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视作业的开放性、实践性、研究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单一的接受性作业,探索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结合的新型作业;改变单一的个体作业方式,探索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结合的作业方式和彰显个性的选择性作业方式……让生活融入作业,在作业中体味生活、学习、成长的乐趣,这种生活化的语文作业,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快乐成长.   ……  相似文献   

2.
重视作业的开放性、实践性、研究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单一的接受性作业,探索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结合的新型作业;改变单一的个体作业方式,探索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结合的作业方式和彰显个性的选择性作业方式……让生活融入作业,在作业中体味生活、学习、成长的乐趣,这种生活化的语作业,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促进学生在语学习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3.
正一、高中语文作业生活化概述1.语文作业生活化的概念。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以学生生活为语文作业的切入口,这是"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力求让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把高中语文作业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以求让学生通过眼睛、耳朵,鼻子等感官获得更多的实践技能,改变以往单一的语文作业设计模式,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语文作业,让学生提高语文  相似文献   

4.
刘四青 《考试周刊》2014,(98):48-48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认知、体验与生活的统一,强调教学将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结合,真正赋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使学生掌握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变为享受生活的过程。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教师"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探索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知识源于生活,小学语文教学是理解学生生活的重要的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极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进行生活化的教学,除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还能让学生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这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并探讨了一些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实施生活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一线语文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爱上语文;深入挖掘生活化学习内容,增添学习趣味;开展生活化语文活动,感受语文的妙用;布置生活化课外作业,消除传统课后作业弊端,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生活化气息即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不仅能够从课堂中学习到相应的知识,更能够把课堂中的知识升华到生活中,学以致用。语文是大家生活中与人交流、互相理解的工具,尤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单纯学习语文课本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所以语文的生活化十分重要,学生和教师都需要通过生活化的语文来改变自己对待语文的态度,给小学生留下语文学习的正确认识,打好基础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进行阐述,从而实现教学与生活的融合,做到学与做的合一。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所谓生活化课堂就是知识与生活、学习与生活、语文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诸般滋味,在生活的广阔世界中感受到"大语文"的无穷魅力,从而学好语文,将语文的外延充分延伸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9.
语文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不可分。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本来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内容,更是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开展生活化教学,积极创设生活化情境,设计生活化问题,开展生活化活动,布置生活化作业,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生活中,与社会相融,真正感受到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获得个体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以学生生活为语文作业的切入口,这是“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因此,只有在生活化的语文作业中,才能更快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使源头之水活起来。  相似文献   

11.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将语文课堂变为生活大讲堂,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入生活元素、布置生活化作业,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感悟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化,对于小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小学的语文课堂变得生活化,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学习到语文知识,更能丰富学习的内容,让小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了能让小学生在生活中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将教室变成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参与度,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小学生的生活积累,让生活化教学能够更好地展开,最后教师应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让语文贯彻学生的家庭生活,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也是学生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的重要保证。针对传统语文教学枯燥、单调、无趣、教师满堂灌的现象,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和新课标的理念,让导入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和作业设计生活化,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中职语文教育相对于中学语文教育而言更注重生活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学习、思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将语文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本文对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做简单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快,掌握得牢,进而能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语文,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探索。一、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教小学二年级语文《秋天到》这一课时,学生对课文中  相似文献   

16.
改变作文训练的程序化和作文指导的单一化,是改变学生不会写作文和不愿意写作文的关键所在。作文生活化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学会观察生活的同时学会思考、提炼、创造生活的一个实践性研究课题,也是学生能自主学习语文、具有基本语言素养的一个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徐峰 《文教资料》2009,(3):149-150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向语文,不断挖掘教材、社会、家庭中的生活资源,构建生活化的学习方式,拉近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同时又在这一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完善人格,让学生在充满童趣与乐趣的学习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扩展学生的生活化的活动时空,使师生自然而然摆脱语文作业形式主义和机械繁琐的状态,改变单一的语文作业设计模式,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的语文作业是谋求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生活化教学,提倡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此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生活化教学指的是通过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的运用来实现语文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而且,通过语文生活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能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进而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亲身感受更好地领悟与体验文本相关的生活活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既可以满足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内在需要,又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化教学和学习活动获得更多、更深层次的生活感悟。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呢?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20.
施广涛 《考试周刊》2014,(97):50-50
<正>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入,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课后作业",其状况却不尽如人意,部分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还过多地拘泥于课堂和课本,形式和内容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因此,为了改变机械、单一的课后作业,必须将课后作业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作业中感受生活,实现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生活化,从而减轻学生机械记忆的作业负担,减轻学生硬性统一的作业负担,减轻学生作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