,在教学细节中体现语文味。即语文教师精心准备导语,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堂,进入情境。语文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语文教师善于捕捉课堂“教学机智”,让师生互动闪耀着智慧真诚的火花,师生共同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让语文课体现语文味。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语文上的规范性、启发性、感染性,对学生学习祖国语言起着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常听学生说,最喜欢听某老师的课,这与教师的语言魁力不无关系,本文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过渡语及结束语的设计谈谈自己的拙见。一、巧设弓队入胜的导语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课的开始,教师巧设一个弓队入胜的导语开头,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亦可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很快…  相似文献   

20.
张碧玉 《教育评论》2005,(3):108-109
导语的设计是语文教学中最初、最小的一个环节,往往被教师所忽视。但是,生动、有趣、新颖、富有吸引力的导语。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引领学生渐入佳境。好的导语应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遨游知识的殿堂。语文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富于创造性,好的导语应成为语文教师的刻意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