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确定了在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同时我党还把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知识文化窗口,肩负着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重任,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着加强和谐图书馆的建设,怎样构建和谐的图书馆,本人做了以下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22)
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班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班级民主化管理,积极构建和谐的班级,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加强高职院校班级民主化管理,让学生在无声中接受熏陶;加强高职院校班级制度管理建设,让学生在规则中培养规范;加强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和谐”的宗旨,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面对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和信息革命的浪潮扑面而来,探讨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黄倩 《中国科技信息》2008,(11):302-3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个重大任务。高等教育通过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输送各类人才、促进和谐文化的形成及自身的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该认识到必要性。其次应该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最后把握几个关键问题,即实现党内和谐、党同人民的和谐,党同社会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实现社会全面和谐,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校心理危机支持体系与和谐校园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我党应该提高的五大执政能力和总体目标之一,这一决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问题的全新认识,这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思想的集中体现。从中央的《决定》来看,“和谐社会”是指一个全面系统的和谐体系,包括大自然本身的和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和人的和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新概念,并且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创建和谐图书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公益文化事业机构的图书馆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看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即构建和谐图书馆。和谐图书馆具有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依法治馆”、资源共享、与读者和谐相处等特征,要构建和谐图书馆必须要构建和谐的团队、创建和谐的馆风、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和做好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等。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周传荣 《知识窗》2012,(7X):71-72
<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新的执政理念和重大决策,它顺应了历史的发展,反映了群众的意愿。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和谐的家庭和工作环境,它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她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家庭建设方面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毛泽东曾说:"中国妇女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发挥妇女在共创和谐  相似文献   

10.
应葵花 《科教文汇》2009,(14):231-23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确立的社会战略发展目标。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搞好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繁荣的社区文化可以有效地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必然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视,并将其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措施提出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决定》这样提出问题是出于以下考虑:第一,城乡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从城乡分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我党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本文从各级机关及领导干部、企业、公民三个方面对构建社会的共同责任进行了论述,倡导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对建设和谐社会如何发挥工会作用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明确了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民主、公开、充满活力的社会。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它的职责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依法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协调企业劳动关系,推动建设和谐企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所以,工会尤其要立足自身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新莉 《科教文汇》2007,(10X):165-165,167
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必然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6.
孙素涛  秦彦民 《今日科苑》2007,(22):290-29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部署,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作为人才、知识与文化聚集的高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作为人类进步的导航仪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理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率先垂范,着力提高自身和谐发展的能力,使大学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单位、和谐团队乃至和谐家庭的示范力量。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中也凸显出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需要在创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7.
史丽丽 《科教文汇》2008,(34):202-2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党。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学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学院要做到两个方面,从主体层面来说,要加强队伍建设,分别是领导班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机关队伍建设、学生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从环境层面来说,要加强文化建设,分别体现在科研、教学、活动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张力 《科学中国人》2006,(12):94-9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今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党中央要从实践的层面着力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起全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处的社会。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从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说,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建设安全、文明、稳…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挑战。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党的执政能力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