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闻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人才的要求.从社会经济发展和媒体对人才的要求看,目前新闻事业需要的人才需要具有以下素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但传媒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总体仍然不高,与事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而当前对传媒人才进行法律教育的途径较少、力度偏弱,难以满足新闻事业发展对传媒人才法律素质迅速提高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拓展传媒人才的培养思路,利用法学教育为大范围培养传媒人才服务,是一个可取的途径,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以培养新闻人才、促进新闻事业发展为终极目的的新闻教育应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在新闻事业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时代呼唤新的教学模式——联合办学模式。联合办学是一种对住、共赢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培养有思想水平、创新品格、执行能力,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新闻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改革、新闻实践打磨、倡导终身学习,是培养合格新闻人才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
谢六逸认为大力开展新闻教育、培养新闻专业的高质量人才,是改变我国新闻事业落后现状的主要途径。他强调新闻专业人才要有科学、合理、全面的知识结构,特别要重视新闻人才道德素质的养成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它训练,主张通过新闻学理论的研究来推动和提高新闻教育的质量,通过举办一些公益活动来唤起社会各界人士对新闻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投入。  相似文献   

6.
王琴琴  定莹莹 《文教资料》2006,(17):187-188
王韬是我国近代报刊的开拓者之一,他的办报思想和他所开创的报刊政论文体,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从新闻自由、报刊功能、办报目的以及报刊人才选用四个方面论述了他的新闻思想,这些思想对于近代中国报刊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注重素质教育 培养高质量新闻人才程世寿一、重视新闻人才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新闻记者是时代的哨兵,他们的社会角色地位、角色行为和角色目标同社会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往往首先表现在对新闻记者的要求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的新闻事业发展快...  相似文献   

8.
黄进  杨琨  李勇 《教育教学论坛》2015,(12):127-129
校地共建新闻学院,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新闻教育、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应有之义。成都学院通过与成都市委宣传部共同建设新闻学院,联合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从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实践环节等方面,开展学业教育、继续教育、提高教育,有效实现卓越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推动成都市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成都学院新闻学院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起到了良好的辐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要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必然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观念、培养视角及教育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0.
喜洋 《考试周刊》2007,(13):127-128
在中国近代新闻事业中,史量才是著名的杰出报业家。他坚持“国格、报格、人格”,以对国家、人民和历史的高度责任感,从事新闻事业。他具有独特、坚定、先进的新闻观:办报治史、独立报格、民主民本,这对我们当今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创始人之一。范长江从事新闻工作达19年之久,他创造了一系列的新闻奇迹并为后来者留下了宝贵的新闻思想。这些新闻思想,对于今天的新闻工作和新闻事业仍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培养跨世纪人才贡献一生──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访谈录童兵,男,汉族,浙江绍兴人,法学傅士和文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主体与喉舌-共和国新闻传播轨迹审视》,合作出版《新闻事业概论》,《新闻理...  相似文献   

13.
周学熙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从事实业和职业教育是他毕生的追求,而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严格管理人才则是他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他不仅大力培养国内专业技术人才、重金聘请国外职业技术精英,而且注重发掘女子职业人才资源,并由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职业人才管理思想与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戈公振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记者、新闻史学家、新闻教育家。他从事新闻事业二十余年,为我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新闻学诸多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譬如其报业经营思想就颇具建树。戈公振的报业经营思想涉及报纸定位、发展战略、新闻管理、广告、发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当今的报业经营与管理仍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对中国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着重从他主编和参与民主报刊及无产阶级报刊的出版、革新政论的形式和内容、确立无产阶级新闻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纪念他诞辰110周年。  相似文献   

16.
左宗棠重视人才问题,他轻视科举功名,重视真才实学;他认为人才必须有操守有作为;他主张用人所长,注重实效;他重视引进和培养洋务人才。左宗棠人才观的形成,与他不寻常的人生经历、所处的时代和他的师友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与现实--论张之洞的人才功能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之洞是晚清时期重要人物,为了拯救危机,他根据自己信奉的儒家学说中的“人治”思想选拔、培养、荐举和使用了大量人才。在他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人才同时,他还极力要求人才保护和继承儒家学说。这是他作为儒者在近代环境下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试论陈嘉庚的人才培养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嘉庚注重人才培养,他的育人理念很独特。他认为学校应该培养具备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西方现代文明思想相结合的人才,具有专业知识和实际历练的应用人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9.
盛宣怀的人才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宣怀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封建官僚和工业家领袖。他一生致力于兴办实业,积极投身于中国当时最迫切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他在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中国之所以落后的弊端——缺乏新式人才,于是在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主张。他主张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培养各类新式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还注重培养各方面的专业人才。盛宣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所提出的这些独特的人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培养人才、合理利用人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对中国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着重从他主编和参与民主报刊及无产阶级报刊的出版、革新政府的形式和内容、确立无产阶级和内容、确立无产阶级新闻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纪念他诞辰110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